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11,31(3):122-127
生产方式有技术生产方式、劳资生产方式两个含义。前者只涉及生产力,后者只涉及所有制。生产关系也有和技术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劳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两个含义。前者出现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可看做生产关系A,只涉及生产力。后者出现在"共产—生产关系"理论框架,可看做生产关系B,只涉及所有制。联系《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关系B。在民主法治国家,首先要针对生产关系B,实现平等的雇佣关系;然后是针对生产关系A,发掘有效的协作潜力,促成生产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具有双重视角。唯物史观所谓的"生产力标准",是立足于工业文明的视角,在不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前提下而得出的价值观;因此,它尽管赋有"决定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地位,毕竟只能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存在。而在对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马克思立足于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视角,创立了"生产的自然条件"范畴,并据此界定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意义:生产力能否实现与"生产的自然条件"之良性结合。这就为人类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转型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指明了路向。  相似文献   

3.
引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而不管价值及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如何,也不管资本主义生产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如何;而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也就是使这个价值越来越迅速地增加)".恩格斯更明确地说:"资本主义生产是不能停下来的,它必须继续增长和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完成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目标模式,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规定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为依据,建立与我国现实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为此,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重大创新,即实现生产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经济体制创新与公有制产权制度创新.同时,还应当相应地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占有方式、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5.
崔巍 《东方论坛》2012,(2):109-115
创新就是把已经存在的社会经济要素、思维方式及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人类所需要的事物的行为。创新最早是结合科学技术提出来,突出科技创新,注重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目前创新已被泛化已超越科学技术领域,成为社会经济方方面面发展的代名词。创新是经济发展中规模效益、乘数效益的前置因素,价值在于以新的生产方式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力。那么,如何理解创新泛化以及泛化的范围及其范围系统?即理解"何为创新"后如何理解泛化的"创新什么"、"怎样创新"?依据就是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6.
传统理论认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依据,认为生产方式只能是生产力的性质,而生产分工正是生产力性质之所在。所以,生产方式是生产分工。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产物,传统道德的基本理念还需要从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存理性"上去理解和解读,传统道德所高扬着的"家"、"乡土人情"和"勤俭与消闲"等理念都是这种生存理性的具体表达。农村经济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需要关注这些仍在中国传统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8.
引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而不管价值及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如何,也不管资本主义生产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如何;而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也就是使这个价值越来越迅速地增加)”。恩格斯更明确地说:“资本主义生产是不能停下来的,它必须继续增长和扩大,否则必定灭亡。”列宁也强调:“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  相似文献   

9.
论精神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臣  王艳 《南都学坛》2000,20(2):82-84
精神生产方式是精神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 ,它决定了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是一种探索性和创造性、继承性和集累性、复杂性和扩张性的劳动。这些特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精神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标准.但是由于对生产力基本价值标准存在着一些错误理解,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一理论是生产力价值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展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具体提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衡量社会不同领域发展与进步程度的基本价值标准体系.江泽民同志这一思想是以生产力为价值基础、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导向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的价值理想的现实实现.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基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使劳动者的素质全面提高 ,从而使形成价值的劳动发生巨大变化 ,并且使活劳动的作用也发生根本改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总劳动时间不断增大 ,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价值财富的创造能力相应提高。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也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现有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和社会结构,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因此,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时必须或应该进行价值判断,自觉地承担起道义责任和社会责任。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内在于科学的含义里,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进步的实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旧世纪交替,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日新月异的科学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财富的主要源泉。这种趋势,向传统政治经济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观点是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发展观的变革,需要对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赋予其更深层次的表述和新的解释。只要是通过劳动才能得以恢复和更新的自然物,应该有价格,这个价格也就是自然物价值的表现——是由再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为了使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再生产土地和自然物的必要劳动时间必须得到应有的补偿。在这里所谓再生产自然物,主要并不是指自然的具体物质形态,而是指它的功能。这样,在新的发展观下,做到既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OECD数据库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失业率呈现震荡性上升的趋势。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科技革命的推进,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就业情况却并不乐观。在这种情形下,反思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劳动力替代、失业等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关注科技与劳动的对立并非对科技发展的合理性本身提出质疑,而是对科技资本主义运用的后果进行反思。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这一问题有较为丰富的论述,基于对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可以看到,在资本影响下科技与劳动的对立开始于科技对劳动的替代,对立的前提是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而对立的结果是失业率震荡性上升以及资本对人的本质的剥夺。机器替代劳动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与劳动资料相异化,工人的劳动是丧失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孤立劳动。因此,解决对立必须要实现劳动与所有权的统一。盲目顺应资本主义生产逻辑只能导致人类被异化的科技所主宰。  相似文献   

17.
坚持劳动价值论与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的理论来源和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也不表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分配理论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价值创造方式不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价值分配形式则要受社会所有制形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应当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使收入差距不至于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都深刻影响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演变也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规律。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更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中的决定力量,劳资关系从对立对抗走向互利共生是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劳动关系主体诉求的多元化是其演变中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能力以激发劳动者主体作用,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处理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是新中国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素流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分工、进而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了,出现了国与国之间按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工的现象,这种分工的实质是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分工或“要素分工”,这给具备发展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只要应对得当,新一轮全球化也许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中国应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英国圈地运动的历史也是圈占敞田及与敞田密切相关的公用土地的历史。农业革命是农业生产技术累积及圈地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体制的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农业革命又直接孕育了工业革命,圈地运动也间接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