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反差行为”是在其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现象。依据现象解释学逻辑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的“反差行为”是由双立场多层次因素相互交错,致使其在环境冲突背景下产生的,其本质是儿童维护自我统一性的被迫选择。由于儿童的“反差行为”具有典型的被动适应性特征,其只能是儿童维护自我统一性的权益之计。自我统一性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者需在理解儿童“反差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内在意义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教育引导策略,以促进儿童自我统一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参与游戏,都必须先得有一个网上的名字,网名还被称做ID(identity,哲学上译作“同一性”)。网名全凭个人喜好而取,不似我们身份证上的姓名是在出生前后由他人帮取,即便个人有改名的权利,也远不如改网名来得自由。基于身份证的身份认同与人格的持续性和同一性是现实生活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而网络世界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几个网名,且每个网名都可以频频更换,那么网络交往也能相应的以此作为”基础吗?网络交往的“自我”认同又是何以可能的呢?  相似文献   

3.
当幼儿教师和家长遇到儿童的争宠行为时,通常会认为他们看到儿童的纠缠、竞争、嫉妒、哭闹等现象就是儿童争宠行为本身。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儿童争宠行为在本源上是儿童正在以排他性方式获得“爱”的感受、驱散其内心焦虑与恐慌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案例的现象学分析与教育者生活体验的反思,理解儿童争宠行为之意义,以期更好引导学前儿童形成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4.
根据价值取向的不同,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从历史来看,儒家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主干,在发展的过程中虽未走向专制,但均发挥了社会本位的一面,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未能彰显。受这种传统的影响,“自我负责”被狭隘地理解为等同于“对社会”、“对家庭”负责。这极易导致青少年的生命情感冷漠、人生观迷惘、意识保守和缺乏自知。以上问题的出现促使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传统含义上的“自我负责”。从青少年品德心理结构的视角出发,教育者应当引导青少年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加强修养,促使其真正实现“自我负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的“自我”观主张这样一种主体性理论:人的一切知识经验都是从“自我”出发所获取的,除此之外,我们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可以为人类普遍适用的认识的出发点。“自我”是由多个同一性(他我)叠合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创造的过程。“自我”始终存在于渗透着群体价值的交往与建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自我图式理论--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我概念研究领域,自我图式理论别具一格、独具特色.它既不是从自我的结构去探讨自我,也不是从自我的内容去分析自我,而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去解释人类关于自我的认识.自我图式理论包括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及运作的自我概念.自我图式理论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我在调节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它不仅为个体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可行的解释,而且同样适用于理解和解释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自我同一性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又称为社会心理同一性.一般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要怎样”的体验和感受.自我同一性的完善是青年大学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教师可通过引导大学生重新审视成长经历、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尽早完善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自我呈现是人们控制他人形成自己期望印象的过程.但自我呈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行为与内在状态保持一致,有的人行为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自我监控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一个原因,且自我监控差异跟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自我呈现是否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2)自我呈现的个体差异能否用自我监控来解释?(3)自我监控跟自我概念的特征是否有关?实验一发现:跟重要他人意见不一致时比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变化要大.实验二证实:在态度不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的变化可以用自我监控类型来预测.研究三说明自我监控跟自我同一性有显著相关.根据不同自我监控者典型社会行为的意义,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自我与人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研究是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本文尝试从哲学人格学的角度对自我与人格的关系作新的探索。首先,文章在分析各种人格理论对自我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基础上,论述了自我与人格的高度相关性;然后,文章以自我同一性过程为逻辑线索,分别探讨了不同自我状态(自我同一、自我分化、自我分裂)下的人格状态(健康人格、双重人格、病态人格)。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人格是自我的呈现”、“人格是人的生存境界与社会关系的化身”等命题,阐述了自我确立与人格发展变化的共生共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一、自我的恒定性的剖析自我的同一性包括自我的恒定性和可变性 ,没有可变性 ,人就不可能向前发展 ,要了解个体的发展 ,必须解决自我的同一性问题。自我的同一性是指“自己意识到自己作为与别人相区别的客体物而真正存在”① ,如自己关心自己将成为怎样的人 ,也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同时还能意识到自我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象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同一个自我 ,并且将自己与所属集团视为一体 ,产生“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国家”等自我意识。如果自我的同一性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就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 ,反之 ,则往往形成同一性危机。由…  相似文献   

11.
