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产生了货物运输需求的历史阶段性特征,探求发达国家工业化不同阶段货物运输需求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把握未来我国货物运输需求在运输需求数量、运输需求类型、运输需求质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了货物运输客户在选择运输商时考虑的因素,建立货物运输广义成本模型,并分析确定型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与货物运输相对广义成本之间的关系。说明货主并不总是选择绝对运价最小的运输方式,而是选取相对成本最低、能使其获利最大的方式。提出运输商应该面对不同的货主制定不同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输需求生成机理及其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给运输通道中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运输能力配置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数理抽象方法,从不均衡分布、互动性、多样性、经济性等角度分析运输需求的生成机理,提出均衡性、均匀波动型、两端高峰型三种典型生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分析认为:不同的运输需求生成规律,其需求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比较、通道运输能力的配置必须建立在不同运输需求生成函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系统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交通运输演化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旨在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性,从运输需求维度出发,结合资源、环境等约束要素,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呈现不同的主导运输方式,主导运输方式之间的转化过程,也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过程;同时表明,现阶段中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增量”建设带动“存量”优化是其建设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科学的道路运输预测体系、准确把握运输需求变动提供新的预测理论支撑,有必要对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经济内涵进行重新诠释。运用需求函数和供需平衡理论分别对运输需求与运输价格的变动关系、运输品质与运输需求的变动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表明:运输需求具有层次性特征。运输供给具有异质性特征;历史运量与未来需求量之间受供需条件约束,不应简单等同。分析结果表明:若供给与需求吻合,可沿用现有预测方法;若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可将运输需求划分为价格敏感型和品质敏感型两类,运用供需弹性分析理论考察其供求关系变动规律,预测未来需求增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MATSim(Multi-Agent Transport Simulation,多智能体运输仿真)技术,研究微观仿真和基于智能体的方法在交通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将货物运输车辆整合到MATSim运输仿真软件,建立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货物运输调度模型其中,将物流决策Agent分成运输服务提供商Agent和承运商Agent两类.这种货物运输调度模型,通过多智能体运输仿真迭代运行,得到了将货物从起始地运往目的地的最佳物流决策及行驶路线.应用案例分析,虚构一个货运经营商,为客户提供运输服务,验证了货物运输可以在不同的运输条件和政策措施下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运输市场上旅客和货主的地位逐步上升 ,我们应从计划经济时单纯强调发展运输业逐渐转向根据运输需求来分析运输业的调整。本文就运输需求的概念和特点、运输需求包括的要素以及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进行探讨 ,为定量分析运输需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运输化理论将经济发展中的运输化过程分为前运输化、运输化和后运输化三个阶段,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以运输需求为耦合的交链点,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为能量传送的影响机制,在运输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呈现出弱需求与弱支持、强需求与支持、相对弱需求与优化支持的阶段特征。以相关数据进行的量化实例分析一方面支持了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另一方面启示区域交通运输在发展后期应着重准备应对完整运输化和后运输化阶段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9.
运输供给的品质特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分析运输供需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将运输供给的品质特性重新界定为能被消费者感受到的、以运输过程为主体的、系统描述运输供给品质的指标体系。提出运输供给的品质特性由可达性、时效性、技术经济保障、经济性以及舒适性5个方面构成,并重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加以量化描述。鉴于运输供给具有鲜明的异质性,提出了区分不同类型运输需求(价格敏感型、品质敏感型和基本运输需求)、揭示运输供需关系和采用分类预测法预测运输需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致力于国际货物运输法统一的《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必须面对业已生效的各类货物运输条约,公约与众条约在内容上的多处不同以及适用范围上的竞合决定了条约冲突产生的必然性。该冲突表现为三类:公约与单式货物运输条约的冲突、公约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的冲突、公约与调整国际货物运输特定事项的条约的冲突。公约对上述条约冲突作出了应对,但存在诸多不足。应从灵活确定损害发生区段,拓宽其他公约得以适用的事项,部分借鉴《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同时虑及未来产生的新公约等多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航空公约规定、司法实践看,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期间的主要判断标准是承运人对货物的掌管;在实践中,应考察当事人的约定、承运人对货物的控制等两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承运人对货物的掌管状态,进而确定航空货物运输期间。此外,在判断航空运输期间时,应当区分辅助运输与替代运输的概念,以更加妥善地解决当事人间的法律纠纷。我国《民航法》应简化航空运输期间的认定标准,并引入替代运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效用函数模型解析旅客选择运输服务的机理,利用AHP模型研究运输需求主体所属类别及其选择具体运输产品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客运需求不同类别生成率及数量,并按照经济均衡原则配置运输产品。以西安-延安铁路运输产品配置为例,检验了该配置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海上货物运输法的统一化是海上货物运输法趋同化的结果。海上货物运输法的统一立法历程显示了其艰难、复杂性,这是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强制性色彩、海运格局的分布力量以及运输法的适用范围诸多因素所使然。出于对海上货物运输法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考量,“海牙-维斯比系列修正模式”在海上货物运输法统一化进程中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流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对作为重要环节的运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我国交通运输现状的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需要 ,为此 ,必须在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货运服务模式、企业组织形态等方面实现发展理论的创新。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核心是促进货物运输行业尽快实现产业更新、服务创新、技术和装备设施的进步 ,即要求实现货物运输的现代化 ,所以 ,以现代化为宗旨的现代货运的发展 ,就成为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已有运输通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货物运输通道的合理规模进行研究,分为通道规模计算,通道中运输方式选择及合理通道规模模型的建立3部分,得出的货物运输通道规模能满足预测规划年的货流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后备系数,对区域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规模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从运输领域角度,将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划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存在的缺陷,从公路项目对运输需求满足的影响程度的角度,将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划分为直接效益、条件效益和间接效益。这种划分方法能真正体现公路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即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的运输需求,体现公路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共性,真正识别公路项目带来的不同效益,从而有利于科学评价公路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致力于国际货物运输法统一的<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必须面对业已生效的各类货物运输条约,公约与众条约在内容上的多处不同以及适用范围上的竞合决定了条约冲突产生的必然性.该冲突表现为三类:公约与单式货物运输条约的冲突、公约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的冲突、公约与调整国际货物运输特定事项的条约的冲突.公约对上述条约冲突作出了应对,但存在诸多不足.应从灵活确定损害发生区段,拓宽其他公约得以适用的事项,部分借鉴<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同时虑及未来产生的新公约等多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地从总量上获取区域货物运输需求量的数据,给交通运输规划提供准确依据,在货物投入产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威弗组合指数对区域内的重点货运需求产业进行分析,甄选出货运需求生成强度大的代表性产业。通过对山东省货运产业进行的实证应用,从山东省43个产业中明确分离出9个具有货运需求生成代表性的产业,为高效地进行山东省货运需求量调查提供了方向,也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产业特性与区域货运需求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区域产业特性与货运需求的内在联系出发,探寻区域产业特性与区域货物运输需求变动间的规律,并以此建立数学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货运需求可以用第二产业规模、结构、集中度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反映,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规模、集中度成正比例关系变动,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成反比例关系变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问题,结合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经验,从运输需求角度对该理论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从运输需求角度完善后的三维综合交通运动理论包括功能、结构、运作3个维度,其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性和分阶段的战略观特征;综合交通运输的基本任务在功能维度能厘清运输需求的最优计划信息,在结构维度能在竞争格局下优化各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层面的供给数量和结构比例,在运作维度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高效一体化协作;当前中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在功能维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城际间完整高效的运输网络,在结构维度上需要充分发挥各运输方式的协同作用,在运作维度上需要真正理顺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