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当前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鲜明直接的体现。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解决农民的具体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牢固树立民生至上执政理念,竭力解决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全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农业和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我国的长期实践证明,不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农业问题解决了也还是要反复。现阶段我国急需解决的农民问题有四:一是农民人数太多,占总人口的比例太大;二是农民太穷,农民太苦;三是农民太弱;四是农民日益边缘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就应该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要改革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因素,建设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民数量逐步减少,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最终把农民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革命和现代化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土地革命,把农民对土地的需要与革命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此举不仅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革命的主要动力问题,而且还在理论上厘清了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 ,充分肯定了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构想 ,并付诸实践 ,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入世后中国农民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入世后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它关系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关系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当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总结了目前农民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民负担重,农村制度改革滞后,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农民文化素质低,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提出了入世后解决好农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关键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在生存论视角下,对农民的健康医疗、权益保障、子女教育、养老以及娱乐消费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深入探讨有效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中国广大农民医疗保障的一个重要制度,60年代农村原有的合作医疗在改革开放后的解体,使农民在近十几年中患大病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推行,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以人为本、重视"三农"实现社会公平的精神.然而农村乡土社区的特点,在实施这一制度时存在着筹资困难、管理困惑、支付风险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把农村医疗保障落到实处,笔者试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就是在一个幅员辽阔、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完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先后探索出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 纵观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全过程,不难看出它们都同农民问题紧密相连,即都是首先从农村开始,以科学解决农民问题作为开辟新道路的突破口,进而先后三次造成了“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相似文献   

9.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思想提出了农村是中国稳定的基础的论断,领导全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他的理论和实验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验,使毛泽东思想中绚丽多彩的部分在实现“四化”的新时期焕发了光彩。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沦》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把中国革命的问题归结为农民问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论断之一。中国共产党根据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中国农民问题及其解决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农民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他消除制度阻隔,为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体制支撑;他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而且也为当代中国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农民革命进行了艰辛地探索,形成了农民革命主体论、农村阶级划分论、农村土地革命论、知识分子动员论为主线的内涵丰富之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来认识和把握,把尊重农民自主权、维护农民自身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是被建党90多年的历史所证明的正确选择,是被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实践所证明的成功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程中,农民作为我国社会主体这一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农民问题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基本问题,仍然需要坚持"以农为本"的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认定并坚持相信和依靠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体。然而,他的兴奋点和聚焦点更多是农民中的贫苦阶层。在革命战争时期,他们是革命的先锋和主力军,建国后他们依然是政治舞台上的主唱。毛泽东的这一认识,既使他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对其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历史昭示我们,只有认清谁是农民的主体,才是真正认识农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客观地评价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应该肯定其中所具有的合理内容.他较早地对中国资产阶级作出合理划分并揭示其两面性,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思想.对于他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分析和所谓"国民革命的公式"问题,应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建党百年来,农村社会治理主体伴随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协同共治主体、乡村振兴新时代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统领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建党百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始终遵循党的领导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演进逻辑和党的政治引领与农民自治实践相统一的行动逻辑,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治理主体演进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民革命思想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被主张革命的国民党左派原则采纳、并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新型民主革命思想。从农民是中国国民的主体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出发,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一度将国民革命直接等同于农民革命;在国民革命的高潮中,以农民革命为中心的国民革命思想流变为贫农革命思想,发生了革命对象、内容、性质和目的的变化,革命的目标由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为主转变为以消灭封建地主阶级、消除剥削压迫为主,革命的阵地回转为广大的乡土社会内部,革命的性质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贫农革命思想使社会的兴奋点集中在有土地财产的地主富农与无土地财产的贫下中农的阶级斗争方面,苏维埃性质的土地革命思想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都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即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三者的农民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三者在对农民运动的总体认识、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农民的指导思想三个层面存在共识,三者的差异性体现在研究方法、理论运用及革命道路选择这三个主要区别上。比较和分析三者在农民思想方面的认识,可以引发对农民问题的现实思考,为当前农民的政治现代化、社会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农民协会、贫农团等群众组织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激发了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热情。在农民协会和贫农团的参与和推动下,苏区的各项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苏维埃政权,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并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