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面对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和出版产业的变革,应当以更加开放的精神去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在数字时代,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却容易致使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遭到损失.从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探寻现代图书馆在数字阅读环境下的角色定位,进而平衡数字阅读下的现代图书馆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冲突.探索阅读行为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以探究出版行业以及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时代所受冲击及其适应方案,在此基础上发现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时代的应有精神及其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并找到合理经验对其进行解决.冲突的实质是公众阅读权利与著作权人财产性权利之间的冲突,一方面是公共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事业;另一方面是为文化产业而献身的著作权人的利益.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非无法调和,可吸收与借鉴英国公共借阅权制度以及相关商业服务的有效经验,对我国数字借阅制度加以改造,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借阅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课程管理权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为保障教育目的实现而对教育机构的课程进行管理的公共权利,它包括课程设置权、课程实施权和课程评价权。其中课程设置权是核心权利,不可让渡;课程实施权和课程评价权是非核心权利,可以适时适当让渡。但其让渡应经得起民族心理、制度政策、让渡层次、文化传承和利益划分的价值审视,以防教育的异化和价值的迷失。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当前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等权利保护机制尚不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就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了新思想和新举措,其实质就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要解决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必须落实十八大的相关措施,并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处理好弱势群体权利与公共权力、弱势群体利益与公共利益、政府救助与弱势群体自助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数据呈现出个体价值与公共价值的双重属性,各价值维度间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愈演愈烈。单向信息控制权的权利表象之下,被遗忘权背后蕴含着宏观社会利益判断,契合了数据自由流动的趋势。被遗忘权除发挥法律权利价值外,更是信息技术空间中各国信息主权争夺的推手、利益博弈的延伸。作为一种迥异于传统集中模式的分散式规制手段,被遗忘权预设了专断的监管与审查逻辑,运作逻辑有违自由理念。但其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二者博弈始终围绕"公益"与"私益"的平衡,存在价值理念的交集。比例原则可作为被遗忘权与言论自由动态平衡的可行路径。被遗忘权本质为兼具实用性与调适性的利益权衡框架,并非问题的终结状态。我国存在被遗忘权制度构建的现实土壤,若将其本土化,值得引入的是其冲突解决功能,而非价值偏好。  相似文献   

5.
浅议高校图书馆工作中读者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权利是受国家宪法、法律以及图书馆规章制度保障的可行使的权利。读者具有平等权、知情权、文献借阅查询权、自由选择权、隐私权、达到规定阅读时间的权利、批评、建议、监督权、维护尊严权、参与管理权等。针对读者的以上权利,图书馆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食物权是人人享有的获得充分的食物的权利。该权利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反射性利益到概括式授权,再从困境到勃兴的漫长过程。食物权的提出不仅归因于全球粮食危机,也由于古代食物保障思想以及近代自然权利理论的浸淫和催生。食物权提出后并没有立即成为反饥饿公共论坛上的主要概念,这一现象与食物权的概括性授权与人权条约监督机构存在的缺陷有紧密联系。食物权的勃兴则主要归功于联合国相关机构对食物权的规范性阐释。随着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相信食物权会更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再论民间文学艺术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要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要重视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而真正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仍得不到体现,应该在现行知识产权权利类型之外设立一种新的权利———民间文学艺术权。本文对民间文学艺术权的主体、对象、权利内容、权利行使及权利限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名人形象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不仅客观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冲突的解决关系到形象权人、经营主体、消费者多方利益的平衡和良性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形象权与商标权冲突的现实原因在于经济利益之争,权利边界的模糊是内在原因,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则是制度原因.解决形象权与商标权权利冲突,应赋予形象权独立权利地位,以划定权利边界;遵循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坚持兼顾效益原则,适用知名度标准、特定对应关系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基因公开权是公开权对象化于人类基因的结果,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身特定基因的合理公开利用和公平利益分享的人格权利。人类基因上的财产性诉求是基因公开权的法律政策焦点,"分享的正义"为基因公开权提供了法理基础,"基因利他主义"之缓和是其伦理背景,基因医学研究中的"生物价值"则为其提供了经济逻辑,这些成为基因公开权的法律正当性基础。基因公开权的边界在于对基因人格利益商业化利用的合理性,不得违背人性尊严,不得侵犯利益相关者的基因人格利益,并受来自公序良俗、公共利益以及法律的特别限制。应在未来民事立法中确立基因公开权规范,以应对人类基因的商业利用与利益分享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要求经营者告知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有关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依法享有要求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提供消费信息的权利。