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一种泛行政化表现,我国大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依附性管理”,引发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发展中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创新事业难以按其自身规律来进行自主创新、自主管理与自我发展.因“依附性管理”的基本病源在于依附性建制,故赋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独立建制,并以“三化管理”取代“依附性管理”,方可从根本上消除阻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量表测量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少数 民族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正处于“权威接纳地位”和“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中间地位”两个阶段;(2)少数民族 中学生的自我投入的发展经历了“社会定向的现在自我投入”,“社会定向的将来的自我投入”,“自我定向的自我 投入”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教师是指那些能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懈地研究自身的教育实践问题、提高教育成效的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可划分为研究“自我”、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研究等四个阶段.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其实质是职业个性不断成熟、自主发展的复杂过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既离不开教师群体的哺育,又离不开外部环境尤其是学校内部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同时更离不开自身内在的发展需要和主观追求,它不仅仅是“别人要我发展”,而更多的是“我要发展”.因此,研究型教师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是各种要素的“合金”.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主要特点是: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不准我做的事,我偏要去做———具有明显的“对抗”“反控”情绪。正确对待并努力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合肥工业大学网上学生社团“青春无名”自主管理的情况,认为学生及学生社团自主意识的增强是社团得以实行自主管理的主要内因。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此要辩证对待,并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学生中心教育理论”主张学校为学生而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张春兴著)。但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虽然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个体人格特征已基本形成,但实际上,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正处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学新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变迁、学习条件和方法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社会现实与他们的“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等因素,被发现在自我发展、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都存在…  相似文献   

7.
示范性幼儿园示范辐射是推动本地区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在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实施 中,目的的自我设定、成果的自我标榜、过程的自我展示,将示范辐射扭曲为示范性幼儿园的自我表演,其价值失去了应有的意 义。从词源的角度,分析出示范辐射的内涵;并提出示范性幼儿园示范辐射的实质价值,从“自我表演”向“促成他者”的价值转 变,构建以促成普通幼儿园发展为价值取向,突出示范双方互动和合作,知识生成与实践的价值内涵。而要真正发挥示范辐射 作用,应明确政策上的示范要求、加大示范辐射活动的奖惩力度、建立督导监控机制等,在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有效推动示范 辐射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人的社会关系的日趋丰富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价值、开发价值、塑造价值、激励价值、规范价值。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实践性;在理念、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实现创新性;以“三个代表”作为道德之基,立身之本,坚持先进性;建立“主体———主体”平等交往、双方互动的教育模式,突出主体性;通过“现代人”所具有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做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的文化自觉性受到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以致凝聚自我认同的价值和规范失位.基于此,引入“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性校园文化角度,解析一个大学自我认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价值意义.由此认为建立活动性校园文化的“本我”评价机制、坚守“小传统”、推进开放性是完善共同体成员身份共识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高校就业指导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就业指导的本质是一种促进大学生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的统一、达臻“和谐自我”,关注其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价值,其实质是强调高校就业指导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这是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功能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教育戏剧的"他者"眼光意指以"他者"视角看世界,具有虚拟和简化世界的特性。其教育发生的逻辑是以"他者"身份"入戏"、通过"神入"他者世界获取他者眼光、进而通过反观达成认识世界、他者和自我的教育目的。教育戏剧的"他者"眼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转客位学习为主客互动、从文本学习增情境体悟、变孤独探索为共生共长、由客观评价到"他眼"反思,但也面临情感泛滥、角色混乱和相对主义的重大挑战。教育戏剧应将"教育性"作为首要特性,引入戏剧生成的"第三个我"来超越我在"他"和"我"之间的游离困境,并帮助学生在把控是非曲直的基础上,将戏中之理与生活之道融合起来,通过"他者"眼光实现个体的成长和丰满。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运用内隐认知的方法,探讨了公众教育观念的内隐结构,并对1 131名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公众教育观念的内隐结构由教育方式、教育期望、教育态度、教育价值、教育认知和学习观共6个因子构成;(2)公众对教育的期望值高,并且对"教育方式"非常重视;(3)公众的职业性质、文化程度影响其教育观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在教育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4)公众的教育观念具有自利性,投射着对自己子女发展的愿望与价值偏好;(5)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对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双向调控"。  相似文献   

