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和代表性等原则,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通过评价指标综合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对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构建的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潜力综合评价等级为四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为促进浙江省低碳经济的科学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建立碳排放和碳汇管理体系,引进国外先进低碳技术,提倡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植树造林、扩建绿地。  相似文献   

2.
从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现状分析着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依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建立一套重在可运用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对北京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做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20世纪是工业经济时代,21世纪便是低碳经济时代。基于低碳经济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因子分析模型,计算不同省区低碳经济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区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名列前茅。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新能源等方面采取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问题,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结合东北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经济:增加绿化面积,营造低碳环境;创新低碳技术,提倡低碳建筑:提高低碳意识,创建低碳社会等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能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本文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初步建立了低碳经济综合效益指标体系,运用该体系采用静态及比较的方法对云南省低碳经济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认为云南省目前处于中高碳经济,与其他首批试点省份比较,低碳经济综合效益不高,需要及时修正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建立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价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评价低碳经济发展及我国建立的相关低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尝试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技术子系统、能耗排放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五个方面出发,选取了若干指标构成评价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熵值法选择各指标的权重,以期对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7.
蓝色经济是低碳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的科学选择是促进蓝色经济系统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市蓝色经济优势产业的选择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选出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的优势产业,从而进一步证明构建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内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面临着经济和低碳发展的双重压力,“低碳经济”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法),从低碳经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直辖以来的1997-2014年发展低碳经济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直辖以来重庆低碳经济的发展呈现阶段性,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合理,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产业结构、政策效应、技术进步等视角分析了重庆在低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原因,据此提出未来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期望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低碳型小城镇的建设是黑龙江垦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实质是确定低碳城市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评估准则。通过对低碳城市内涵的分析,以生态学、低碳经济学、科学发展观、系统学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构建黑龙江垦区低碳城镇指标体系的原则与路线。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原理,从黑龙江垦区的经济、环境、社会三大体中筛选出低碳城镇评价指标,构建了黑龙江垦区低碳型小城镇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为黑龙江垦区低碳城镇建设的研究由理论分析转向实践应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江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为江苏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首先构建了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的生态经济水平进行测度,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计算得到山东省区域竞争力得分,根据生态经济和区域竞争力发展水平对两者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水平进行量化,结果表明,2000-2006年间山东省区域竞争力与生态经济协调度逐步上升,尤其是2000-2002年间协调度快速上升,2003-2006年间平稳上升,2006-2009年间不升反降,有下滑趋势,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文章构建了大连市环境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经济发展(Ec)、环境质量(Eq)、环境污染(Ep)、生活水平(En)4项综合指数,对大连市环境污染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综合环境经济评价,探讨近年来大连地区环境与经济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正在以危险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基于对现状的了解之上。既有的低碳经济区域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评价指标和环境效率的分析上,缺乏对中国省际的低碳经济效率的研究。本文选择人类发展指数(HDI)和碳生产率作为产出变量,通过Super-SBM模型对2009年中国30个省市的低碳经济效率进行分析排序,并和以往的效率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非市场福利因素对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通过低碳经济效率和HDI来综合评价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针对各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中国未来实现低碳目标的分区域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江苏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4年江苏省和2014年江苏13个地级市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和能源低碳利用2个分类指标的评价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对江苏低碳农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评价值曲线呈"U"字型变化态势,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两者成为江苏省低碳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苏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成为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苏中地区低碳农业发展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资源减量投入因素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苏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偏低,但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值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经熵权改造的TOPSIS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对福建省九地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实证分析表明福建省绿色经济综合指数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厦门市的综合指数超过0.5,还有六地市的指数小于0.3,并且各评价子系统发展不平衡。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绿色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分布于绿色发展投资、绿色经济效率、绿色经济结构和绿色环境友好4个子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无疑是导致全球变暖和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要想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为推进各地区、各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衡量其低碳建设的实际水平,从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在充分汲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各地低碳建设进行规范和引导,为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四川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首先构建了适合四川省实际情况的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通过将四川省开放型经济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以及与沿海、沿边和内陆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而分析四川省的比较优劣势,然后根据优劣势情况,对四川省进一步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立内陆开放高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内涵做了具体诠释,并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五家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出投影特征值,得出最终评价排序结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互比较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建筑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其构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四大系统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将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相结合,采用修正的QFD技术这一评价模型,提出一个普适性的、可以有效监督评测建设这类项目的前提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为开展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前提条件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能够较好地体现低碳经济的需求,使基于低碳经济需求下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有针对性,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