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放区小说中的土地革命叙事内容与书写方式,与党的土地政策的变化与运动进展相对应,呈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这特别表现在地主形象的塑造及地主与农民关系的描写方面。解放区短篇小说的土改书写,经历了从初期的政策宣传到后来强调揭示"本质"的演化轨迹。1950年秦兆阳《改造》被批评、作者被迫检讨喻示着此后"典范土地革命叙事"成为唯一"合法"的叙事类型。反观赵树理和孙犁这一时期的土改书写,可以发现其在当时背景下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之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小说有"国家叙事"与"日常叙事"两大叙事法则。"国家叙事"为主流,表现"人生飞扬",其共性强。30-40年代,国家叙事原创性强,有茅盾社会分析模式、丁玲意识形态模式、路翎现代心理模式;50-70年代,原创性弱,基本上是茅盾与丁玲二式整合为"史诗"模式;80-90年代,出现超越史诗,悲剧、象征、隐喻多样模式。"日常叙事",从苏曼殊、张爱玲到池莉、余华,表现"人生安稳",个性化强。两种叙事法则共同成就中国百年小说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小说叙事学理论的引入与发展,使得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热度不减,这一点在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研究中体现得尤为显著。清末民初正是中国小说的叙事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叙事模式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新小说"大都在叙事艺术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继承与革新。其中,《老残游记》体现较为明显,从对"史传""诗骚"叙事传统的继承,到对叙事视角的转变,并与西方"报章体"相融合,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具有代表意义,并进一步推进了小说叙事艺术的继承与革新。  相似文献   

4.
《村歌》是孙犁根据1947—1948年下乡参加土改工作的经验创作而成的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村歌》的文本分析指出,在新的历史情势下,孙犁试图借助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记录、反映并想象和建构革命的现实与远景。区别于同一时期大部分的土改小说,孙犁在《村歌》中并未着力呈现政策对现实的引导或两者之间的频繁互动,张岗村的土改运动主要被叙述为政策引导下村庄内生的革命潜能的引爆,土改中遇到的阻碍大多通过村庄中人半自发的组织、互助和话语创新得到解决。这一构造内含着孙犁对革命路径的想象,即革命不仅意味着对村庄的颠覆和改造,更存在着从乡村传统和日常人伦中生发出来的可能。但同时,在小说中,激荡的革命情绪最终仍然被回收为双眉个人情感的高扬,却也症候式地呈现了这一革命想象与现实的龃龉,和在新的历史情势下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先秦以来就有韵文叙事和散韵结合的文学传统。汉魏六朝小说中的韵文就已经具备了多种叙事功能。韵文在唐传奇中的功能更为丰富。唐人不但"有意为小说",而且也有意识地开拓了韵文在小说叙事中的功能,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独立"之始,就已经形成了这种以散韵结合为主要标志的多体浑融的文体形态。宋元时期的文献证明话本更多地是向更为成熟的唐传奇学习。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互相影响使古代小说固有的散韵结合的叙事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也使韵文在小说叙事中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宋元之后,随着占主流地位的小说语体的转变,小说的文体特征虽然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散韵结合这一特征却一以贯之。否定早期小说中韵文的叙事功能,认为叙述者大量引入诗词,并以此作为叙事手段肇始于宋元话本小说的观点其实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结构是小说叙事方式的构成主体,它决定着小说叙事时间与叙事视角的选取。因此,中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对叙事技巧的革新与实验,首先从叙事结构入手,他们以“心理-情绪”型叙事结构瓦解着传统的"情节-性格"结构一统天下的地位,小说文本扬弃了因果逻辑链条和封闭严整的结构,呈现出心理至上的结构核心和结构动力、消解逻辑和整体碎裂的结构特质以及中西合璧、优雅节制的结构形态三大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7.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面纱》具有与传统历险小说的几分"形似""神似""神离"。"形似"表现在《面纱》承继了传统历险小说一贯的"荒岛囚禁"和"异国情调"之空间特质。同时,在"叙事图式"和"他者书写"等方面也与传统历险小说如出一辙,体现出它"神似"历险小说的一面。然而,《面纱》主人公独特的"别样历险"和焦虑的"男性气质"又使其与传统历险者"貌合神离",表现出它对传统历险小说的"神离"。《面纱》与历险小说的"形似""神似""神离"又使它成了通俗小说和文学经典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熊育群的小说《己卯年雨雪》是一部"和平之书",小说从作者家乡汩罗江两岸1939年8月的抗日史实出发,从日本人与中国人交错互动的视角来写当地抗日战争,考察军人与平民在战场中的特定状态和心理,追根溯源地探究了侵略战争的罪恶本质,并建构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新叙事模式。其中包括采用了双线并行与交叉错综的叙事结构,以此来突围传统战争文学较为单一的叙事视角;借鉴了复调的叙述方式,将对战争的反省,人性的复杂放置在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审美空间之中。小说具有可读性、传奇性,颇见作者的用心与用力之处。  相似文献   

