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县域经济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保持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应重点处理好农业与非农业产的关系,招商引资与利用本地资源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2.
环境、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着随经济水平提高环境污染程度或资源利用数量出现先增长后减慢的倒U型曲线现象,针对土地资源也是如此。通过研究,证实了上海市人均土地资源消耗与人均经济产出之间存在这种地耗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且正处于曲线左方的上升期通道中。对此,提出了利用政府、市场以及公众三方合作的治理结构来遏制上海市地耗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或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应城市精明增长四项指标分别从三方治理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新疆农业经济增长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198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新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生产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验证各生产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土地、劳动、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均有正向的影响。该文提出通过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业劳动力供给,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能够促进新疆农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时段全国及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和土地违法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显示:在全国层面,1990-1996年,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间无显著因果关系;1999-2006年,滞后1期经济增长率和土地违法表现为双向因果关系,而滞后2期经济增长率是土地违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2006-2013年,滞后1期经济增长是土地违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滞后2期土地违法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不同制度演进时期,因经济发展水平及土地违法治理政策偏好的差异,经济增长和土地违法间的因果关系存在时段及区域差异:1990-1996年东部经济增长率是土地违法的格兰杰原因,而中部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互为因果,西部则无显著因果关系;1999-2006年东部土地违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中部经济增速的变化率是土地违法的格兰杰原因,西部经济增长率与土地违法呈双向因果关系;2006-2013年仅中部土地违法是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目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潜在土地违法行为,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法律制度及监管机制有助于缓解或遏制土地违法行为;不同地区应在把握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差别化土地违法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的必然结果;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地方政府为获取更多土地财政收入付出的努力推动了城市用地的扩张。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限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的加快,环境日趋恶化,为了经济发展而过渡开发土地资源,形成"生活贫困—过渡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先进地区—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局面。保护土地资源是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措施,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 本文分析了土地持续利用存在的限制因素:(1)土地资源相对不足;(2)土地环境退化;(3)土地质量下降;(4)土地矛盾突出;(5)土地利用不尽合理;(6)土地污染严重;(7)自然灾害频发;(8)法制观念淡薄;(9)宏观管理失控;(10)土地制度滞后。  相似文献   

7.
具备大转动能力的2-PUR-PSPR并联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边际分析法和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测度模型,探讨中国2000—2016年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及变化特征,针对性提出土地资源错配纠正策略。结果表明:2000—2016年中国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从3.29%下降到0.56%,空间错配效率损失则由9.34%下降到4.60%;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指数小于空间错配指数,但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值大于空间错配;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类型、成因、损失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西部错配程度较大,但效率损失值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主要结论: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损失依然比较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减轻土地资源错配损失;提升农地边际收益是纠正土地资源部门错配的根本路径;差别化区域发展战略与用地政策是纠正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的有效且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资源的耗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来看,目前我国经济中已经出现了极不相称的两极。一极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较高,而且有时还出现超高速增长的现象;另一极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程度相当严重.这种伴随着经济增长而资源基础不断削弱的情况,被称作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如果空心化长此下去,必将给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子孙万代造成巨大祸患。解决这两极的矛盾,克服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对策,其中税务对策不失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一我们这里讲的自然资源,是指在现代生产发展水平下,为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它们包括矿产资源<含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含森林>等。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化进程制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现实中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注已经构成了城市化进程制度选择的有效约束.本文在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制度偏差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之后,为进一步的城市化进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是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土地整治如何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效应如何,并没有直观的反映。以1999—2010年中国土地整治与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数据为分析样本,采用通径分析法,探究土地整治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土地整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两者之间存在阶段性的线性关系;土地整治通过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投入额、投资强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分别为0.961、0.541、0.901、0.742;土地整治过程中,应加大土地整治面积和投入资金,合理确定投资强度和标准,避免盲目追求新增耕地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全国和山东省作为参照区,计算分析了1981—2003年烟台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烟台市的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自然资源,是烟台市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2)1981年以后烟台市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人口数量,一直处于相对富余状态.(3)烟台市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延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过份依赖于石油资源的开发 ,忽略了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 ,没有能够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及其相应的加工工业 ,形成了单一化的石油经济 ,导致了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经济整体效益低 ,影响着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外向型经济发展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新疆伊犁河谷谷口的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部地缘、人文优势突出,水土光热资源匹配的综合性陆路口岸,得天独厚的通商条件和中国与中亚各国经贸联系的客观需要,使以国际合作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口岸得以充分利用的经济资源,对外贸易、进出口加工、国际商务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初显端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工业园区、城市中心商务区(三大发展支柱、一大发展辅柱)四位一体的国际城镇化经济格局逐渐确立,向西陆路开放桥头堡的口岸功能在推进新疆及沿边地带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战略中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配置战略与调整陕西产业结构及布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陕西水资源与国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 ,论述了关中、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战略 ,并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与水的经济效益问题 ,提出了有关完善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城市与城市化政策、水价政策、水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粗放、农田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安徽省土地的基本省情,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加上管理不严,致使土地被乱占滥用,耕地锐减的状况日趋严峻,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为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科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监管力度;严格管理土地;集约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地和谐的用地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弹性脱钩方法和Tapio评价标准对江苏省1980-2009年间的经济增长量与其所消耗的耕地量进行动态的相关性分析,说明了江苏经济发展还脱离不了对自然资源投入的依靠,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耕地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提出了我国应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耕地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证了传统中国在土地政策、税收制度、商业和市场"繁荣"方面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中国传统经济是在国家干预下发展、繁荣起来的。国家机构为维持自身的运转,所形成的各项开支和需求是拉动传统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但同时也造成下层民众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活力,成为制约传统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这就要求改变国家的组织形式,以便使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是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也是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保障工程。为了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平安建设,作者对该区创建“平安泰达”活动进行了深入调研。深入推进滨海新区平安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警防网、民防网、技防网”三张网建设,健全完善滨海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滨海新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的转型期。发展最终都要依托国土空间,转型期必然对国土空间优化提出相 应需求。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这个综合集成平台,论述转型期存在的问题、表征及对国土空间优化的 新需求。应通过空间格局的优化,调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政府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公 众参与程度;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更好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对其制约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在认真分析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特点、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发区经济存在的土地管理制度宏观失调、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从科学评价开发区土地资源、推进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整体效益、加快开发区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