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且还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本文从人对自然的态度即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的角度来谈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此说明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英语属“主语突出”型语言;汉语句子特征则常常表现为“主题显著”。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和汉语在这两方面的差异成因以及翻译中的应对策略,旨在揭示中英文间的不同点,期望对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汉语为主体型思维,英语为客体型思维,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英汉语的主语上,主要表现为: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物称与人称、一致与非一致、被动态与主动态。英汉主语差异的思维对比研究将有利于预防和排除母语的干扰,克服英语学习的盲目性,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汉英两种语言侧重点不同:汉语在描写说明时更注重主题突出,话题句侧重于语意结构;英语更注重主语突出,侧重句子的语法结构。以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译本为例,分析比较汉英翻译中主题与述题之间的差异及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交际活动.思维与语言紧密相连.文章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入手,探讨英汉思维模式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寻找翻译中思维模式移植与转换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英语民族趋向于分析思维、直线式思维、主客体分离和抽象思维,而汉民族语趋向于综合思维、螺旋式思维、主客体统一和具象思维,思维模式的区别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典型句式的不同:英语典型句式为主谓模式,即S=NP VP,汉语为主题化模式,即句子=主题 述题。这两种模式在主题结构、句子风格以及主语选择等方面形成鲜明对比。指出这些对比对英汉互译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即汉译英时句式转换应遵循聚合等基本原则,而英译汉应遵循拆分等基本原则,在翻译英语长句时更应遵循按照核心句进行拆分重组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思维方式差异谈英汉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手分析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旨在通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来看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翻译,强调译者在英汉两种文字进行文字信息转换时应符合译入于读者的思维表达习惯,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量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专业英语八级汉译英主题的翻译及主语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个注重主题的语言,英语是个注重主语的语言,这就造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很大的差异,给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考生在做英汉互译时带来了不少麻烦。本文分析了自1997年至2006年十套专业八级全真试卷的汉译英部分,总结了其中汉语主题的类型,归纳了在英译时如何选择主语、如何翻译主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话题突出语言(topic prominent language),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而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subject prominent language),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主语在句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要求意足形完。本文通过翻译实践,讨论了汉英翻译时根据句子话题来确定英语主语的理论及操作策略,并以此实现有效再现原文语句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主题句占有很大比重,而英语是主语突出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汉英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作好主题句和主谓句之间的转换。《红楼梦》中的主题句层出不穷,怎样翻译好这些主题句,杨译本《红楼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范例。杨译本中主要采用了直译、意译、增译和减译等译法,对于翻译汉语主题句具有指导作用。研究汉语主题句的英译对于汉英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方式决定语言形式。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就造成了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因此,研究语言的等值转换,首先应是思维方式的等值转换,思维方式的等值转换是等值翻译的核心。本文依据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语义调整及语言结构调整两方面,详细论述了在等值翻译过程中思维方式转换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翻译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语言表面,片面地强调翻译技能的培养,应进行两种语言思维的对比教学,引导学生从语言深层语义上进行逻辑分析,提高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对思维转换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翻译效率。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主题结构英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汉语与英语的句子似乎大多符合主语-谓语-宾语及修饰语-被修饰语这一语序,但实际上两种语言具有本质的差异。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而英语则是主语突出型语言,"主题-述题"结构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但英语很少使用主题结构,一些通过主题化生成的主题句也主要是为了某种语用或修辞目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句子结构中的主语的比较,来探讨造成这两种语言表层结构差异的语言哲学机制。本文从位于语言结构表层的主语对比入手,从形式、位置、功能和语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然后进行了表现法中间层对比和思维方式深层对比。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林立,观点纷呈,其中不乏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西方有关"等值翻译"的研究也有几大流派,奈达的"动态等值"论是所有流派中最有影响的。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形式等值"在中英互译中有其局限性,而"等效翻译"在翻译实践中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客体思维,因而英语中常常使用非生物词作句子的主语;而中国人则注重主体思维,汉语习惯于用生物词作主语。本文拟就英语中非生物主语结构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索其翻译的规律与转换手段。  相似文献   

16.
翻译涉及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研究翻译决不可离开语言,对原语和译入语的对比研究是提高译者翻译能力和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汉英主语差异的特点来探讨汉译英中主语的定位问题,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各自的行文方式也大相径庭。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表面文字的相互转换,同时还是相互间思维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翻译不仅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转换,更是思维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词汇作为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对于准确翻译、完善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英汉词汇在语义、搭配关系以及词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相对应的情况。正是从这些差异着手,分析、对比英汉词汇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和不同,探讨其之间的关系和对翻译的影响,目的在于用对比的方法促进学习者对词汇的认识,从而在翻译中能有效地避免或解决词汇方面的误译或漏译,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9.
略述英汉主语使用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汉句子主语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英汉句子主语不同的特征和用法。英汉主语使用的对比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本质不是简单的字面意义的转换,而是要传达各个层面的"蕴涵"。英汉互译中,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种情况下都不是完全等值对应的。如果语义选择出现偏差或错误,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思想,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语际转换。所以在翻译中要正确地进行语义选择,对英汉两种语言从语义方面进行对比,还应该更进一步明确语义的含义,达到将原语从意义、风格、文体等方面较好地再现于译入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