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柔然与中原王朝的和亲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迄今却无专文加以论述。本文对此作些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一、柔然在发展中的和亲柔然是中世纪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四世纪初叶,其始祖木骨闾挣脱了拓跋鲜卑的束缚,到他儿子车鹿会继位时,“始有部落,自号柔然。”①五世纪初,社仑(?—410年)统领柔然,进入高车部落聚居的鄂尔浑、土拉河流域,“深入其地,遂并诸部”②,统一漠北,建立了一个由柔然、高车和匈奴等组成的柔然政权,其版图东起大兴安  相似文献   

2.
政治联姻的动机是为政权之间结成联盟。东、西魏竞相结好柔然,而柔然因畏惧新兴的突厥亦迫不及待地与东、西魏和亲结盟,这些都是对诸政权之间和亲本质的最好诠释。西魏与突厥的结好,又是在应对势力强劲的柔然,邻和公主出嫁的时间与她去世的时间节点都与柔然和突厥的关系相关。柔然政权的最终灭亡,应是北齐与突厥联合绞杀的结果。吐谷浑晖华公主墓志包含有柔然与东、西魏的联姻内容,也有柔然与吐谷浑的联姻记载,还有吐谷浑与原西秦王室成员的联姻信息,是解读北朝诸政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绝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拓跋鲜卑经过盛乐时代一百四十余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塞外草原游牧政治特征为主、兼具一定多元政治文化色彩的政权。从盛乐迁都平城的前后十余年间,拓跋鲜卑统治者按照中原王朝政治文化模式建立了北魏王朝,完成了从塞外草原游牧政权到中原王朝、从边疆属国政权到皇权国家的政治转型,加快了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匈奴和亲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奴曾建立过一个十分强大的政权,与中原王朝以及周边其他民族保持着时战时和的状态.其中,和亲政策在匈奴处理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尤其是与汉朝的关系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骄踞接受到被迫提出,从轻视到重视,从仅与汉朝和亲到运用和亲拉拢西域乌孙、车师等,匈奴对和亲的认识不断发生转变.可以说,在与汉朝的互动中,和亲逐渐成为匈奴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汉朝运用得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5.
中原王朝与突厥的和亲,和中原王朝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的和亲相比,影啊较大,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迄今尚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的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论突厥与北朝、隋的政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厥是六至八世纪活跃于我国北部、西部及中亚地区的一个大游牧民族。与匈奴、鲜卑、柔然等族一样,它从一开始就与中原封建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厥与北朝的关系一、突厥的兴国与西魏的关系突厥在建立汗国以前,原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以游牧为主,兼营冶铁,是柔然锻奴,受柔然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六世纪初,中国北方的形势有了很大变化:北魏衰落了,  相似文献   

7.
崔明德同志所撰《汉唐和亲研究》,篇幅不大,饶有新意,值得一读。 第一,扩大了和亲研究的视野。传统的研究,一般只注意到汉人为统治民族的中原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首领的和亲,而《和亲研究》指出:“和亲是两个政权首脑人物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缔结的一种婚姻,既可以是汉族女子出塞,嫁给少数民族,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女子入关,嫁给汉族”。同时,作者还全面统计了自西汉初到唐末共有和亲112次,其中汉人所建中原王朝对边疆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亲共51次,其余61次为各少数  相似文献   

8.
民族政权是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的产生具有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军事、中原王朝国力的变化、外来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民族政权的性质因时代和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而不同 ,并且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 ,总的趋势是和中原王朝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由“独立政权”经“结盟政权”向“藩属政权”转化 ,在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时完成了整个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二者在对待民族文化和民族融合方面的态度不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同,收到的政治效果也不同。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导致鲜卑族和汉族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在政治上败于西魏北周。西魏北周推行"外鲜内汉"的"关中本位政策",成功地促成了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促成了鲜卑族和汉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北魏与刘宋之间的和亲是贯穿宋魏间前期交聘的一个核心议题,但三次和亲之议都因刘宋"依违不绝"的态度而未能成功。北魏在向刘宋求和亲时体现出鲜明的胡族政权特征,表现为将南方的宋看作中原王朝,而对己以胡族政权自居。魏太武帝死后,北魏对和亲的态度不再积极,这与北魏王朝婚姻观念的汉化密切相关。以和亲为名的部落交婚胡族遗制,也在北魏皇室婚姻制度的汉化背景下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容易产生对可追溯鸡蛋的购买行为。最后,提出增强消费者对可追溯鸡蛋比普通鸡蛋在质量安全上更有保障的认知水平,提升消费者对贴有信息追溯标签鸡蛋的信任程度等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