9.
1946年,赵树理被确立为"方向"作家,其影响力迅速扩大到全国;同时,1947年底,太行老区的土改遭遇了严重的"左倾"问题,他作为工作团副团长参与到"纠偏"运动中。小说《邪不压正》通过显现土改过程中治理关系的变化,显示出赵树理的历史理解:土改的合法性并不直接来自经济政策,而首先在于解决了村庄内部积聚的矛盾。然而,据实反映土改中的"问题",与叙述总体历史其实存在隐性的矛盾,这也构成写作的内在焦虑,并使《邪不压正》的叙事形式显得格外紧绷。  相似文献   

10.
在近百年的中国小说发展过程中,五四小说突破了中国古典叙事模式,在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时间等方面明显具有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特征。这一转换过程具有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改造"国民性"的主题、现代白话文运动、现代小说创作理论、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五四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1.
苏轼《艾子杂说》叙事有法。对于虚构的"单层语义结构"小说,苏轼善于通过叙事制造"震惊体验",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对于"复合语义结构"小说,苏轼以"改写叙事"和"还原叙事"两种模式实现对历史和传说的"再叙述"与"再阐释"。《艾子杂说》中的叙事特征与"妙悟"的文学传统、禅悦之风的盛行和疑古的学术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萌羽  温奉桥 《东方论坛》2013,(3):89-93,111
张恨水小说的成功源于其文化策略的成功。文化"配方"策略决定了张恨水小说的叙事模式和故事架构,并从根本上决定了张恨水小说的文本形态,特别是其小说的"双极结构",更是其文化"配方"策略的外部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文本的分裂。  相似文献   

13.
孙犁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是一部革命历史小说,一定程度上受到流行的宏大叙事的影响,但是,整部小说的叙事和结构稍显散漫、局促,给“革命历史叙事”留下了“破碎”和“裂痕”.重读这篇小说可以了解孙犁的“思想和情感”及创作个性,它还是我们理解和认识那个时代的文学与历史、作家个性与主流话语之间紧张又微妙的关系的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14.
布莱希特创立的以"间离-思考-行动"为核心模式的"叙事剧"戏剧理论要求把叙述性、评论性因素引入戏剧舞台,主张"舞台叙述事件",从而引导观众进行理性的评判和自我反思。布莱希特成熟期所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是其叙事剧理论最彻底的体现,该剧从剧本结构、表演手法、戏剧功能等方面很好地实践了他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事剧"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发端于中外交汇、古今争斗的背景之下,"传奇"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基本模式及中外文学"异构同质"的叙事传统,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发生与发展,从"新小说"到"五四小说",形成了一个不断向传奇叙事传统进行承袭、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围城》的叙事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围城》与西方流浪汉小说的比较分析,揭示《围城》有限度地借鉴西方小说创作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模式。认为西方流浪汉小说有广义、狭义之分,《围城》至多只能说是借鉴了广义流浪汉小说的某些叙事结构特点,它还大量吸收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7.
被历来研究者统称为"问题小说"的1919-1921年小说创作中,蕴涵了小说创作思维模式从近代转向现代的发展过程.在廓清"问题小说"概念的同时,也触摸到了小说创作中思维模式转变的脉络.联想思维在小说结构中的普遍运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是这种转变实现的标志.除却社会、历史因素,<随感录>等白话报刊散文的盛极一时对这种转变实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小说因果思想的审美内涵和叙事结构模式两方面对《太平广记》"报应"类展开主题学视角下的探讨。"报应"类因果思想的审美内涵体现在故事文本中主要有两点:一是故事传达的大众化因果观念;二是因果主题体现的作者个人情感心理和引发读者美感兴趣的艺术特质。"报应"类叙事结构主要有两种:入冥结构和某人被杀而变鬼复仇的结构。"报应"类还未形成完全成熟的因果叙事结构,大部分小说事件的因果关联需要通过联想来进一步完成,但也有少量篇目在"传奇性"中较好地融入了因果思维。"报应"类因果叙事的结构模式为后世提供了小说文本艺术思维的组合经验。其类目的设置已初具小说主题学意识。  相似文献   

19.
略萨的代表作<酒吧长谈>运用了"对话波"这样一种独特的叙事形式结构全篇.其中的"对话"艺术,不仅可以展示对话人物的个性特征,限制叙述人的主观干预性,使小说叙事更为"客观";还可以引发叙事时空的转换,推动情节的发展,造就独特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生态批评的阐释功能主要包括对文学文本内容的阐释和叙事形式的阐释两个方面。关于生态批评内容的阐释,批评家虽然要以生态意识重新观照中外文学经典,但更要关注的是立足中国现实写作的"生态文学";关于生态批评叙事阐释,应该认识到小说叙事形式本身也有其独特的意义,是"有意味的形式",应坚决反对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批评的运用的"语言工具论"色彩,要更注重对小说叙事形式的打磨,以促进中国生态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