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知识产权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主观条件,理论上存在着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争论。本文结合T rips协议以及我国民法的规定,论述了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应坚持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致损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并同时实行过错相抵制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致损行为的违法性、机动车交通事故致损的事实以及机动车交通致损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具有多样性。为了无过错责任的顺利实施,必须同步跟进一些相关的制度,如:机动车第三人责任强制险和设立社会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民法典》中,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以无过错责任为主,这与第592条第2款受损方过错影响违约损害赔偿存在潜在不协调,与有过失规则适用的基本路径不尽清晰。由于无过错违约责任是意思自治的集中体现,作为损害赔偿限制规则的与有过失规则不应受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制约。在无过错违约责任为主的责任体系下,以过错程度来分配责任具有正当性。最终确定责任范围还需有原因力的考量,如此能够更公平地分配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责任。此为与有过失规则适用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侵权在我国应采取何种归责原则,在我国知识产权界和司法实务界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所存在的归责原则,认为我国应在知识产权侵权中建立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二元归责原则体系,同时指出了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应分别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确立的单一性归责原则在适用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立足对国家赔偿制度主要归责原则的经济学分析,提出建立以公务过错归责原则为主导,无过错归责原则为辅助,兼采其他归责原则的多元化归责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传统学说对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解释不足。无过错责任原则并非归责原则,其实质是危险责任原则。环境侵权中仅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难以维护受害人利益,而环境行为的异常危险性成就了危险责任原则的同时适用。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单一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观点不符合侵权法的内在要求和环境侵权的司法实践.从侵权法的理论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判例和学说来看,在环境侵权领域应是同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该文从传统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理论入手,立足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分析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并对我国的相应归责原则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缔约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理基础不是通说所认为的诚实信用原则,而是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自由原则博弈的结果,故缔约过失责任应采一般过错为主、推定过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不存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余地。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缔约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侵权归责原则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作为侵权法核心内容的归责原则学界理解不一,但归责原则的发展史就是归责原则内涵的体现史,究其历史可以发现,归责原则的实质是立法者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所依据的理由。无过错责任原则并非单个归责原则而是多个归责原则的概括,其中最为重要是危险责任原则。当前私法中,主要存在过错责任原则与危险责任原则,而这两原则之间是重叠交叉同时适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归责原则的研究应与具体的行为类型、责任形式联系起来.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主要责任形式是金钱赔偿.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应当适用无过错原则.对于我国<海商法>所说的因为船舶碰撞而产生的油污,也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为界定情谊行为损害的民事责任,对情谊行为侵权的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进行分析。究其根本,情谊行为并不是法律行为。情谊行为构成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与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所不同,其主观上只能是过失。由情谊行为引起的侵权行为在承担责任时应依公平原则适当减轻侵害人的责任,这样有利于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2.
环境犯罪是现代社会的新问题.环境犯罪应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辅之以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并非无过失责任,其本质是推定过错,并不违背"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在对环境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但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健康负有安全关照义务,学校违反该义务致使学生受到伤害,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主要负过错责任,在特殊情况下还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甚至公平责任.对学校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只能是客观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某些规定有不妥之处,其中与民事法律相悖的内容应当无效.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种原因,不动产登记机关登记错误时有发生。如何实现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责任机制最优化,直接关系到相关当事人的权利能否得到有效救济。从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性质、归责基础、归责原则出发,结合我国现行物权法相关规定,认为登记机关因错误登记应承担的是行政责任,采取过错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推断其发展脉络,认为其必将从过错原则转为无过错原则,从而最大化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父母责任,即父母对其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行为的民事责任。其以主观性价值--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与父母自由权,与客观性价值--损害填补与预防损害,两者的统一构成价值合理性;而价值合理性又必然要求合理的归责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将责任严格建立在父母违反事实存在的监督义务基础之上,在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行为客观存在并造成他人损害时,父母作为整体就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国现行立法、《草案》、及学者《建议稿》等理论学说强调对损害的填补,着眼于父母子女关系而采严格责任原则,合理性值得反思,逻辑上也存在矛盾,父母责任制度势必要求整体重构。  相似文献   

16.
民法作为私权利的基本法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未成年人遭受人身侵害时,侵权法应当对未成年人提供周全的救济,但我国相应的民事救济制度却存在诸多问题,司法中出现不公正的结果,这些现象衍生于过错责任原则下的过错认定.厘清各方过错状态、明确各方过错成立之标准,是问题解决之关键.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侵权行为适用民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作为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其判断标准可以客观化,即以是否违反注意义务作为判断标准。著作权侵权行为中的审查注意义务是判断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民法上的过错理论为著作权侵权行为审查注意义务的判断提供了借鉴。著作权侵权行为区别于民法上的一般侵权行为,在借鉴民法上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和方法时,需要结合著作权的特点、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司法政策等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机场噪音损害赔偿立法对责任主体制度的建构存在严重缺漏,法规体系多重“防治”而疏忽“补偿”。机场噪音损害责任主体是机场噪音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从机场噪音产生的原因上探讨相关主体的赔偿责任是较为现实可行之道。航空公司应依据“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赔偿责任,责任承担方式可通过其向机场缴纳的起降费中增加噪音防治费予以落实。机场应基于“过错推定原则”承担噪音损害赔偿责任,但因目前机场权属与管理的多样复杂性,具体的责任承担可具体分析。作为机场和周边建筑的规划方、建设方、环评方和审批方等相关部门单位,应依据“过错推定原则”对机场噪音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