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从贺麟对现代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哲学史家确应是一个哲学家,一个哲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哲学史家.一个哲学家在考察哲学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超越一般人对于哲学发展历史的理解,而且可以使考察哲学史的过程成为自己思想哲学的过程.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在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理论方面真能有所建树者,大都是兼具哲学家与哲学史家双重身份的学者.贺麟即是这样的学者.贺麟一生的学术活动,虽主要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但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同样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对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这样的成就与贡献,即得益于贺麟在中西哲学与哲学吏两个领域都具备深厚的学术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现象学经历了从本质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再到生活世界现象学的发展阶段,苏格拉底哲学也经历了从自然哲学到心灵哲学再到政治哲学的转向.本文试图在古典政治哲学的背景上揭示胡塞尔现象学以及一般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与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普莱斯纳之间有一段不太长的师生关系。由于普莱斯纳在他学习的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因而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持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胡塞尔对普莱斯纳的首要影响在于撇开所有理论,面向实事的要求;其次在于意识的意向性和先天本质方面的主张。此外,胡塞尔的哥廷根讲座“自然与精神”也对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形成有启示作用。尽管哲学人类学曾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批评,从现象学到哲学人类学的发展也仍是《逻辑研究》发表以来胡塞尔现象学及随之形成的现象学运动的两个主要展开方向之一。这个方向带有舍勒、普莱斯纳的思想踪迹;另一个方向则带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思想踪迹,即从现象学到解释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休谟哲学观的现象学意味,其次,以休谟对事实推理及其必然性的分析为例说明这种现象学意味在其哲学思想中的具体体现。最后指出,尽管休谟哲学具有现象学意味,但这并不意味着休谟哲学就是完全现象学化的,相反,它只是走在通向胡塞尔意义上的先验现象学的途中;不过,正是由于休谟哲学的这种现象学意味,胡塞尔才把休谟当成盟友或现象学的先驱者,并从他那里汲取思想的养分,我们也因此窥见了二十世纪现象学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洪谦是我国研究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一人.洪谦立足于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新理解,分别从隐蔽的先验主义、知识的逻辑构造、直观主义、现象学命题的无意义性角度,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严厉批评,强调语言分析是哲学的首要任务,驳斥了胡塞尔观念主义的意识哲学.分析洪谦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及其失误,有助于重新审视逻辑经验主义在分析哲学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收入中文版《胡塞尔著作集》的胡塞尔的三卷《观念》现已出齐.此现代西方哲学经典译介,为中国研究者深入探讨其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但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事业来说,其意义绝不限于此.现三卷中译本同时呈现,按照译者、也即本文作者的意见,《观念1》(《纯粹现象学通论》)不仅在胡塞尔的全部著作中,而且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均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而作为《观念1》之“姐妹篇”的《观念2》和《观念3》,虽然主题有异,却是在胡塞尔现象学认识论思考中,彼此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的重要之作.中译者认为三部《观念》有着与西方哲学界一般看法不同的价值,即为西方哲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主体伦理学”以及新时代急需的新主体伦理学奠定了共同的基础,后者可与中国思想史上实践学风格的主体伦理学传统进行创造性的思想汇通.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现象学始终没有摆脱主观性的困境,但他在哲学探索过程中的某些观点和方法,对哲学界有着极大的影响,伽达默尔就是深受胡塞尔哲学启发的哲学家之一。本文拟从伽达默尔对胡塞尔某些观点的认同和反思上,探索胡塞尔现象学对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虽然已经时隔一个世纪,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资源也还远未穷尽,无论就其深度而言,还是就其广度而言。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在这个方向上的继续探究和发掘,其内容和主题分别涉及现象学的语言哲学、空间现象学、静态结构现象学、历史现象学,借此可以管窥胡塞尔的巨大思想领域。胡塞尔对语言哲学的现象学考察伴随着现象学的诞生,与其他主题一样关联着其身处的时代思想脉络。布伦塔诺与洛采关于语言的本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现象学既是一门历史现象学,也是一门前—人格的本性现象学。胡塞尔对海德格尔著名的"哲学人类学"的批评首先意味着自我深化,它建立在胡塞尔在后—《沉思》时代对超越论现象学的主体性悖谬的明察之上,而作为这一自我批评的结果,胡塞尔对前—存在领域的揭示"预示"了海德格尔后期的存在论"转向"。因而,即便在最终的现象学基础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在存在与思之间还是保持了一种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从作为胡塞尔“第一哲学”最重要的概念的“视域”概念向作为胡塞尔“第二哲学”最重要的概念的“共呈”概念的理论过渡,以及这一过渡在胡塞尔哲学中的重要的意义,认为它标志着胡塞尔现象学中的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的真正的统一,并且宣告了作为所谓的现代哲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最高产物的一种“先验现象学’学说的最终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通过先验还原和本质直观的方法所阐发的 “纯粹现象学的理念”,可视为传统的 “纯粹性”理念的现代回响。