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代理冲突下企业多元化投资行为的实物期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实物期权的方法,本文分别建立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时的负债企业多元化投资模型.通过两种决策目标下多元化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了负债代理下股东存在的投资决策非最优化问题.结果发现,若负债企业在投资前后都不存在债务风险,股东的投资决策将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若投资能使债务由无风险变为有风险,企业将过度投资;若投资前后都存在风险,企业将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2.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投资机会具有期权特点。本文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实物期权投资中的最优合同设计问题。考虑一个委托代理制的企业,委托人拥有推迟项目投资的期权,授予代理人执行该投资期权。信息不对称下,代理人有隐藏信息转移现金流的动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委托人设计合同,在该合同下,代理人将揭示真实的信息。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分别建立实物期权模型,得到了委托人设计的最优合同。并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如下的主要结论,信息不对称下,与信息对称相比,高成本的项目投资时机推迟,低成本的项目时机提前,投资期权价值减少。委托人的期权价值随着审核效率的提高而增大。当代理人越没有耐心时,委托人的期权价值越大。本文的研究为现实中的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股东在面对具有行为偏差的经理时,如何设计剩余收益作为激励指标,以促使双方的目标一致,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如果股东继续沿用传统的基于公司资本成本率计算得到的剩余收益,将使得损失厌恶的经理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的经理投资过度。为了改进投资决策,股东需要针对不同行为特征类型的经理设计较公司资本成本率更低或更高的激励相容资本成本率,以有效激励经理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4.
不对称双寡头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许多研究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期权博弈文献忽视了企业之间的投资成本和经营成本的不对称性,本文研究成本不对称双寡头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问题。首先,导出企业投资收益函数和投资临界值。接着对存在的三种均衡,即抢占均衡、序列均衡和同时投资均衡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成本不对称程度较小和先动优势不大情况下,企业将同时投资;当先动优势较大的情况下,低成本企业将先投资成为领先者;当企业成本不对称程度很大时,企业将序列执行投资期权。最后,结合案例进行数值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负债代理冲突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实物期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了负债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决策问题.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不仅考虑了无破产代理下的股东投资目标异化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而且分析了破产代理冲突所导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负债企业股东通常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这种过度投资一方面来自投资目标异化影响下的股东对税收利益的过度追逐,另一方面来自策略性违约破产对股东投资风险的庇护作用.在较低负债水平下,前者是企业投资决策扭曲的主导机制;在较高负债水平下,后者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并且,高风险项目更容易产生投资目标异化下的投资扭曲,而破产代理下的高成长项目的投资扭曲则会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股东冲突对技术创新投资选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小保  刘星 《管理科学》2007,20(1):59-63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控股股东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冲突,冲突关系进而会影响企业创新技术的选择与创新技术投资的效率.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过程中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关系,构造实物期权模型分析控股股东代理(控股股东的存在)对企业创新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只有当企业投资的项目现金流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存在控股股东的企业才会选择不确定性的创新技术投资,此前都会选择确定性的技术投资.  相似文献   

7.
采用信号传递模型对投资短视和敲竹杠长期投资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均衡分析发现:在面临长短期投资决策时,经理仅依据项目的选择无法向股东传递自己的类型信息,因此如果不具备与股东谈判的能力,经理会选择短期项目以巩固自己的职位,如果此时短期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较低则出现投资短视类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如果具备与股东谈判的能力,经理会选择长期项目使得股东无法在长期项目收益实现之前解雇自己,如果此时长期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较低则出现敲竹杠长期投资类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分析还表明,适度的惩罚和激励都有助于减少经理的投资短视行为;但是只有适度的激励才有助于减少经理的敲竹杠长期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作为出发点,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将经理人的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基础,研究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当经理人收到股东给予的股票期权作为报酬的一部分时,经理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更加努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股东和职业经理人的长期收益最大化,达到激励经理人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止股东的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9.
运用期权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项目区域投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衡量投资区域机会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区域投资的期权特征,建立了项目区域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为实际中的多区域投资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股权激励实施中经营者信息披露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股东与经理仅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经理信息披露策略选择与股东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经理信息操纵的收益大于信息操纵的成本时,经理的信息披露策略依赖于股东监控的概率大小.当股东监控的收益大于监控的成本时,股东是否监控取决于经理选择信息操纵策略的概率大小.保持适度的股权激励水平、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加强监管、加重惩罚能降低经理信息操纵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We present resource‐based and capability‐based arguments of marketing investment intensity to offer a strategic view of marketing as an investment in shareholder value. We find that marketing investment intensity has a U‐shaped quadratic effect on shareholder value creation (Tobin's q) that calls for marketing investment to be protected and increased, not surrendered. We show how marketing investments interact with investments in R&D, human capital and operations to reveal how strategic co‐investments can alter the shareholder value of marketing. Finally, we show how competitive intensity and failings in the firm's investment productivity (its ability to convert investment expenditure into sales) point to malaise in the firm's own strategic architecture as a fault for perceived poor returns from marketing investmen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rketing investment should not be scapegoated when its contributions to shareholder value are not as expected. When invested in strategicall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investments, marketing can unlock exciting improvements in shareholder value.  相似文献   

