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为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兰.巴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译介始为中国知识界知晓。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已历20余年。中国知识界最为熟悉的是他在广义理解的文论方面提出的某些真知灼见。面对巴特文论在中文语境下的引用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实有必要关注巴特著作汉译过程中某些具有“误导”作用的译介环节和中国学者研究与运用巴特文论过程中某些特殊的接受现象,以正视其文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具有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中华地学会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中国首个将马克思主义观点引入地理学的学术团体.他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之中,尤其注重对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卡尔·魏特夫关于地理学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引介,这在当时以苏联马列主义为主的社会思潮中可谓是一个异质性的思想景观,有着许多与苏联马列主义不同的理论特质.对这一段思想史的解蔽,有利于彰显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文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和知识资源,更是成为关注人性的启蒙话语,并敏锐地发掘主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种种"异化"场景。存在主义文论契合了中国20世纪的理论"焦虑",并作为重要的知识学资源被译介和引入中国。尼采的"酒神精神"和"强力意志"都极大地肯定了主体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文学艺术的独立精神,这给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资源。海德格尔理论则通过理论思辨、艺术自律、美学独立等方式与中国现代文论产生"融通"与"共鸣",推进了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进程。与此同时,萨特存在主义"人学论""自由观""介入论"等思想与中国新启蒙的时代诉求进行联系,成为推进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知识学资源。存在主义文论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的进程,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学资源渗透到当代文学、文论、美学和文化研究中,促进了知识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不仅与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学"的意义所指迥然不同,而且与传统文论中"文"的概念亦有许多差异.从"文"到"文学"观念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中国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正是这种观念转换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发展理路,从而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活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活动围绕着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现实意义、现代转换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也是 80年代以来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对民族特色与现实意义的探讨 ,表明古代文论研究界自觉地将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联系起来。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探讨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一个突破 ,体现了古代文论界方法观的成熟。对古代文论现代转换问题的探讨 ,将对古代文论价值的评判、对古代文论研究的反思置于了整个 2 0世纪文艺理论对现代性的追求的历史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不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占据思想界主流位置的种种世界主义的主张形成一种紧张的对峙.《独立评论》围绕"如何树立民族信心"的讨论,正是这一"紧张对峙"的反映.通过对这一讨论的内容、背景及其与"本位文化"论战的关联等多方面的梳理,试图展示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学人在国难日渐深重、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昂的现实面前的坚持、妥协和困窘,以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既对立又相通的生动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浦安迪等一批西方汉学家,打破了此前数十年中外学者共同的“以西律中”思维模式和“中国长篇小说缺乏结构”的“定论”,从中国的《易》学文化、古文章法、小说评点等古典文论中汲取理论资源,揭示中国小说“结构”的独特方式及其文化意蕴,为中国长篇小说的“结构”正名.这一学术“新潮”证明了中国文论家探讨多年的命题:“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也启示我们,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系统,不能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用现代话语阐释古代文论的转换方式,更需要发现中国古代文论独特的文化蕴涵、共通的“文心”,并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更紧密地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域外汉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欧美汉学界运用多种方法研究,成果卓著.这为中国文论在域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从总结这些成就与经验入手,探讨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我看来,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性社会转型视角回望20世纪初至20年代中国文论建构的历史过程,会发现其间埋设了规定着后来中国文论建构中国特色的重要历史线索,这线索由传统、当时国情和西方思想及文化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并具有巨大的历史延续力量.这段历史过程分为社会转型发动期与社会转型突转期.前一时期文论集中表现为政文一体、文道混乱及文学启蒙三个要点.政文一体出于政治虚幻,文道混乱出于文不及道,文学启蒙则在于疗救式诊断.后一时期文论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的批判传统与中国特色的张扬个性.传统批判的情绪性是当时社会理性的社会转型式颠覆,张扬个性则是尚无个性时代对于想象中个性的简单化张扬.  相似文献   

10.
福柯对话语权力的揭示无论对西方还是对中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继20世纪80年代大量引进西方文论话语之后,中国文论在90年代开始全面反思,文论的"民族"性问题被重新提出来.但这个反思是在对西方文论已有了更通畅的了解和更全面的吸纳前提下,对中西文论交流过程本身所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的反思.中国文论界有关话语权力问题的思考,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论的基本观念和理论建构.对此做出尽可能深入的考察,借以把握90年代以来中国文论的特性以及整个现代文论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有价值的学术选择.  相似文献   

11.
