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农业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重点领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 业政策文本进行考察,可以清晰地描绘农业政策变迁的政策图谱.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研 究方法,运用文本分析工具 Nvivo11和 RostContentMining6.0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 面颁布的669份农业政策进行量化研究,探析农业政策变迁的注意力分布与阶段性特征. 通过对农业政策变迁四个阶段的总体趋势、高频议题和注意力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文本 分析后发现,农业政策变迁蕴含着以下深层逻辑:国家与农民利益的不断调整,政府主导下 的渐进式变迁,以及政策环境、理念和政策主体的合力推进.基于对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 注意力分布及其逻辑的初步阐释,为农业发展乃至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政策变迁视 角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制定政策方案、执行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的依据和标准。对于公共政策目标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公共政策的规制和引领,政策目标的形成过程首先要分析政策主体的需要和政策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明确政策共同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进行博弈。通过协调政策子系统之间的低碳政策信仰、构建政策主体之间及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低碳对话机制、引导低碳舆论融合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公共政策一般制定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政策议程阶段呈现出"内输入"的特征;政策规划阶段呈现出"单方案决策"的特征;政策合法化阶段呈现出"合法化程序不够规范和完善"的特征,并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改进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公共政策是一种稀缺性要素,其本质是公共物品,符合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因此,沿着这个思路可以构建一个关于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框架,着力探讨影响政策需求、政策供给以及政策均衡的背后制约因素,进而增强对真实世界中公共政策问题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在现实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着常态式的政策终结和非常态式的政策终结两种情况。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非常态式的政策终结进行分析,有助于探究非常态式政策终结的原因和克服非常态式政策终结的对策。在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实践中,应当注重与公共政策各个环节协同配合,进行科学的政策论证,推进公共政策终结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的范式转型是公共政策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政策范式及其转型对于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文章从经济发展政策的视角对东亚公共政策转型问题进行分析。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也要对此进行回应,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也最能体现公共政策范式转型的主要特征。从东亚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型的过程看,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转变为更加倚重市场的力量和市场机制,政策权威从政府分散到社会;在政策理念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逐步占据着首要地位;从政策转型的成效上看,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改变了东亚初始条件差的状况,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但是从公共政策的范式转型效果看,还存在着政策的前瞻性与预见性不足,政策的创新性和持续性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推进公共政策评估事业的若干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政策评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当前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着诸多困难 ,必须从思想、组织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提高和完善 ,以此推动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实行权威性分配的手段.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出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博弈原则.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变迁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会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甚至可能主导政策变迁的全过程。在此主要是基于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策演变过程的宏观反思和探讨,着重分析意识形态因素对中国公共政策变迁机制的影响,从而试图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期公共政策的现状与特点,探究政策文化对政策制定与执行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我国公权主体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公平与公正性、有效性与绩效性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农业政策性银行金融功能与财政功能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运作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处理财政性与金融性的相互关系,导致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机制缺损: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信贷资产质量较差、资金运营风险加剧、业务范围日益萎缩、经营效益低下等。在对中国农业政策银行运营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其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耦合的建议:农业政策性银行在遵循银行经营一般规律的同时,注重金融性;农业政策性银行是非竞争性的银行,还应该体现财政性的一面,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林业财政贴息政策,即林业项目、森工企业多种经营项目、治沙项目,以及山区综合开发项目贴息贷款政策,在我国的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分析林业财政贴息政策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对林业中的公益部分纳入公共财政框架,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该文对林业财政贴息政策的历史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林业财政贴息政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完善老龄政策体系,笔者提出未来老龄政策应当包括经济增长计划、财政和金融计划、就业和退休计划、经济收入保障计划、卫生健康计划、照料和公共服务计划、社会参与计划、国际合作、行政管理和老龄科研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和配合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选择,但要防止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共政策学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有五:一是扩大宣传与普及,努力提高公共政策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理论体系;三是改进研究方法,努力提高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水平;四是重视学科基础,努力强化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建设;五是参与政策实践,努力夯实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以效率和公平为基点的双重价值取向,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冲突不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幸福学的研究为公共政策的价值重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国的公共政策应将幸福确立为终极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由幸福、效率、公平构成的三维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政策主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政策主流化,是指社会政策摆脱从属于政治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地位,逐渐成为公共决策关注的焦点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公共政策领域也出现了结构调整的现象,其趋势是越来越注重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运用即社会政策主流化。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从政府注意力配置焦点与公共政策演进特征的匹配关系出发,识别出政府注意力在持续、转移、波动、加持作用下,政策过程呈现四种样态——政策平衡、断续、碎片、迭代。同时,以中国生育政策为例,对政府注意力与中国生育政策样态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四种政策样态间的转换关系,符合由政策间断到再次均衡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政府注意力配置方式易于演化为一种政策问题筛选机制,从而产生“信号过滤”和“信息排斥”现象;固有的理念与相对稳定的政策架构,强化了注意力转换钝性,政策均衡得以维持恒定;政策精英在引导政府视线,促成政策样态转换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仍无法脱离倡议范畴,只能对政策形成起到间接作用。研究力图廓清政府注意力差异化配置与公共政策样态的匹配关系、政府注意力资源的动态调整对政策实践的作用机理,对理解和认识公共政策样态的形成和演进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媒介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变迁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农民工政策变迁过程主要时间节点前后相关政策的媒介建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政策议题形成前、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政策变迁未完成时及相关政策进入落实阶段后等不同的政策变迁时段,媒介以其独特的议题建构方式,对政策变迁起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建议,政府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确定政策议题过程中应重视相应时期的媒介议题,在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应谨慎对待相关议题的媒介建构方式,重视媒介的解读与宣传功能并及时对政策效果进行反馈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