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校本课程即“以校为本”的课程,它是指学校自主研发的、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带有鲜明的学校或地方特色、体现学校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学校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体现,又是更加贴近校情、教情、学情的办学举措。  相似文献   

2.
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 ,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其缺陷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 ,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导致德育低效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德育改革也就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应全面推进,综合治理。校本课程既是一门课程,又要求以校为本,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得我们若将其与德育嫁接。就有利于站在课程的高度对传统德育弊端进行全面审视;有利于教师成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从而使德育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使德育形式更生动活泼,使德育活动能规范有序地开展,真正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校开发武术校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改变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和体现一所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对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是传承历史。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国家宏观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在国家宏观课程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决策的开放性、民主性、体现学生、学校和社会差异性等特征.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协调好国家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开展积极的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资源,解决好课程的兴趣性和学术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设,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这种新的导向,使众多学校和广大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校本管理将成为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及管理问题,希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开设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而开发校本选修课程的前提是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关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心中,但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着不少困惑。一、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活动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虽然选修课、活动课在依据学校实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自主开设实施方面和校本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大都处于一种随意和无序的状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具有目标的针对性、决策的民主性、内容的开放性、情境的互动性等特点。开发校本课程要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树立其课程开发意识;发挥教师潜能,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师反思能力,优化其课程开发过程。教师要具备确定校本课程目标、编写校本教材、评价校本课程等能力。  相似文献   

9.
川、渝、云、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渝、云、贵四地817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小学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出其开发校本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欠缺,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要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适合农村本土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题和原则着手,对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人本意识、师生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建立适合农村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体系是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升体育校本课程的本土化意识,资源的开发不仅体现在节约型校园和利用率的提高上,最终就是要符合学生个体需求,以达到学校体育传统文化和区域本土体育文化的特色融洽结合与传承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将地方民俗文化作为中小学地方特色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既有利于形成地方教育和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合肥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积极利用合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育...  相似文献   

12.
建立完善有效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保障体系,是深入推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是事关整个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云南省和江苏省构建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保障体系的措施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在构建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保障体系的道路上,各方面力量都必须加快步伐,促进均衡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今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授课形式,很多都是有科学而无灵魂的德育教育。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完成政治课德育教育的目的,必须让它成为有灵魂的教育形式。要使政治课教学变成有灵魂的教育形式,就要实施政治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教师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并注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调查与测试显示中学德育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但师德有衰微趋向;德育教学任务能基本完成,但教育效果不佳;德育教师的政治地位和待遇与其他教师持平,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应深化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加强中学德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强化措施,塑造德育教师的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5.
学校美育是提高审美、化育心灵的主要途径。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当前学校美育仍然面临重智育轻美育、师资力量薄弱、美育形式单调等问题。重庆市渝中区作为学校美育实验区,对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了一条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地域文化特色和实践推广价值的美育途径,即:坚持时代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校本美育课程理念,打造综合美育课程特色——将课程与活动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学校型"大型艺术活动,突出综合性;注重组织"社会型"大型艺术活动,形成国内外审美互动、艺术家传帮带、生活体验与艺术审美相结合、家校融合、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良好局面;搭建跨界艺术活动平台,在实践劳作、艺术鉴赏、文艺展演中探寻"美"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地中小学校要根据新时代对美育的要求和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来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以"大美育、大课堂、大教学"理念探索创新多样化的美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6.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开发-实践-总结-提高”的系统过程。在开发过程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性、开发的特点,以及开发过程中对体育老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体育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恩施州为例,依据城市、乡镇和乡村的地理特点而选择调查学校,对其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进行了全面调研,其目的是运用集体记忆理论对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民族地区以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为校本课程资源,实际是为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办学特色而被改写和重构了集体记忆,并通过教育行为来传达和保存该记忆.调查结果表明,位于城市、...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校本课程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校本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二者要达到协调地发展催生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新的角色定位即教师成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制度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更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应关注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和职业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对课程改革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学校在软、硬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文章提出运动处方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运动处方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的问题,以求课程改革能更有效、更科学地进行;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和培养终身健身意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