在发生现象学阶段,这两种方法虽然得到了完善,但在自我之本质问题 上陷入困境,因此,“纯粹性”在发生现象学中面临危机。本文首先以哲学史上 “纯粹性”的两种代 表形态 (柏拉图和黑格尔)作为背景,其次考察了现象学对 “纯粹性”的阐述,最后揭示了发生现 象学为何在自我课题上引发了 “纯粹性”理念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现象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塞尔现象学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哲学思潮。胡塞尔以“纯粹的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本体论,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翻版;其现象学还原方法深邃缜密,是对哲学方法研究的推进;其意向性学说突出人类自我意识的主观创造性,在认识论上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如改变胡塞尔现象学先验本体论的前提,其全部学说的合理因素可供唯物辩证法吸收或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胡塞尔现象学和狄尔泰生命哲学的批判继承 ,是海德格尔前期人学思想的非常重要的来源。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 ,在内容上 ,所继承的只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的现象‘背后’本质上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这一方向。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的个体性人学实质与狄尔泰的生命是“个体”的生命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他对此在时间性历史性的探索 ,直接来自对狄尔泰关于人的生命是历史性过程的思想的扬弃。  相似文献   

14.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胡塞尔通过批判心理主义,萌发了现象学的思想,逐步提出了现象学的还原、悬搁、意向性理论、本质直观、先验还原、生活世界等内蕴丰富的现象学方法和原则,这些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胡塞尔的《算术哲学》是一部失败的作品,1900年问世的《逻辑研究》才标志着意识哲学的突破和现象学运动的开端。然而,胡塞尔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转变的端倪和新思想的雏形早在1890年就已显现。他于该年写就的两篇论文“论符号的逻辑(符号学)”和“普遍算术的概念”首次实现了意向对象与表象的分离,初步找到了意向行为与意向对象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初次完成了从单个的心理行为出发向算法系统的转变,这意味着胡塞尔意识哲学突破了近代以来的意识理论,同时也标志着现象学运动的真正开端。相应地,国外学界对早期胡塞尔的片面评价也应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6.
现象学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西方哲学流派之一。现象学的方法与分析哲学的方法以及辩证的方法,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广为人知的“三大哲学方法”。胡塞尔奠定的现象学方法,经由海德格尔、梅劳——庞蒂、萨特等许多现象学家的努力,发展成为对西方思想理论界发生了重大影响的现象学运动和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存在主义。二者又共同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得以孕育的母胎。诚如后现代主义大师伽达默尔所言,胡塞尔的现象学对20世纪的哲学转折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方法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基点来思考问题的全新方法论。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和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发展,对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的关注成为学界的热点,这二者都力图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的资源中汲取所需。而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这门胡塞尔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进行集中论述的学科究竟是什么?它在胡塞尔的思想中又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理解这一点,既是理解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塞尔与皮尔斯在现象学的重要问题上具有基本共识,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胡塞尔将注意力集中于意识结构分析及现象学方法上,皮尔斯则专注于现象的呈现及其分类和特性的描述上.两者的现象学差异明显,最后却又殊途同归.分析胡塞尔现象学与皮尔斯现象学的异同,揭示它们互为参照所产生的价值意义,可以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对现象学的认识和研究的同时,获取进行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论述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思想,尤其着力于将之与柏拉图、笛卡儿、康德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现象学与西方哲学传统的关系。胡塞尔强调哲学是一门普遍科学、总体科学、严格科学,强调从哲学的理性出发,追求终极的存在和真理,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文章重点剖析了胡塞尔现象学中最具特色的先验意识理论和生活世界的概念。认为胡塞尔是西方哲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突破传统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现象学方法的美学开展、接续并发展中国现代意境美学传统,张祥龙在深入接受现象学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美学观。其“美感论”中的“美感体验论”接受了胡塞尔的“直观”说和海德格尔的“体验”说,“美感居中论”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思想和海德格尔的“视域构成”思想;其“审美对象论”接受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思想。张祥龙对现象学思想的接受具有准确深入、中西会通的特点,其接受意义有二:就目的言,他通过接受现象学思想既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又接续并发展了中国现代意境美学传统;就方法言,他的接受与建构实践为如何融通中西美学资源进行理论创新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