12.
张旭辉  叶勇  李明 《管理学报》2012,9(10):1449-1456
以我国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次大股东的视角研究了次大股东对公司过度投资的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绝对控股股权结构下,次大股东不能对控股股东的投资行为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当次大股东为机构投资者时,不能减缓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将负债分为高低2组,在高负债率组中,次大股东不能减缓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在低负债率组中,次大股东能促进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由此,我国上市公司的次大股东不能减缓公司的过度投资,其治理作用未能发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细分出公司中与终极控制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三类股东并将其界定为上级股东的基础上,集中考察了上级股东在降低第一类代理问题方面的治理功能。研究发现,更高的代理冲突下,公司对上级股东的参与有着更高的需求,而上级股东的介入也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上级股东的上述监督行为符合收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框架。并且,如果按传统股权制衡研究的范式将所有非第一大股东视为一个整体,并不能观测到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4.
包兴 《中国管理科学》2015,23(11):88-95
本文在需求异常扰动的情境下,研究了运作系统专有和柔性能力结构的投资决策模型,并在数理上证明和比较了管理者两种不同风险感知情况下的能力结构比率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在需求异常扰动发生概率、扰动分布参数以及柔性扩张系数影响下,风险中性和存在损失厌恶行为的管理者在柔性能力投资决策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依据缺货损失程度采取的补贴或惩罚机制可以改善损失厌恶管理者的柔性能力投资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focuses on two interrelated research questions. First, 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is incorporated into shareholder and stakeholder theory. Secondly, the paper investigates what consequences result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from inherent conceptions of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Thes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based on assumptions of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decision-making managers, management accountants, and techniques they emplo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upport that tenet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s correspond best with shareholder theory. In doing so they apply financial measures, pursue the goal of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focus on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resulting from the ag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holder and manager. Stakeholder theory, however,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shareholder theory in terms of goals, management philosophy, relationships, behavioral assumptions etc. For these reasons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re reasonable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related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s appear appropriate.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星  窦炜 《中国管理科学》2009,17(5):156-165
大、小股东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反映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上就是,大股东为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而产生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本文的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将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下,探讨了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不同控制权配置方式及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结果表明:基于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同时存在于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中;绝对控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会随着控制性大股东的所有权比例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特征;多个大股东相互监督或合谋都会同时缓解过度投资,以及加强投资不足,且合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合谋成本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四方控制权制衡、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过度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债务融资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上,关于公司控制权制衡与过度投资行为关系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本文通过对自由现金流量和过度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从控制权制衡角度出发,构建以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债权人四方为主的过度投资行为制衡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制衡、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First, managers are often undiversified. Second, an increase in systematic risk could increase the market’s discount rate and consequently effect a contemporaneous change in the underlying stock’s market price. The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es of these circumstances by using Meulbroek’s (Financ Manag 30:5–44, 2001) executive stock option model together with the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and shows that options do not provide incentive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systematic risk to firm-specific risk, as commonly argued. The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option’s value to the manager can be monotone decreasing, but may also show an inverted U-shape with respect to firm-specific risk. The option’s value exhibits a similar pattern against the total risk. In addi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otal risk incentives may under some conditions lower the shareholder value; executive options may thus encourage managers to act against principals’ interests.  相似文献   

19.
引入时间偏好不一致,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构建控制股东谋取私利的动态模型。运用均衡定价方法,得到不同类型控制股东财富价值的显示表达,并在最优股权结构的基础上给出内生化的投资时机、投资规模以及退出时机所满足的代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偏好不一致控制股东持有的最优股权比例大都集中于区间20%-30%,且成熟型控制股东较幼稚型控制股东持有更低的最优股权比例。与无代理冲突情形相比,时间偏好不一致控制股东表现出延迟投资,但投资规模随着时间偏好不一致程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最后,在最优股权结构下分析投资者保护程度对控制股东决策的影响,为公司治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大股东治理及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荣  曾勇  邓建平 《管理学报》2007,4(3):363-372,378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股东的出现可以解决股东分散带来的搭便车问题,减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大股东的出现又带来了另一个代理问题: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从股权集中的现状、大股东出现的原因、大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大股东治理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领域内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