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收费公路盈亏情况进行对比,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调整角度寻求提高收费公路行业整体经济绩效的途径。分析认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行业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是也造成了部分地区公路项目过度超前规划、统贷统还政策适得其反、行业债务风险较大3个方面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应在公益性项目与市场化项目细分的基础上改进统贷统还政策,提高公益性公路项目;东部地区应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体系,用交叉补助形式缓减中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资金压力。  相似文献   

2.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投贷联动已成为金融市场优化资金供给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一方面,投贷联动能够优化和创新传统贷款模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投贷联动能够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通过对比分析发达国家投贷联动的经验和成功模式,能够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参考.投贷联动要求商业银行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但是其贷款的本质属性及风险防控等基本要求没有改变,因此投贷联动监管应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维护贷款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银行贷款定价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通过研究其中的违约风险与贷款定价的内在关联、贷款定价中违约风险的理论刻画、违约风险与贷款定价的实证分析等问题发现:违约风险通过降低信贷市场效率和信贷合同价值影响银行贷款定价决策;贷款定价的理论研究更宜采用内生违约风险,而不是对违约风险作外生刻画;由于缺乏数据,违约风险和贷款定价的经验研究欠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贷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网贷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其飞速发展中看到其光明的未来。调查显示,网贷用户以80后青年为主,他们利用网贷平台投资理财获取收益,或者通过网贷平台融资借款,解决资金周转、投资创业或者大额消费等资金需求。起步中的网贷有着不可避免的风险,但是,大部分网贷用户是青年,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共青团创建"青年贷",将有效化解网贷中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为创业青年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有效地联系和凝聚起网贷中的广大青年。  相似文献   

5.
差序政策信任:农地金融扶贫贷款“冷遇”经验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4 025户农户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推广试点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业务受到“冷遇”,通过政策效果全面综合评估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效果综合有效,南北存在比较性的区域差异,江西等中南部地区规模有效,宁夏等西北地区技术有效;江西明显存在经济有效显著、社会效果不够和生态效果存疑的问题,政策改进空间明显存在;农户、金融机构和基层政府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的信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基层政府盲目信任,且对该政策普惠金融的扶贫功能理解不够,贷款机构对该政策明显信任不够,呈现普遍的惜贷心理,农户遭遇“贷款尴尬”,信任彷徨,多贷困难,微贷不屑。为此,应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政策执行效果;制订切合各地农村实际环境差异化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以增强农地金融普惠扶贫决策的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惟一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杨凌为例,研究高等农业院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结果表明,杨凌区高等农业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是贷款名额较少,银行恐贷惜贷、学生惜借,贷款政策缺乏灵活性,政策理解不一致,违约率高。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收入预期低,学校催贷难度大,政府对助学贷款的行政干预及学生信用意识较差。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P2P网贷平台归零并不等于市场完全出清,也不代表风险归零.比起P2P网贷平台的数量,更需要关注的是P2P网贷平台的退出及转型进展.分析P2P网贷平台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现状,指出转型过程中的难题,从而提出P2P网贷平台转型后应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创新和探索、拓展发展渠道、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三农"发展等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额直贷作为小额信贷的一种形式,它在组织、方法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辽宁民族地区实施小额直贷业务主要采取了由农行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的常规小额直贷、与干部帮扶相结合的小额直贷、与巾帼扶贫相结合的小额直贷、农产+龙头企业或基地的小额直贷、与康复扶贫相结合的小额直贷五种方式,它们在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恢复粮食生产、培育农民的信用观念、促进扶贫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妇女小额贷款政策(简称"妇小贷"政策)在我国试点实施近十年,在当前全国积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背景下,科学评估"妇小贷"政策是否依然发挥应有作用和受众对该政策的满意度情况,对于该政策的可持续改善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借贷妇女满意度视角,构建了"妇小贷"政策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借贷妇女对‘妇小贷’的满意度→对‘妇小贷’的忠诚度"为分析路径,评价与分析了"妇小贷"政策,认为"妇小贷"政策改善了农村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对缓解我国贫困妇女化有积极作用;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设计,有助于妇女发展,实现性别平等;还款期限、担保形式、申贷程序等是完善"妇小贷"政策的着力点。研究提出了提高"妇小贷"政策绩效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科创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金融新常态使银行传统盈利方式也受到挑战。于是,投贷联动作为解决这两大难题的一种创新金融模式应运而生。目前,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主要有集团内部联动模式和外部机构“联盟式”联动模式两大类。中资大型银行可通过创建产业投资平台,利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开拓银行内外资源优势,从而有效协调各机构联动,持续在科创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相应投贷联动服务和完善投贷退出机制;同时,要理性开展投贷联动,科学隔离投贷风险,有效整合资源,客观评估优势。  相似文献   

