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在过去30年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学科对象的拓展、研究问题的深化、学科性质的明晰、研究风格的分化以及理论体系的完善.但过去的教学论研究也涌现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观点生成与科学研究的问题;分割研究与总体研究的问题;理论移植与理论适应的问题;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问题;理论创新与符号通约的问题;开放体系与学科划界的问题;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问题;继承传统与现代创新的问题.因此,未来的教学论研究需要在六个方面做出努力,即注重研究的系统性、凸显研究的本土性、加强研究的规范性、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强调研究的现代性和提倡研究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教学论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得以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乏力,目前呈现出低位平稳发展的态势。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们,围绕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教学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这四大主题,进行了以思辨研究为主的探讨,为建构本土化教学论作出了贡献。但教学论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大家”合作与跨学科合作研究缺乏;研究方法单一;教学论的基本问题模糊;学科体系本土建构路径不明等。教学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从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继续加强基本、核心问题研究,构建教学论学科体系;第二,关注实践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学论实践品性的实现;第三,批判继承本土文化,建构本土化教学论;第四,加强对大数据时代教学论新特征的研究,促进教学论跨学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五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在学科体系建设、理论基础、教学知识观、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教学交往、教学智慧及对西方教学理论的反思等方面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需要加强教学论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加强教学论的实践关怀。  相似文献   

4.
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加强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建构 ,首先 ,要从科学化、本体化、中国化三个方面 ,来透视我国传统教学论学科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 ,在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时应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⒈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需体现系统完整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立性几个基本特性 ;⒉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必须扩大理论基础 ;⒊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应注意体现中国特色 ;⒋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应重视和加强教学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外教学论流派是在教学论学科发展过程中,由在教学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的教学理论家和众多实践者结成的并对教学论学科发展或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教学论派别,它不同于教学论学派,也不等于教学流派。时代要求是教学论流派产生和形成的外部动因,而教学论学科内部基本学术要素的适度分散和适度集中则是教学论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和条件。中国目前还没有教学论流派。透视我国教学论基本学术要素的结构分布,中层方法论的缺失、教学论话语的荒芜、学科的过度分化、专门问题的持续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工作中的独立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五个方面是导致我国教学论未能形成流派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就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历史的反思,对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科学化问题、教学论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教学论学科水平的历史现状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中国教学论存在洋化多、本土化少 ,理论性强、应用性差 ,效果不好等问题 ,从学科界定、学术风气、传统、师资、研究人员等方面对中国教学论存在问题 ,作了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 ,从观念转变、改革教学论研究及评价的价值取向、队伍培养、人员分工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为更好地加强教学论学科体系的构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需体现系统完整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立性几个基本特性;2.教学论学科发展必须扩大理论基础;3.教学论学科体系应注意体现中国特色;4.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应重视和加强教学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本体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建设 ,对于教学论学科的整体发展具有前提性和奠基性的作用。作为教学哲学的重要理论领域 ,教学本体论是教学论的基础理论之一。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理论的进步呼唤着新的教学世界观的出现 ,发展中的教学本体论的学科建设问题 ,已成为新世纪教学论研究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基于此 ,我们应从教学本体论学科建设的立场出发 ,研究教学本体论研究的时代背景、教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教学本体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教学本体论的研究基础与现状、教学本体论的学科性质和理论地位 ,以及教学本体论的研究路线与理论构想等学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学论学科建设历程主要包括引进模仿期、探索融合期、发展分化期三个阶段。中国学者对教学论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系结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上半叶教学论学科建设,可以发现中国教学论的发展亟待解决三个问题: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教学论与中国古代教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教学论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论研究的事实与价值之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论,既究教学事实之理,也求教学价值之理,是事实之学与价值之学的统一。价值负载的研究态度,数学方法在教学论研究中应用程度不高,教学论知识可靠性有待提高,教学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对立,是目前困扰教学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论研究者的科学素养,完善学术规范,树立学术信念,加强教学论史研究,提高教学论知识的科学性,加强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的基础研究,把握人与社会之间价值关系的历史发展动向,研究和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价值关系,是教学论研究的脱困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教学研究来说,明确教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是首要任务。文章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框架对教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通过对教学中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与目的因的分析,得到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活动、教师与受过教学的人等几个要素,进而得到了教学论、教学心理学、教学技术学、课程论、教师教育与学习科学等教学研究的六个子领域。其次,从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两个维度把研究方法分成四类,并把上述分析所得到的几个教学研究的内容要素跟这四类研究方法进行了匹配,得到了一个由教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图谱。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主体研究是近几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焦点,是学术界较有争议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学主客体问题的实质意义是探讨和确立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教学主体研究的重要性是基于主体性理论对人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人的主体性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着教学主体研究的未来走向,即走向理解与交往的主体间性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学科。跟踪学科研究前沿,注重理论创新是构建教学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客观要求;探索教学心理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心理的实验研究,促进了教学心理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把心理学理论研究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拓展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增强了教学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类管理是促进高校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近十年来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热衷于研究“建立分类体系”,疏忽了对分类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的研究。高校分类管理研究的难点是:分类管理的基本内涵,高校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高校分类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未来的研究将在研究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主体上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6.
“生活伦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活伦理”是相对于“教化伦理”而言的一种全新的道德类型与道德结构理论。生活伦理与教化伦理在主体、追求目标、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调节领域、意识形式和传承方式等方面均是不同的。教化伦理要以民众的生活伦理为基础,民众的生活伦理也要自觉认同国家教化伦理的价值导向和规范作用。一个社会的完整道德结构应该是国家教化伦理与民众生活伦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流体力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性强,课程实验多,实验受条件限制大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效果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一流大学和培养一流人才需要一流的教师,而具备一流的教学能力则是一流教师的本质体现。与其他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倾向于通过研究创新来开展教学和培养人才,其教师教学能力特性是结合行动反思、教学研究和协作交流等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表现为开展学术性教学反思和形成互动型教学共同体。以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法为依据,通过内涵探讨、数据搜集、文本编码等步骤可构建系统明确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体系:一是三个横向的能力维度,即知识内容、教学技能和专业态度;二是七项主能力,即学识基础与素养、内容开发与拓展、教学反思与研究、课堂组织与监控、教学表达与交往、角色情感与倾向以及学术魅力与品格;三是行为表现,共五十六条具体指标要素。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话语是将来自另一语境下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复杂的再编码后,使知识适合课堂传递而进行的言语活动。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解码、传递的过程,也是认知情感的传递过程。话语主体通过解构权威、知识语境化、知识多维动态、积极的情感参与等,使知识具有对话性、参与性和情感性,即对学习者而言具有了亲和力;而专业化的象征语码、唯一性和确定性等话语形态突出了知识的权威和等级,弱化了知识的亲和力。教师的知识话语沟通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限定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情感认可度和价值判断。互动会话分析显示,话语的序列体现教师不断借助话语的情感隐喻手段以维系、更新自己的亲和力话语方式,并使亲和力具有积蓄性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研究性学习模式正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本文对研究性学习的的概念、特点及理论基础作了初步的探讨 ,并结合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