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调查数据以学历、收入等特征进行匹配分析,发现学历层次较低的被调查对象更多源于农业生产中对花卉物候特征、栽培技艺的实际感受而喜欢某种花卉,学历层次越高越容易接受各种花文化。不同学历层次的被调查对象对花卉所蕴含的非物质层面的花文化认可态度不同,偏爱花卉蕴含逆境抗争等风骨品性的象征意义,大致呈现由低收入阶层向高收入阶层递减的趋势,而偏爱花卉呈祥献瑞等象征意义的情况却相反。学历与收入层次高低大致决定花卉购买数量抑或金额的多寡。鉴于此,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尊重农村民间花文化的价值,对其挖掘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宣传,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花卉市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有利于为广东花卉产业进一步发展添加持续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我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文化生态在急剧恶化,传承环境的保护和培育已经成为做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尊重农村的民间信仰及其习俗活动,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和语言传承环境,并积极发挥教育和现代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改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保障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和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诗学的理论视角渗透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思潮.在研究对象层面,它提倡非物质文化研究重新回到文艺传播的社会空间,关注文化生产的民间经验;在理论范式层面,它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和传播结构,突出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建构和历史传播;在价值体系层面,它主张从文化符号转向社会文化,从历史传统转向文化认同.文化诗学为非物质文化所提供的,不仅是活态历史的理论视角,而且是民间经验的诗学空间.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态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治理农村的环境问题需要从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促进农村社区或居民成为生态治理的主体。生活环境主义基于生活者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并通过激发生活者的智慧以解决问题,为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了治理方向。以该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云南诺村建立水源林历程的分析发现:诺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地方环境资源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生态治理是在村民小组层面的共同体行动;水与森林资源具有公共性,为村民共同占有、使用,从而赋予村民参与治理的权利与身份;村民会议是整合村民不同利益诉求、“说法”的平台,村民通过博弈达成保护环境的共识;在实践层面,诺村基于生活常识而形成治理规则,并依托村社共同体进行监督和制裁。以农村社区为主体、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生态治理,可为我国西部山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严峻,文化生活单调,情感慰藉难以满足。以青岛市137位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频数(N)、百分比(%)、平均值(M)、标准差(SD)、相关(r)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对生活较为满意,且生活满意度与孝文化、文化生活态度呈正相关;农村老年人孝文化观念较为传统,文化生活态度积极;农村老年人更多愿参与休闲消遣和社会交往类活动,但文化生活存在需要干预的困境。据此,本研究提出要改善文化养老环境,转变全社会传统的养老观念;子女应尊重和认同老年人,支持其从事文化养老活动;政府应该增加农村文化生活设施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展符合农村老年人特点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期间,旧的城乡规划模式、策略、方法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城乡文化传承上付出了巨大代价。因此在新型城镇化阶段,需要谋求经济发展基础上文化的传承。论文分析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的概念、意义,提出在新型城镇化阶段,需要在城乡规划层面转变模式与观念、应用新的技术方法、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存环境、尊重传承人群体的意愿,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文化的自然变迁。  相似文献   

7.
花馔文化是古代花卉文化和饮食文化的融合。宋代花馔文化是宋人科学利用花卉、追求精致生活的表现,折射着时代特征和宋人的精神面貌。介绍了宋代花卉的食用文化和饮用文化,并对其繁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宋代花馔文化的繁荣有其深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有助于今人传承古代文化,对科学利用花卉为人类服务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新发展阶段,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升级,旨在构建农村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乡村绿色和美环境,传承民间优秀绿色文化,构建生态共治格局,突出生态富民效益。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依循全面性、持续性、共生性和有序性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人类与自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探索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制度设置层面应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绿色政策体系;具体实践层面应全面准确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新运用绿色技术,营造绿色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农村环境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改善和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意义重大。通过对安徽省六安市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虽然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内容比以前丰富,但因收入普遍较低、农村基层老龄组织发展缓慢等,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仍然较为单调和枯燥,需要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重视和强化农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以及探索民间资本进入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有粘连,或直接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提供滋养的源泉。 21 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迅速全面铺开,为传统民间信仰的当代存续提供了正当性的理据,也拓展了民间信仰价值彰显的社会空间。 然而,在“文化求纯冶价值理念的支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往往成为“净化冶文化遗产的过程,以至于民间信仰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他者冶。 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整体性保护,必须正视民间信仰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冶传承的意义,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民间信仰文化的流动性、自主性特征,以科学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建构当代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一个介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群体正日益庞大。本项目选取福州市城郊代表性区域为例,从失地农民具体的文化娱乐方式入手,对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情况和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发展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丰富和发展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推动失地农民在文化层面上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2.
原始民俗崇拜中的花卉崇拜现象伴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从早期的恐惧与敬畏而阐发的花妖作怪及惑人现象到万物有灵观念引导下的花神感生与显灵,再到自然界中互融共存观念下的人花之情的生发。在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类意识形态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花卉的神格意义深入了民间生活的多个层面,其所代表的幸福、美好含义最大程度地被世人发扬光大了。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校以面积、功能等物质职能的满足为主,而忽略了以教化为目的的文化职能,无论是建筑使用功能的育人作用,还是整体空间环境的文化育人要素,都不能满足农村学生的基本生活与学习需要。从建筑文化的视角诠释了学校建筑的文化内涵,剖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筑文化价值的属性提出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筑设计的具体建议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塘子沟文化人类生活环境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塘子沟文化人类生活环境试探耿德铭以科学理论恢复远古先民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滇西旧石器时代晚期塘子沟文化①研究中必须探讨清楚的重要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类用以适应、利用环境的生...  相似文献   

15.
对重塑广东农村环境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广东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的威胁。针对广东目前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指出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重塑农村环境,构建广东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是当前的一大理论难点,有必要从人类学整体论出发,讨论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问题。民间信仰是广西红瑶传统节日、传统知识、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学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抽离信仰使这些生活内容变得躯壳化。对其加以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信仰为一个复合的文化整体和社会事实,实现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7.
陕西面花根植于传统农耕经济,题材来源于农村现实生活和传统的民间乡土文化,在农村礼尚往来、表达情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列举、对比、分析以陕西面花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成功案例,探究现代设计的本土化应该着重从民间色彩、民间图案和民俗文化寓意这三个方面深入发掘,用以现代化设计语言来表达,开创地域性民间乡土特色的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民族文化村寨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对民族文化村寨现有的保护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其不足。以地扪生态博物馆为案例介绍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的工作与经验,在肯定其成就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学者的调查研究和民间力量对中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作者申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动力和有效实现仍要落实到文化主体,即当地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19.
以昌黎地秧歌为例,通过论述其起源、历史演变及主要形式、特点,指出昌黎地秧歌具有审美娱乐、健身康体、人际交往等丰富价值,分析了昌黎地秧歌能够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带动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进而指出昌黎地秧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对于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相伴的经济社会现象.失地农民因城市化改变了原有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从而引起了生活方式的连锁变化,其主要表现为职业、生产工作、个人消费、角色心理以及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本文在对武汉市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对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