蒋光慈的小说《野祭》作为“革命浪漫谛克”性质的“普罗文学”发轫之作,具有此种流派文学的典型特征:崭新的革命题材与人物形象、“革命+恋爱”的结构模式、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主观性“散文化”的情节结构等。《野祭》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它丰富拓展了现代文学多样化形态的艺术探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学样式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中心”的转移与当代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文学的“中心”?一定时期文学的“中心”又藉何得以形成?文章通过细致的梳理,指出在新文学的第一、二个十年,北京、上海曾作为文学的“中心”,在现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同时,文章更把眼光投向1940年代,考察从1938年左右开始,由于大批作家奔赴延安,使文学的“中心”在建国前后发生了明显的西移,并以此为“契机”,在延安解放区“新”的文艺政策的指引下,直接规定了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文章以“史”为证,力求客观、冷静,对20世纪中国文学在特定时期的走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学术流派或学术思潮,以此为标志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儒学发展的每一段落,甚至包括其分化和遭到叛逆的段落,均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导致其时文学思潮、热潮或特定创作倾向的产生.这种情况可大致归纳为:孟、荀尚义劝学与宏辩文学思潮;两汉经学与大赋高潮;魏晋玄学与文学尚简嗜奇热潮;两宋理学与文学尚理倾向;明代理学发展与文学思潮的演变,具体表现为阳明心学与小说浪漫化思潮、泰州学派与小说世俗化倾向;清代乾嘉学风与小说炫耀才学热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两个系统,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这种特定联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理论蕴涵.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的"向前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学运动"曾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这样就遮蔽了"五四"前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实际进程,相应也忽视了"五四"前许多文学作品已经初具的现代性.从早期启蒙者身份的重新认定,在文学作品中对科学、人权的引进时序,中国期刊的三波现代化浪潮,早期白话文的倡导和早期翻译作品的成就等方面来看,有必要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向前"位移,才能将20世纪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著名作家几乎同时停止文学创作,形成了"文坛的失语"和"失语的文坛".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家自己思想认识的幼稚,又有当时文艺政策舆论导向的作用,还有频繁政治思想运动造成的精神压力,甚至还有前苏联文艺"模式"的影响.清理与反思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更加清醒理智地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16.
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抽绎文学史理念 ,然而能够成为重构现代中国文学史核心理念的则应似“人的文学”。这是因为它既可透视和发掘现代中国不同样态文学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内涵 ,又可穿越和梳理现代中国文学艰难曲折流变的历史隧道 ,即使那些政治意识色彩浓重的“革命文学”的“人学”意蕴也可以洞察和概括。故“人的文学”观念能够作为科学把握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理论思维 ,也能作为贯通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 .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 2 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 ,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文章在对一个时期以来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进行扫描和梳理之后 ,还对其进行了“学理”透析 ,认为 ,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 ,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 ,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 ,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 ,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文学史上所涌现的女性诗人中,语溪徐氏姊妹是相当杰出的;而在南社几对姊妹诗人中,徐氏姊妹亦卓然而立。在近代文化"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她们以古典的诗歌形式传播时代的思想风潮,为中国女性古典诗史赢得了绮丽风华和不朽声誉。虽然复杂的命运轨迹和自身的某种局限,使语溪姊妹诗人没有能跟上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新一轮女性创作转型中发挥其更大的文学力量,但她们当年的豪侠壮举和革命姿态,连同其诗词作品,已足以挺秀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也足以让后人回忆和品味不已。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文学观念的形成,不仅基于人们对文学形态的认识,还与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息息相关。文章分析了我国文学形态与观念的历史演化过程,阐述了20世纪我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性质到形态,从生产到消费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从而揭示出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使我国文学终于从古典走向了现代,完成了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划时代的历史转换。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西方文论而言,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其中"比类"型思维特征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譬喻形容、连类比较和两极观念下的辩证思考.它有着适合于描述事物内在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性质特征和适合于对文学现象和批评对象的宏观把握等诸多优点;当然,它也有着若干不足缺乏对概念定义的精确描述,不利于构建严密的理论体系,容易导致文本阐释上的牵强附会,等等.对此,我们应该取中西方思维之长,以达到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进行创新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