在转向先验现象学之后,胡塞尔的自我理论经历了从非自我论的立场到先验一元主体的转变,并由此带来“唯我论”的问题.通过对胡塞尔在自我、他我以及“共同世界”的构造进路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科学”的哲学理解的最终目标是对世界存在的意义澄清,因此先验现象学就不应背负“唯我论”的指责.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了胡塞尔在我本学基础上建构他人的尝试,并考察了海德格尔和萨特对此建构所进行的解构,认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自我与他人问题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而萨特对自我的解构既无助于解决他人给出的难题,而且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量表测量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少数 民族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正处于“权威接纳地位”和“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中间地位”两个阶段;(2)少数民族 中学生的自我投入的发展经历了“社会定向的现在自我投入”,“社会定向的将来的自我投入”,“自我定向的自我 投入”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对1000多名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进行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大样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八因素结构模型为最优模型。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包括自我方向感、自我价值感等八个因素,问卷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程度揭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为自我同一性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易于理解的新视角,是适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5.
自我同一性是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的一种统一感。同一性是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他观自我和环境知觉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对毕业后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对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他观自我的评价低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自我人际价值感是自我价值感的特殊成分,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在同伴中的威信,有影响力方面的评价和感受,它能够从侧面反映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受他人重视的程度.自我人际价值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格概念,其发展受到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影响.它通过认知、情绪和行为三种成分的联合作用来影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是幼儿园课程最为基本的价值诉求。因此,“儿童立场”的幼儿园课程质量观应被重视。通过对哲学视域下质量话语权的转向、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观基础以及儿童相关研究范式调整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学术界关于儿童的研究已然将聚焦于儿童本身作为研究的基本遵循。由此,文章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儿童在幼儿园课程质量中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在教育实践场中“儿童立场”幼儿园课程质量观的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我建构与中国人的休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arkus和Kitayama提出了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互依型自我建构概念:独立型自我个体崇尚彰显自我价值和与众不同,愿意把自己从环境和他人中脱离出来;而互依型自我建构个体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关注他人的需求与感受,愿意把自己融入环境和他人关系中。自我建构概念对理解中国人的休闲非常有益。第一,互依型自我建构特征影响着中国人的休闲认知,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参加休闲活动可以增进家人感情和促进人际和谐,该认知进一步影响了休闲活动选择和休闲制约。第二,互依型自我建构特征还影响着中国人的休闲情绪。中国人喜欢温和情绪体验,与西方人相比更喜欢静态的休闲活动。第三,互依型自我建构特征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休闲动机。西方学者认为休闲的核心特征是自由选择和自主性。但大量研究表明,它们最适于西方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对处于东方文化中的互依型自我建构个体来说,人际关系和归属感比自由选择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试论老子“道”的过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道”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的关键。考察“道”的字义、“道”的思想渊源、老子把“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根本概念的有关论述、“道”融通万物的同一性、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道”作为实践行为法则等方面,可以发现,“道”体现的是过程的思想。将“道”理解为过程,不失为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游戏。为了探寻多年后,记忆中不曾忘却的童年游戏是否有着何种特殊意义,本研究以童年游戏记忆为切入点,运用访谈法于D市N市共抽取40名20世纪60-90年代生人进行访谈,并总结提炼。研究发现,即便在时代变换下不可抵挡的发生了游戏群体消解、游戏条件商业化、游戏文化多元化的变迁。但由“自由自在”、“紧张刺激”、“忐忑不安”等情绪体验以及在“视觉”、“听觉”、“触觉”上的不同感受构成了60-90年代人对童年游戏“好玩”这一深刻而一致的印象,也是对游戏本质的理解。记忆是连通过去和当下的桥梁,通过记忆的重现和审视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童年游戏的意义,更好的对待当下儿童的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