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小说中体现生态经济伦理思想是哈尼族作家朗确的作品惯有的特色 ,他的长篇小说《最后的鹿园》展现了哈尼族地区传统与现实的生态观念与经济利益的冲突 ,本文由此入手 ,对哈尼族系统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进行分析 ,揭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以及我国环境文学发展中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生态文明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双版纳哈尼族世代生活在大森林中 ,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而又对现代文明颇有启发的生态文明系统。他们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以保护森林、维护生态为主 ,而优良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向哈尼族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来源。这一文明系统的特点和内涵 ,通过一系列对神灵的敬畏与禁忌活动 ,达成了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世界农业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新型农业模式给我国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效益更值得人们探讨和关注。无锡市太湖水稻示范园是新型农业模式的典型,它的发展对无锡市和谐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实地调研表明,现代农业模式的社会效益集中体现在对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三个方面,但它的发展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又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孕育着传统生态文明的精华。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在历史情境中具体地挖掘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处。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精神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两个部分,其特征有三:轻视物质文明;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文明;集中于对第一大历史形态的思考。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为当代生态意识、当代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物质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互利的生态思想,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其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哈尼梯田之中,形成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双赢、互利的生态文化本质,以及具有系统性、万物有灵的宗教崇拜和生态自觉下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背景下,对哈尼梯田生态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由于资源禀赋及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同,农业发展思想也大不相同,由此导致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截然不同。通过审视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状况、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环境状况的变革,指出生态文明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特征,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哈尼族连名谱系是哈尼人用顶真修辞法将神、鬼、自然物、民族英雄、祖先和自我排列起来的一个谱系。它是理解哈尼族文化的钥匙,是哈尼族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一座无形无字而又铭刻在哈尼人心中的纪念碑。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角度对哈尼族连名谱系进行解读,哈尼族连名谱系的作用在于,哈尼人被命名后认为自己就与神、自然物、民族英雄、祖先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将得到神和祖先的保佑,英雄是自己的榜样,可以获得力量、价值以及人生的智慧、意义和归宿。哈尼族连名谱系以杰出的语言艺术,明快而智慧地为哈尼人解决了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和“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根本哲学问题。哈尼人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支持哈尼梯田存续千年的家庭经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的经济功能是其他各种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文章通过对哈尼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家庭经济的分析,指出在传统哈尼族社会中,家庭的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下,农户家庭通过多样性的生计,尽量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价值;同时,通过家庭内部和家庭间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维持了社会经济的自我运行.农业经济的维持是哈尼梯田系统的景观结构与民族社会存续千年的根本保障.在自然与社会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哈尼梯田作为遗产应当更为强调其传统意义上经济模式和文化体系的保护、维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哈尼族生态观的特色及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传统文化中,在居住空间的选择、传统的梯田农耕和宗教祭祀活动等方面都有一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和实践。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对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快速变迁,对这些生态观念和实践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论可持续农业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为农产品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又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导致生态破坏、水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的法律修辞学刺激了辩证法的诞生,辩证法的论证工具——辩证推理同时也是逻辑学的一类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于分析性推理之外创立了论式理论系统,这种理论继而成为改造旧修辞学的利器。西塞罗在法律语境中将论式理论和修辞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高于古代法律修辞学的新形式。辩证法、修辞学和逻辑,通过论式学说纠结在一起。现代论式学说的复兴,以承认分析性推理和论式性推理或辩证推理的区别为出发点。法律论证三学科——法律修辞学、法律辩证法和法律逻辑的互动发展,表明一种全面的法律论证理论有必要反映这三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和规范,并汲取它们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正These giants of the animal kingdom need help.Despite their strength and cunning they're no match for a poacher's rifle.For 50 years WWF has been securing protected areas worldwide,but these aren't enough to stop the killing.To disrupt the sophisticated criminal gangs supplying animal parts to lucrative illegal markets,we are working with governments to toughen law enforcement,We're also working with consumers to reduce the demand for unlawful wildlife products.Help us look after the world where you live at panda.org/50  相似文献   

13.
康德以前的天才观往往徘徊于神与人之间 ,逗留于说与不可说之界。该文试图通过对康德天才观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独创性与典范性 ,想象力与理解力关系的勾勒和阐发 ,探寻其天才思想的现实基础、多维特征以及深层本性 ,从而达到对天才之人性的界定与论证  相似文献   

14.
论韩礼德的元功能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功能思想,也称纯理功能,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作者就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功能研究存在不同之处、他为什么采取三分的方法以及他的元功能思想理论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元功能理论是对语言功能的抽象概括;它贯穿整个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其功能分类构成系统功能语法的总体框架,成为功能语言学得以深入的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元功能理论三分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是必须的。它反映了韩礼德的功能与结构的对应理论,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语言观、系统观、层次观以及语域和语境的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涂尔干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 ,这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传统中是绝无仅有的。涂尔干有意识地在其社会学研究中贯彻了先验论的立场 ,在他看来康德问题的实质可以化为这样一个社会学主题 ,即社会与个人之关系 :一方面 ,社会本身如何是独立于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普遍性的实在 ;另一方面 ,社会又如何成为个人价值的源泉 ,如何能提供一种个人必须受到约束的道德法则。本文力图分析涂尔干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是如何与对澳洲土著部落的宗教生活的实证考察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涂尔干的先验论立场及其在这一立场引导下的思索与他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术界内外对布鲁姆的“阅读总是一种误读”的观点存在着赞成和反对两种尖锐对立的评价。其实运用S·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分析符号外延与内涵结构特点以及内涵与社会文化结构的联系,从符号传播的动态角度把握误读产生的原理和机制,并根据霍尔关于符号的意义是编码者和译码者共同建构的这一主导思想,可以说明布鲁姆观点的可论证性。但要准确表述布鲁姆的观点,传统上针对文本而提出的误读、正读等术语的内容则需要作重大修改甚至彻底摒弃,因为所谓的文本意义没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当后现代小说正致力于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主题,等等,并愈来愈呈现出诡异的面目时,传统小说的必备要素似乎已被弃置一旁.这里旧话新提,针对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环境、基调和气氛等传统要素的审美价值,历时性地检视其嬗变过程,为身处后现代语境之中的读者更好地把握小说的阅读和鉴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的视角对人类心理与大脑的关系进行考察,提出人的心理过程虽以大脑生理过程为基础,但不是从生理过程中自然产生。人的心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创造人的实践过程中生成的。心脑之间有生理和文化的双层功能-结构关系,二者并不一一对应。心-脑关系的建立及其本质,是在心理-脑-文化环境的大系统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迷狂说”并非柏拉图提出的诗学学说,而是他仅借用的一个古老的宗教术语来谴责某些“非理性”诗歌创作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它更不是柏拉图用来弘扬非理性精神的理论支柱。柏拉图的诗思与其哲学思想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以“理性生存论”为基础,提倡理性调配法规、神性教化人性,强调德性抑制情性、诗性造化德性。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是以人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人类远古历史的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发现人类文化的本质,消除人类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推动世界各民族的和睦共处与共同发展,并对现代文明作出反思,指导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