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旅游景区市场化经营中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有地方政府、景区经营者、景区内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景区内居民、旅游者等。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旅游景区经营利益,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避免矛盾冲突,是保持景区持续发展、实现景区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前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分配体系过分关注经济指标,过分关注医生、医院的利益,忽视患者、医疗保险的利益。本文通过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公立医院医生收入分配体系重构提出建议,建议融合患者满意度、医疗保险考核指标,以此来兼顾医疗行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实现改善医患关系、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乡村环境善治是由地方政府、村委会、村民和农村企业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在乡村环境善治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相关的。目前我国乡村环境治理各利益相关者的现实表现与实现善治的基本要求有较大差距,存在利益诉求沟通不畅、利益主体权责不明、利益约束机制不全、利益目标选择不一等治理不善问题。应通过多元共治实现乡村环境善治: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善治诉求;优化权责行为结构,激发利益相关者的善治意愿;构建环保约束体系,培养利益相关者的善治习惯;统一目标整体导向,提升利益相关者的善治认知。  相似文献   

4.
运用共生理论,对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冲突状况及其共生条件;其次,提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目标模式是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最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四方面来构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是基于贫困人口“碎片化分布”“代际传递”现实背景的新战略与大战略。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走出贫困的有效路径,但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出现了诸多的偏差,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旅游扶贫的实践,着力实现旅游精准扶贫。本文认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宏观基础,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精准扶贫的中观重心,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建设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微观追求,这是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建构了旅游精准扶贫系统内容框架,然后通过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贫困人口有效参与旅游发展与政府精准帮扶等措施,进而就提高贫困人口生计发展能力建设和持续有序的精准考评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方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慈善组织是中国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慈善组织参与扶贫过程中,其扶贫济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支持和理解。但在现阶段扶贫过程中,慈善组织与政府、捐赠人、扶贫对象、新闻媒体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主动、持续的互动和沟通,影响到扶贫目标的实现。为此,慈善组织可以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建立与企业捐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机制及改善与第三方评估机构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方式等途径积极主动地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作,在实现自身组织目标的同时,照顾到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关切,从而在相对贫困时期为反贫困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省区域旅游业的SWOT分析,构建了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该模式由内层模式和外层模式构成:内层模式包括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打造旅游品牌4个方面,是旅游资源整合的核心内容;外层模式分为产业发展和收入分配,是旅游资源整合的推动力量。据此模型对河南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应从加快旅游业机制和体制创新、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旅游人才、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以文化为内核的河南旅游品牌,进而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调整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分配,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和对待民族地区国家公园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是构建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环节。普达措国家公园作为我国民族地区首个国家公园试点,研究其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差异有利于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实现民族地区国家公园体制构建与实体运营。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面对面访谈法对普达措国家公园核心利益主体的诉求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因子分析将园区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归为4个大类,即经济收益、民族文化保护、环境和资源保护、旅游开发。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园区内不同利益主体诉求的差异,最后通过面对面访谈法确定影响利益主体诉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建立和公园运营中的利益分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方式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会与扶贫目标产生一定的偏离。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花桥村从事旅游业农户与从事非旅游业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水平进行对比,并对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发现:(1)花桥村开展旅游精准扶贫以来,农户的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得到显著提高,旅游扶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花桥村农户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该因素成为农户进一步提升可持续生计水平的瓶颈;(3)旅游精准扶贫在开展过程中伴随着“精英俘获”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针对花桥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继续坚持社区参与的旅游扶贫路线,保证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话语权;(2)扶贫更要“扶智”,要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和基础教育的投资;(3)丰富旅游扶贫的方式,建立旅游扶贫利益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分析并处理好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尤其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的景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以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诉求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利用EXCEL等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的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和环境利益诉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实现生态旅游视角下的景区居民利益诉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扶贫是偏远贫困地区的重要脱贫措施,如何通过精准帮扶消融贫困户的参与障碍,培育贫困人口内生能力,是实现乡村旅游扶贫脱贫的关键。这一机理与内源式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参与、主客观统一的核心要义相契合。基于内源式发展理念与乡村旅游扶贫运行逻辑的契合性,应通过扶“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扶“智”培育贫困户现代理性,扶“技”提升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能力,扶“行”实现贫困户在参与式帮扶中自我成长等帮扶措施,实现贫困户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提升贫困人口参与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在对现有旅游扶贫成效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旅游产业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并以南太行山区辉县市为例,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度,测算了辉县市旅游扶贫绩效协调度,并提出了实现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扶贫的主要目标是扶贫。然而,一些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并没有充分发挥扶贫作用,难以实现地区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从而与扶贫目标相违背。文章从旅游业二元结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由于旅游业的开放性和旅游扶贫开发背景的贫困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旅游业正式部门未能充分发挥扶贫效应,并对非正式部门产生“挤出效应”,使贫困人口被挤出旅游获利圈是导致旅游扶贫失效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分析产生“挤出效应”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挤出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主战略。文章从政策情境、政策诉求、政策问题界定三个层面出发,揭示精准扶贫政策建构的逻辑关系及演化机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偏远落后贫困地区与贫弱失能人群叠加,共同形塑了当前的精准扶贫政策情境。由于所处角度不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贫困农户有着不同的政策诉求。对此,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贫困人群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合理的责任分担,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明确不同责任主体的责任范围、行动方式和行动目标,形成规范化机制,实现贫困的有效治理,可被视为精准扶贫政策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被景点化"的高校往往具备独特的旅游吸引物,使有文化与精神追求偏好的游客欣然前往。文章以高校成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为切入点,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武汉大学樱花节为研究个案.探析武汉大学在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因"被景点化"而出现诸多问题的缘由,解读其中日益凸显的旅游困境。通过界定武汉大学樱花节利益相关者,通过分析互动关系和利益诉求,将主要利益相关者界定为综合型,关联型,支持型和蛰伏型四种,依据利益相关者诊断分类和相应的责任本质,为武汉大学冲破"被景点化"提供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反贫困一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在边远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进程中,归纳旅游扶贫社区的冲突应对模型,以期促进中国旅游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展与精准化管理。文章以田野调查和访谈数据为基础,深入剖析内蒙古中俄边界室韦村在旅游扶贫进程中的个体应对与冲突演进,从"精英式"和"大众式"的不同应对过程,归纳旅游扶贫社区的冲突问题。研究发现旅游扶贫村寨社区参与过程中,社会冲突从探索期的群体内升级为参与期的群体间冲突;参与期出现了村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满意度相背离或双低谷现象,这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冲突的破解和应对要充分认识社区生态的"非理性",通过授权把握发展节奏,发挥主体能动性,并注重多元化发展和差异化管理,才能真正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教学改革无不受着利益主体的牵制和影响。基于学院、教师、学生的利益诉求,通识教育改革模式可概括为集中模式与分散模式、兼职模式与专任模式、自由模式与限制模式。唯有充分尊重和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利益主体间某种相对的平衡,通识教育改革才能稳步有效地推进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文章的观点: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社区旅游是南靖土楼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而社区与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是影响南靖土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在结合利益相关者、社区旅游、社区参与等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南靖土楼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关系,提出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协调机制,为南靖及福建其他土楼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是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有的甚至是冲突的。为了协调他们的利益,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应依据各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的利益相关程度以及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和能力,按照非均衡分散分布的原则,在各利益相关者内部配置剩余控制权。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剩余控制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大学组织利益结构的反映,构成了大学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