11.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方式,可以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途径。结合当前中国产业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政策要求,以平衡计分卡(BSC)为工具构建评价指标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指标权重的设置,构建以贫困户收入增长与帮扶满意度为核心的产业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并将J贫困县2019年产业扶贫实施的过程、效果与资金运营等情况应用到本文产业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对J县产业扶贫资金在群众满意、资金效益、资金管理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价,得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扶贫陷阱与扶贫资金政府管理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政府扶贫战略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边际效应降低时推出的一项公共政策。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开发成效主要以年均贫困人口减少和扶贫投入的关系为评价指标。通过扶贫资金性质、管理及其在贫困村的实际运作,贫困人口数量和扶贫资金投入量之间的相关性等的实证研究,分析政府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不足,提出扶贫陷阱的概念以及跳出扶贫陷阱的几个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扶贫开发长期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这种“漫灌输血”式粗放扶贫导致贫困人口脱贫缺乏持久性。通过对布尔迪厄实践理论中资本、习性、场域三个核心概念的解读,基于资本、习性和场域之间的双向互构关系,安徽省无为县指导开展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精准扶贫实践,即精准扶贫实践=(贫困户资本×贫困户习性)+相关场域,为精准扶贫实践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人口实现脱贫。金融扶贫通过政府、金融机构联动,以“造血式”扶贫模式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5E审计理念,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5个角度,构建财政贴息金融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H县财政贴息金融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的长时段视角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国家减贫治理体系因应新时期减贫形势变动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呼唤”所做出的战略调整,也是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其突出特点在于以“减贫大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机制、三种资源,将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发挥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系统性地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能。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经历着密集的调整,在信息汲取能力、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能力、综合回应能力、资源动员能力以及政策执行能力等诸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在未来的脱贫攻坚实践和共同富裕征程中,中国国家减贫治理体系将不断完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扶贫资金是农村贫困治理最重要的资源投入,其使用的效率关乎于农村贫困治理的关键。为了提高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通过选择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来源和使用总量及资金来源和使用各7种形式,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对国定贫困县农业总产值、贫困农户人年均纯收入及农村贫困率的影响,基本结论是调整现有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加大对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对农村扶贫减贫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扶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全面建成小 康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奔康是短板,要如期脱贫,需因地制宜,探寻出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路径。以凉山 彝区易地扶贫搬迁为例,通过分析搬迁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以及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制约因素,从部门协调、精准识别、产业 支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以及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培育等方面探寻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路径,以期实现同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精准扶贫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长效不足的问题。扶贫权力的"双刃性"、扶贫活动的"正外部性"和贫困主体的"弱势属性"是精准扶贫长效不足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现代化、规范化的贫困治理机制,依法治贫有助于扬弃扶贫权力的"双刃性",缓解扶贫活动的"正外部效应",改善贫困主体的弱势属性,因而能有效保障精准扶贫的长效发展。但同时,当前依法治贫也面临着精准扶贫的法律供给不足、扶贫权力运行的实施体制滞后、社会参与扶贫的激励机制低效、贫困主体的民生权利虚置等问题。因此,研究建议:完善精准扶贫的法律规范体系、优化扶贫权力运行的法治实施体系、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激励机制、构建贫困主体的民生权利体系,使扶贫活动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先从理论层面分析贫困户个体、生产资料、贫困属性三个维度基本特征对精准扶贫的影响,再运用新疆南部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813个样本家庭资料构建Logit二元选择模型,并进一步开展了弹性测算和敏感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贫困程度、致贫主观因素等指标对贫困户精准脱贫影响显著。致贫主观因素主要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这说明传统"输血式"财政扶贫支持导致相当比例的贫困户对直接财政补助产生严重依赖性,失去自我发展、主动摆脱贫困的动力。为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提高扶贫开发质量,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的工作目标,精准扶贫必须转变传统"输血式"直接扶持模式,把兜底工作与直接财政支持区别开来,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家庭,坚持以"益贫式"发展为主,分层次、多渠道、精准到村到户,充分激发贫困家庭劳动热情,持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脱贫的意识,这是新时代少数民族贫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涵,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政策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20.
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助推农业产业扶贫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合作社社员农户是否具有脱贫能力为视角,分析了自主发展模式与委托发展模式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机制。研究发现:自主发展模式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主要通过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与风险防控等三大利益联结机制来实现对社员贫困农户的“造血式”扶贫。委托发展模式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主要以优化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和利益联结机制为前提,借助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及贫困农户信贷资金的股权量化,发挥债权和股权等资产收益扶贫作用机制,增加对无脱贫能力的贫困社员农户财产性收益来达到减贫增收的目的。为此,进一步加强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和强化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融资增信能力和构建农村征信体系成为下一步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