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球化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全球资本主义。探索资本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现实路径,需要我们立足中国,胸怀"天下",以世界历史理论的视野,深刻反思现实,处理好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天下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国际主义"发展理念和外交方略,以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共同发展,促使世界历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分析中首先建构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列宁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后,进一步提出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全球联系的思想。邓小平科学地把握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关系,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全球视野。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从思想学术角度说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其核心理念是: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全球化进程由资本主义所开创并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它对非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会产生重要影响;融入全球体系是所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主义只有开放才能存在,只有在与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中,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构成学说力求从工人阶级的视角读解资本主义发展全程,宣称工人阶级斗争是引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本体力量。工人阶级不断通过自身的转型,从专业工人,到群众工人、社会工人,推动着资本主义历经自由资本主义、计划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的不同阶段。这一独特的历史阶段论恰恰是哈特、奈格里帝国与大众逻辑的理论前提,有必要加以考察以反思批判当代西方左派的“帝国”话语以及全球化时代的革命主体学说。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列宁思想的寿终正寝,反倒预示着认识列宁思想新时代的到来。列宁的资本主义观是理解列宁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的一个关键。以1914年为界,列宁的资本主义观可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范式,即前期自由资本主义论或社会民主主义批判视野中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和后期帝国主义论或无产阶级革命视野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说固然成为历史,但目前全球化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垄断的、帝国主义的特征。国家垄断与跨国垄断仍然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与现实特征。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问题都要从重思列宁资本主义观的历史与逻辑开始。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全球观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与世界经济的历史发展分不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经济的历史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起点。邓小平理论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历史新阶段上一国如何搞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全球化构成了中国改革理论建构和制度选择创新内容中关键的部分。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马恩在世时非常尊重历史的现实与发展,努力使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社会历史现实之上,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社会历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产物,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发展变化时,马克思主义也随之变化发展。19世纪7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折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正式完成,确立了政治上的完全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的时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尽管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并流行,但世界全球性联系的思想学术传统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甚至更早。无论怎样表述,世界的全球化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后就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扩展,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过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到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再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都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对由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全球化进程作出及时回应,建构出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体化的世界”历史性生成和逆全球化思潮全面兴起,习近平就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习近平经济全球化系列论述源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实际,开创了一种新型经济全球化。新型经济全球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定向,不仅创构了以“一带一路”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大平台,而且生成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向的经济全球化新愿景,具有清晰的逻辑理路和深厚的思想意涵。新型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思想是遏制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根本方法,不仅有助于推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而且能够指导中国扩大开放,进而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运用“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全球化的历史开端和演进规律.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有着本质的相同,其对于我们观察当今全球化现象,解读全球化问题,认识全球化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及它与当代全球化的关系,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的理论基石,以及它在全球化时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分析构建出“世界历史”理论 ,并以此出发探索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失误 ,根源于背离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方法论。邓小平重新“回到了马克思” ,以世界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 ,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代发展造成的历史条件下兴起 ,成为与时代并进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是融入全球体系 ,在以现代性原则对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构的同时保持住自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污染环境罪的诸多争议,在正确把握保护法益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寻求具体答案。承认生态学的人类中心法益观下的环境法益是本罪的保护法益,将环境法益与人类法益并列为本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因缺乏对环境法益层次性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认识而不具有合理性。2017年司法解释第1条的部分行为规定,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严重性的实质自然属性的规定,表明行为对于环境法益的实害结果;而部分结果规定则是通过对人身、财产等损害的判断,确认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损害后果。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对过失犯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对间接故意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