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唐至两宋是“庶族地主文化构型”逐渐崛起、终至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时期,词即是此新兴庶族地主文化的产物,并在兴起之初便很快走上了狭深的发展道路。而随着唐宋时期儒家思想的开始失坠,几至沦废替陵以及独尊地位的重新确立,词则走过了一段从兴起、繁盛到经过一番改造、修缮终至重获更大发展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有一种意见,以为牛党代表进士科出身之庶族地主,“李党”代表维护门阀制度之士族地主,前者新兴,后者没落,故同情牛党,批判“李党”。这是惑于某些表面现象,从概念出发,并未仔细考察唐世土庶关系之真象,亦末全面检核有关人物活动清况,  相似文献   

3.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社会诸矛盾的斗争日趋激烈。除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主要矛盾之外,在统治阶级内部进一步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其中李唐王室与藩镇割据势力的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焦点。围绕这一矛盾,展开了世族地主与庶族地主的斗争,庶族地主与宦官集团的斗争。世族地主从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出发,时而站在王室一边,时而与藩镇勾结。庶族地主集团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出路和经济上的发展,主张削平藩镇,取消世族地主特权,加强王室权力。这样一些不同集团之间的斗争,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文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味论发展到了宋代,明显地不同于唐代,是将"淡"作为味论的审美理想广泛推崇.究其原因与庶族地主的崛起与平民文化的兴起,儒学朝理学方向发展的影响,宋代文人生活环境与心路历程,以及宋代文学形态和风格变化的要求密切相关.从中看到味论的延展性,也为考量味论融入当代文论体系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象大意 可游可居——郭熙《林泉高致》美学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画是唐宋城市庶族地主(士大夫)的艺术,“大象”“大意”是山水画的本体,“饱游沃看”“取之精粹”是山水画创作的途径,“可游”“可居”是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功能。郭熙的画论是对北宋山水画的美学总结。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在中国封建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制度在隋唐时期施行中的不完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在用人方面由贵族门阀制度向科举制度过渡时期的一种反映。到宋代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也就更显成熟和完备。  相似文献   

7.
刘宋时期出现了拟作汉魏旧题乐府的新高潮,历来评论均认为模拟太甚,艺术价值不高。其实,时人拟乐府的书写范式发生了转型,针对断裂的文学传统,除陆机外,还纳入汉晋乐府、汉大赋和古诗,甚至晋宋山水、行旅诗等“记忆、文本片段”,使之成为多层、重叠的“杂而不越”的复合行文结构,保证了文本在跨历史的共识中被阅读,使之在诗学重构中获得“新的生命”。此种新型拟乐府反映了当时士族乐府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成为主流文学样式。以鲍照为代表的庶族拟乐府努力贴近此种主流,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庶族本色,由此导致了士庶乐府之分流。此种拟作范式的转型、士庶乐府之分流的社会内在动力也无疑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分层。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常所说的士族或世族,是专指那些享有世官世禄身份的官僚地主。门阀士族,世家豪族,世家大族都是其代名词。旧史上称之为甲族、士族、名族、望族、势族、世家、高门、旧门、著姓、右姓等,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他们或依靠其政治特权而形成的世家,或依靠其经济特权而形成的士族。它源于东汉,形成于曹魏,盛于两晋,始衰于刘宋,延至隋唐。在中国历史上前后存在六七百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期间,这个阶层始终占统治地位,左右朝廷,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压抑庶族地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劳动人民,史称“门阀政  相似文献   

9.
“沈鲍”是沈约和鲍照的并称,最早出现在杜甫诗中。它的涵义有两点:同盛名于文坛,诗风都具有怨而俗的特征。“沈鲍”并称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晋宋易代之际“士庶杂选”引起的士族和庶族关系变化在文学上的反映。从文学上看,“沈鲍”诗风的价值,在于它是刘宋颜谢诗风向梁陈宫体诗风演进的一个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在东晋门阀政治的影响之下,士族沉浸在玄谈之中,大量创作玄言诗,庶族文人也用诗歌来表现他们与士族全然不同的生活情趣。通过对陶渊明4种诗歌的分析,即农家诗、躬耕诗、咏贫诗和家风诗,来呈现庶族文人独特的隐逸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1.
封建时代的文学,主要是文人和地主的文学;“五四”新文学反掉了封建宫僚,却又从西方借鉴进来不少小资产阶级的情调;大革命时期的某些“革命文学”,偏激和公式化且不论,其范围始终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几千年来,要谈人民性,其实都很片面.真正的大众化的广阔市场,在古代是被宋江、包公和三侠五义们占去了,在现代则有鸳鸯蝴蝶派的旧小说,文艺的思想改造也就必须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土家族历史研究中,史学界对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出现和确立的时间问题存在着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应是封建地主经济”;也有人认为“湘西各土司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还有人认为“改土归流后,……使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就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问题谈谈自己的粗略看法,不妥之处,望史学界前辈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论述了明代云南封建地主经济的四个发展特点,强调指出,明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云南一些地区逐步出现了汉族军官及官僚地主阶级,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土地买卖大量出现,猛烈冲击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旧有土地占有制,促使了地主经济的逐渐形成,为“改土归流”奠定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团圆结局体现在婚姻美满和科举得意两个方面 ,它象征着封建士子的最高人生理想。才子拥双艳家庭中没有嫡庶之分 ,因而家庭内相安无事、感情融洽 ,实质上是封建文人追求感性享受的写照。科举入仕是才子爱情成功的前提条件。封建文人对科举具有依附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人画自盛唐产生以来 ,就表现出典型的阶级特色。文人画以水墨的形式表现出作家们的生活情趣、审美理想甚至身世遭遇与政治见解 ,记录了封建后期典型的地主文人的心路历程 ,反映出地主文人主体意识觉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这一相似的社会形态,不仅影响了冯梦龙和卜伽丘的认知立场和文学观,而且影响到二人的文学创作,使他们不谋而合地创作出了主题相似的文学作品。卜伽丘因此而得到广泛承认,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而冯梦龙则被划入“封建文人”之列,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7.
王符(约公元78——162年),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他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少年时好学,为人有志操,因他“无外家,为乡人所贱”,且他不肯苟合流秽,“以此遂不得升进。”他面对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和遭受豪强地主势力的歧视,“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为了“不欲章显其名”,定书名为《潜夫论》。王符这部文集从庶族地主的利益出发,“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这一评论基本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特点。王符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政论家,古往今来评论较多,但对他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数极少。因此,本文试就他的经济思想作一简论,以期加强对秦汉时期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全面评价王符亦不是毫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近来,“封建”名实问题因冯天瑜先生《“封建”考论》问世而成学界热门论题。为“封建”正名是必要的,不能因繁难而漠然置之;对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学术探究任重道远,不能简单武断,是己非人;“地主宗法专制社会”一名与中国民主革命三大任务恰合,意味深远。  相似文献   

19.
族田指封建社会后期一种特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形式。族田一般是由族人捐献或买置而来,且大多用干出租取利。关于族田的作用,史学界一般认为:族田是维护封建族权的重要基础,对维护封建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地主阶级保产保富的“救贫之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族人“各专其业”的要求。综观中国史学界对族田研究的状况,随着对宗族组织发展的区域性特点的重视,族田的地域性特点也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具体到对一府族田的个案研究方面却显得很不足。因此笔者择取福建省兴化府为研究单位,从族田的来源、类型和经营、…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我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化五”规划课题39项,具体如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4项):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地域文化和文人分布问题:以唐代使府文学为中心(戴伟华)辽金元:中国北族王朝与高丽关系研究(魏志江)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