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包括消费者的主动了解权和被动告知权,其权利客体是真实、全面、适当、有效的消费信息。-消费者知情权的义务主体有经营者、政府、消费者组织、大众传媒,它是典型的经济法权利。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价值在于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为发达国家文化行政改革和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各国在公共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实践模式,尤以“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分权化模式”最为典型.当代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文化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的借鉴,可以更好地促使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持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性质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私人产品的性质是由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所决定的 ,公共产品也是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产物 ,公共产品的生产供应 ,要使个人利益最大化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信力是大众媒介最主要的竞争力 ,是媒介生存、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 ,媒介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它首先要有很高的公信力。大众媒介树立品牌的关键就是自身的公信力 ,因为品牌就是信誉。公信力也是媒介获取受众资源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因为受众都信赖诚信的媒体。  相似文献   

14.
作为衡量公共利益的准则,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应当遵循确定性、严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并与公共利益的概念和认定方法、认定原则、认定程序区别开来。公共受益性是公共利益的首要标准,包括公共利益受益主体的普遍性、受益内容的共同性、供给主体的统一性等方面。同时,公共利益能为社会公众亲身体会和直接享受,具有具体的实质性内容,符合实质性受益标准。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整个社会秩序都会受到侵害,全体社会成员也都会受到相应的损失,因而要从全局性、整体性角度考量利益诸要素。另外,对于公共利益的判断,不能只顾眼前的需要,而是要从社会整体长远的发展需要出发,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析公共政策执行失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调整和规范社会利益结构,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政策执行失灵现象,因此,有必要在探析公共政策执行失灵原因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政策中引入公民参与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公民参与是民主价值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但是,公民参与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也有不同的形式,何种政策应当引入公民参与,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参与,都是需要认真考量的,这也是我国引入与改善公民参与政策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众新闻是建立在"公众"问题上的一个概念。公众新闻的任务是使新闻能不断滋养生机勃勃的民主,不只是作为一种新闻方式,而更是作为一种普通人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从美国发源的公众新闻理论,很快在我国大众传媒土壤上生长起来,这种以公众与民主政治的密切关系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在国内许多媒体的尝试下,结合民生新闻的做法,很快成为我国公共领域中重要的部分,对当地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起到重要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公众新闻在我国的外部特征,并为其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公共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标志着中国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公共社会”时期。“公共社会”是一个讲究和注重公共产品、公共机制、公共权力和公共服务的社会。从历史上看,当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它及其所有制性质的认识和设想还是初步的、模糊的,而如今,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整体存在并和谐发展的公共社会。社会主义的公共社会是以“公共所有”为基础,以“公共权益”为纽带,以“服务型政府”为上层建筑的。这样,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公有”转变为“共有”,然后再组合为“公共所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共理性是现代公共行政的理性基础,现代公共行政中,政府的责任就是提供公共利益.执政党通过政策的制订与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对政府进行领导,所以就必须和政府一样具有公共理性的能力.同时,公共理性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理性,与现代执政党的伦理诉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兴办的事业单位,具有社会公益与福利性质。参考英、美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实施政策,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历史、性质、价值取向看,目前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实行有偿服务是不妥的.有偿服务可能在短期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会给图书馆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产生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真正以社会效益为重,无条件向社会公众开放,围绕社会公众的需求,更新与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与手段,挖掘自身的潜力,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继而实现全民共享图书馆文献与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