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民工医疗保障现有模式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基本建立健全了城镇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人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农民工的现存医疗保障体系还存在制度层面的缺陷,人数多达2亿的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对现有农民工医疗保障三种模式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创新方案--属地专用账户.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推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医疗保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农民工医疗保障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尚存在制度保障效力不足、相关的配套机制不健全和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医疗保障认识有偏差等问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城市户籍制度和农村承包土地制度改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农民工健康状况、医疗保障享有现状及农民工医保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研究,探索保障农民工健康、满足农民工的医保需求、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策略,最终实现全社会和谐医保。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向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仍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缺陷。因此,重点对失地农民、农民工及贫困农民三类弱势群体进行医疗保障,集中完善包括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最终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劳动力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就业政策和制度设计时的重点考虑对象。由于历史制度的遗留问题的存在,农民工仍然承受着不同形式的就业排斥,在经济地位、心理感受和福利享受等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农民工就业排斥主要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市场失灵、社会等级文化观念以及农民工个人素质较低等方面因素影响,并提出要健全劳动立法、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提升农民工素质,以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   

6.
城市农民工社会支持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后 ,我国大批农民流向城市 ,形成农民工人群体。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现状却令人担忧 ,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农民工的就业、用工指导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劳动医疗保障问题以及他们自身的再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对上述问题着力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解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与政府主体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的主体角色和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但目前在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存在政策落后、公共服务不足、就业阻碍、监管不力、引导不够等政府主体缺位错位的问题,政府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确立公平对待农民工的理念和服务意识,并明确自己的主体角色,进行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建立完善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陕西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陕西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明确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两类非农产业就业群体权益,健全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大社保制度,完善小城镇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社保资金筹集管理机制四大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
进城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管理不完善、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所需的经费没有较固定的来源等问题。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管理。加强进城农民工组织化;建立多层次培训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监督管理制度。第二,消除社会排斥,优化培训供给效能。加大宣传,营造培训氛围;培训机制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经费筹措机制实施多元化的培训补贴方式;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培训资源,引入竞争机制。第三、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培训福利供给效能发挥。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就业培训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湘潭市354名农民工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就农民工患病就诊、治疗支出以及医疗保险提供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患病率高,就医费用过高,多选择非正规治疗,应对疾病风险能力低下,医疗保险方案实施效果与政策目标问存在较大差距。这显示出医疗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农民工的不同生存境况,城市医疗资源过度市场化制约了农民工分享公共医疗资源,农民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政策监管滞后。基于此,提出应建立多层次、开放式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应强化政府主导责任,构建农民工医疗安全网,优化医疗服务供给制度等方式促进农民工合法医疗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灵活就业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就业形式之一,也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为分析这一就业模式对健康的影响,以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灵活就业方式、灵活就业程度等对健康有重要影响。自我经营者与从事领薪工作的人自评健康状况均低于不领工资的家庭帮工,其比数比分别为0.674与0.649;长期工与合同工的自评健康状况好于无合同人员,其比数比分别为1.925与1.482;超时工作者的自评健康状况明显低于非超时劳动者,其健康风险是后者的1.8倍。基于此提出,为保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政府应采取措施,通过进一步保护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加强劳动市场监管、改善劳动保护措施,以消除灵活就业所造成的不良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讨薪维权呈现合法性支持趋好的结构性变化,从生存型权利向发展型权利的渐进和扩张,其行动意愿及维权方式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占有和城市社会关系嵌入的状况,那些受雇就业者的临工化境况堪忧,自身权益救济无力且困顿于劳动合同的灰色陷阱,以致讨薪行动“常态性”地演绎。有业可从和获取较理想的收入是农民工行动的首选,目前权益救济的制度性通道拥挤且潜在成本不低,非正式乡土关系网络的聚变性力量不可低估。建立灵活稳定的就业长效机制,形成雇主、农民工和政府多方参与的诉治组织,进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度补阙,更能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就业状况正从农村和城市两方面得到改善。在农村,国家加强了新农村建设;在城市,各地加快了和谐就业的步伐。然而农民工就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户籍制度的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就业的总量矛盾。因此,用经济手段扩大城乡就业容量是根本途径。引导城市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农村转移,实现"农村工业化",构造"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不足,实现城乡和谐就业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形势下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新变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和解决金融危机形势下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金融风暴吹乱了中国农民工“候鸟式”流动就业的节奏,农民工流动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也给三农问题解决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建了更为全面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了惩罚性赔偿的力度,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力图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典型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与案例,兼采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对该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了理论剖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实现转移就业以及怎样使农民工就业从流动性大、不稳定转变为稳定就业的难题,在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比较分析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定量分析,提出了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维护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利,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等促使农民工从流动就业模式向稳定就业模式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民工城镇生活社会融合问题的深入凸显,农民工城市就业融合相关研究成果日渐增长。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以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融合同化论、认同论和多元化为逻辑主线、以农民工城市就业融合问题为核心,重点研究了农民工城市就业融合内涵、就业融合结构、就业融合制约因素、就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就业融合水平测度和就业融合政策等问题,但农民工就业融合内涵、就业融合内在矛盾和就业融合模式方式等问题的研究严重滞后,亟待拓展完善。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建设是近年来学者对农民工问题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对“北上广深”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参保状况依然推进缓慢,且不同就业身份、单位性质,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要从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着手,促进他们更多地从次级劳动力市场转入首级劳动力市场,这样才能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进程,推进农民工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既是农民工的重要输出地,又是农民工的重要务工地.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就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用工方式和社会保障、工作间隔和现实救助、社会救助意愿等状况,对贵阳市七城区涵盖环卫、建筑、装修、餐饮服务、小摊贩、背篼群体等各行业500名农民工进行访问.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工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不太满意,政府对农民工群体的公共服务还存有很大不足;农民工以非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用工方式为主,维权意识淡薄,社会保障残缺不全;容易失、业,失、业期间政府救助缺失;现有救助方式简单、粗放.缺乏系统性,救助内容供需错位和脱节.建议构建以就业援助为中心,以医疗救助和生存救助为基本点,以法律援助、子女教育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为补充的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及各种增加农民工就业政策的实施,外出务工的农民人数逐年上升,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还普遍不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加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等,使得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没有得到良好保障,无法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平等就业机会受到限制,劳动报酬与劳动保护权难以实现,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维护。从契约角度看,这些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现象的内在原因是劳动契约的不对称性。应该以三方规制的方式对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合约进行完善,即以农民工、企业及政府三方协同的制约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约关系,以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