13.
自动驾驶汽车正逐渐从理念转变为现实。世界各国均大力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纷纷出台相关法令,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表现突出。中国已经启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工作,目前尚无系统法律出台,不能适应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需要。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的首要工作应是建立监管制度,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和“操作人”这两个基础概念。可采取概括+对自动化程度进行分级的方式结合自动化程度的分级标准,界定“自动驾驶汽车”的内涵和外延,厘清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容易混淆的概念,以“操作人”取代传统法律中的“司机”概念,给未来技术的发展留下更多探索空间。在现阶段中国应优先建立科学的道路测试监管制度,对道路测试申请、注册和测试中监管等核心环节提出原则性、可操作的规范和要求,并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加以细化完善,在保障公共安全和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双重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此外,还需尽快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准入条件、市场准入程序和准入后的持续监管规则。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教育统计的准确、及时、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效果。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如何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为各级领导的决策规划服务,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是当前高等学校统计工作必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在宏观管理方面,高等教育教育统计为确定国家对学校的投入、支持力度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监控重要依据;在微观管理中的方面,教育统计信息是高等学校领导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得力助手,是高等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学校对外交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统计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目前存在的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现有教育统计报表的指标体系不完善,现有教育统计手段滞后,统计应用形式单一,教育统计队伍建设与教学管理、教育改革和发展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必须拓展教育统计应用空间,开发统计服务功能,建立完备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健全机构,稳定工作队伍,提高教育统计人员素质,加快教育统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改革课程教育内容、改进实践性教育环节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区服务等方面论述教学的“绿化”。探讨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远程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更新教育观念、加快开发教育资源、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和完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fertility preferences of Latin American adolescents of the 1.5 generation and their native peers in Spain. We compare their expected age at first birth as well as their expected family size. The fertility preferences of the 1.5 generation are likely to reflect the family values of two different socialization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the adaptation process to the childbearing norms of the host society.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Chances Survey, which collected data from 2700 adolesc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Madrid in 2011. Results indicate that fertility timing preferences of Latin American adolescents reflect socialization influences from the society of origin, but also a quick adaptation to the childbearing norms in the host society, since their expected age at first birth is somewhat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ir Spanish peers but considerably later than that prevailing in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The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the respondent’s best friends who were Spanish, seems more important than age at migration for diminishing the gap between Latin Americans and Spaniards. Moreover, higher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preferences for postponed entry into parenthood. With regard to family size expectations, we find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of migrant and native origin, confirming the argument that the “two-child norm” currently prevails in both middle- and high-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制度认同的形成,是人们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性期待与规范性期待实现统一基础之上的实践证成过程。意识形态对于制度认同建构的意义在于:意识形态可以实现对制度信息的定向性控制,左右人们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意识形态通过发挥“占有他人意志”的功能,改变或置换社会大众原有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形塑人们对制度的规范性期待。意识形态为制度认同奠定着思想基础,但由于制度认同不只是一个理论理性的问题,还是个实践理性的问题,制度认同最终能否形成,还取决于人们对制度的认知性期待和规范性期待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能否得到证成,这构成了意识形态作用的限度。制度认同的形成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还需制度本身合正确性与正当性以及加强对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为制度认同的建构提供必要的“经验原则”。  相似文献   

19.
"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社会总是在人的"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新的生产……"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需要"与"生产"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人民群众是"需要"与"生产"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种"生产"不仅已经背离了人的"需要",而且还是对"人"的摧残、折磨和否定,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因而他们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制度已经消灭,"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发展"生产"是当前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做大 ,一些原来的单科性、多科性重点大学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 ,这有可能成为更多大学的发展取向。在这类大学的转型过程中 ,比获得综合性大学的外形更重要但也更容易受到忽视的核心目标应当是“神似” ,即提升大学的思想力。这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 ,转型中的大学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