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一科学判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契合。"集中力量"与多个意志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思想相契合;"办大事"与经济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相契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与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的思想相契合;"全国一盘棋"与历史是沿着合力整体方向发展的思想相契合。历史合力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论渊源,在理论上印证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正确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历史合力论的当代实践,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历史合力论的科学性,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治国理政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近年的官方话语和学术研究中均是一个高频使用的重要概念。从内在涵义来看,集中力量办大事具体是指基于科学的决策,立足于全国的整体和大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科学有效调配各领域各层级资源,集中来解决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任务、关键问题与突出难题的治国理政模式。从演进过程来看,我们实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既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中国古代“集中力量办大工程”的沿袭,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经几代领导集体提炼总结而成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之所以要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使然。集中力量办大事之所以能有效运行并取得成功,有着深刻而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凭借依托机制。从未来实践趋势来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治国理政模式不仅要长期坚持实践,更要适应新形势和开拓新机制来推进其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巨大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了严峻考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发挥人民主体性的制度优势.这三大优势的有机联系,形成了整体的制度优势和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抗疫中受到锤炼,抗疫促进了体制机制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民族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实现了升华.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中国抗疫经验表明,集中统一指挥机制、勇于决断机制、联防联控机制、集体动员机制、对口支援机制、差别化管控机制、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和推动科技攻关机制等,是此次疫情防控成功的关键。这些实践经验也证明,在重大危机和风险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5.
辛向阳 《21世纪》2014,(6):26-2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特别是坚定制度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有着雄厚的底气,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动员力量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充分体现了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一体制的历史演进,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举国”思想萌芽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传统举国体制的形成与探索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与发展阶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的完善与提升阶段。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在参与主体、资源配置、战略支撑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具有显著区别。在新发展阶段下,坚持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源于对这一制度优越性的深刻认知认同.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优越性,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高效执政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着眼长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干部人才培养和选拔优势.这些已被社会实践证明并继续证明的优越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制度"优越性"的较量与竞争。资本主义的"累积优势"和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的"后发优势"在较量与竞争中得以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等一切文明的先进成果,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之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他者"彰显了"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以"后发优势"逐渐消解资本主义的"累积优势"。  相似文献   

9.
用工程手段和工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重大工程实现重大战略目标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创造。重大工程具有改变世界、影响未来的强大力量,其功能作用举足轻重、巨大效益举国受益、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是工程大国也是工程强国,重大工程是党和国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载体,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的重大工程必须立足于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把握重大工程未来发展的大势和主动权,抢占转型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孙中山先生的“训政”相比,两者相似之处在于都坚持一党执政,并将此视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性特征;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基础发生巨大变化和民主成分获得较大增长;性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它不再是资本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以一党长期执政、不搞西方多党竞争为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中国属于后发的政府主导的赶超型现代化国家,没有形成橄榄形社会结构,需要通过建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体制,实现中国的“富”与“强”。  相似文献   

11.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3.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5.
16.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20.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