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线教学必将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教师的在线教学素养尤为重要。对此展开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整体在线教学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在线教学方式运用能力较弱;不同教龄段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在技术支持在线教学、在线教学平台功能使用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从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教学理念;加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力提升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加强基于在线教学的实践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由于突发疫情而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实施。然而,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此大规模地开展,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解决,最终实现在线教学的良性循环、持续改进,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对河北省一所重点骨干高校全日制本科学生进行了在线教学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条件的差异性、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在线学习自觉性是在线教学中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教学管理机制、平台使用、互动形式、过程训练考核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提升线上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线上教学的课堂标准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学校的大部分教学任务由传统课堂转变为在线教学.本文对目前在线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梳理,结合课程组教师线上教学经验给出了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在线教学模式:重在做好教学设计,创新互动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考评体系.并且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牵引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提升给出了可以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网络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网络在线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例,在充分分析学习能力评价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相关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和采集,提出了适合网络教学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模型,据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教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口语习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小班口语教学和在线英语学习第一次进入了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改革试点一年多后的调查表明:广大学生高度认同小班英语口语教学和在线英语学习,但是口语教学的实际效果离《课程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大英口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移动学习平台如何有序发展、移动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高校教师使用移动学习平台教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文章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移动学习平台数据内涵、特点与平台构建。其次,文章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师使用移动教学平台在线教学中存在的熟悉度不够、缺乏优质教学资源、未能形成教学团队、教师激励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存在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忽视了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文章设计了一个开放、自主的C语言学习训练平台。该平台具有在线编程、在线评测和排名机制等功能。教学实验证明,在实践教学应用该平台,对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高校“云端”教学越来越成为常态。在疫情期间封校管理背景下,采用线上问卷形式,从教师授课效果、学校支持保障、自身学习效果3个方面调查某医学类综合性高校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的满意度情况。基于双因素理论将相关变量归类为潜在保健因素和潜在激励因素,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电子设备使用熟练度、课后辅导情况、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态度与大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均相关,提示应从这些因素出发,通过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学生三方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高校在线课程能力建设,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推动大学生在线学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摘 要:基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开展的网上教学现状,应用SPSS22.0和AMOS24.0构建在线教学满意度模型,从教学质量、自学质量和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探究大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涵盖了教师素养、教学水平、线上教学技能、学生感知、学习自主性、线上学习潜能、网络资源和后台保障8个变量,共27个观测项目,结合调研结果提出改进大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的对策,为高校提升在线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供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学—导多元立体化互动”的开放教学模式,突出个性化培养和能力发展.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富有激情和挑战的特点,提出基于“闯关游戏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建立集自主学习、模拟测试、在线考试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平台,并应用于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结果表明,寓教于乐,将闯关游戏思想融入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诗学批评界一向将诗与歌、谣、谚、语笼而统之为诗 ,实为不妥。诗与歌、谣、谚、语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同源异流 ,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 ,现实的目的不同 ,发展的道路也不同。理清诗与歌、谣、谚、的性质和它们的关联 ,会有助于对中国诗歌发展及诗学批评纲领“诗言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灵魂是其独立的思想和传统。百年南大历经沧桑,但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历久弥新,这在不同时期的校训中都有展现。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南京大学确定“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以激励南大人弘扬传统,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3.
这里刊出的是两位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的一篇对话,主题自然是文化研究。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早年学习历史与哲学,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做研究,师从文化研究领军人斯图尔特.霍尔。他撰写和主编的大量论著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许多成为经典性论著。他主编的《文化研究》杂志,创刊于1987年。20年来,该杂志发表了近千篇学术论文,对文化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刘康现担任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教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照对话者的看法,文化研究的要旨在于如何“讲好故事”,路径之一乃是“串联”(articulation,又译作“接合”)。“串联”概念源出于斯图尔特.霍尔,旨在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构成新东西。对话者首先提出了跨学科的“串联”,以问题为中心,将不同学科的视角、方法、观念和理论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各种新的观念。以问题为核心,就是强调回到问题本身是研究之宗旨所在。这就触及到所谓的“激进的语境主义”,也就是将特定问题带回到它们出现的那个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提倡从问题出发、反对理论先行,这就击中了当前一些文化研究普遍存在的弊端。“关键时刻”概念特指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时刻,是语境的另一种描述,中国和西方目前都处在这一时刻。劳动的贬值,共同价值的衰落,文化的经济化,消费社会的崛起,传媒的影响等,都作为关键时刻的问题凸现出来,向文化研究提出了挑战。理论如何与大众“串联”,是对话又一重要主题,将文化研究变成公共知识,而非学院派的密语,看来是今后文化研究所面临的难题。在这方面右派比左派做得更好,也更有效,倒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于是,文化研究议程的创新,特别是在中国,如何从理论消费转向理论生产,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In “Fatherhood,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Wade F. Horn,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at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ummarizes the importance of fathers to child well-being. He explains that “fatherlessness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poor developmental outcomes for children.” This connection has led some observers to view cohabitation as a substitute or at least an alternative to marriage. Horn argues, however, that marriage is the best option for children and that cohabitation is a weak family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marriage. Children in households with married parents do better on almost every measure of child well-being,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income.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继续近几年来对全球化和文化问题的研究,试图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解构。在作者看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得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被突破,同时也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模式,从而为一种新的超民族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在这方面,比较文学应当对这种超民族主义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行动、动机与自我概念 兼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学家倾向于关注行动背后的结构因素,而对行动的动机缺乏深入与系统的研究。近几 十年来,社会学家开始意识到动机的重要性,但现有理论仍缺乏中层机制的支撑。自我概念可以较好地 解决行动的动机问题,其三个组成部分,即自尊、自我效能与本真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在提供动 机的同时,免于生理或心理决定论。以知识分子意识形成的社会学研究为例,自我概念的缺乏导致了现 有研究的结构主义倾向,而将自我概念与场域、惯习等概念相结合,能够发展出一系列解释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勤勉、严谨、务实、创新是大学生学风培养的总体目标.高校可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任务培养勤勉的学风,通过规范的日常管理培养严谨的学风,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培养务实的学风,结合重大比赛培养创新的学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优秀的法律文化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法制进程,对世界法制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即使在今天,西方许多思想家在对本国法律文化反思时,也常常不忘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法治社会应对情、理、法重新认识,挖掘其合理因素,正确看待情、理、法结合在实现法律体系本土化、保障司法公正以及增强判决执行力中的价值,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合理运用情、理、法。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信息社会?为什么信息社会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应该怎样来实现全球信息社会?本文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相结合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简要而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问题 ,是目前中国伦理学界和经济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和元伦理学派虽然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假定中推导不出“守道德是理性的” ,但他们却否定不了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那“不可言说”的伦理之存在。牟宗三说 :“穷知见德” ,说明了那不可言说的道德深而可见。道德是既内在于人的“行” (包括“言”)之中、又显现于人的“行”之外的人的此在品格 ,因而是人“行”中的实存 ,“言”中的含蕴。从语言哲学来看道德哲学 ,就会发现 ,人的语言 (如许诺 )有约束力 ,就在于在最深的层面上 ,人作为人有遵从 (康德哲学的 )实践理性和语言许诺的定言命令———因而语言哲学和道德哲学实际上是一根滕上的两只瓜。人遵从实践理性和语言许诺的定言命令 ,即为内在于市场“外在规则” (如法律、产权和契约等等 )之中的“内在规则”。这“内在规则” ,就构成了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