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8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634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66篇
丛书文集   432篇
理论方法论   183篇
综合类   4068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1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2.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拟从概念迁移视角研究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动-名词搭配错误,研究采用语料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语料取材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包括大学英语低年级学习者(St3)和高年级学习者(St4)两个子语料库。利用检索工具Ant Conc3.58检索中国学习者作文中的动-名词搭配错误,从而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动-名词搭配错误进行描述与分类,进而分析造成大学生英语写作动-名词搭配误用的潜在原因,并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4.
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拟自然实验,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可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的 PSM-DID 方法构造“反事实”状态,估计改革对县级财力水平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显示: 改革增加了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却减少了人均转移支付水平,且下降幅度较大,致使人均财政总收入减少,表明“省直管县”改革不但无法提升,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县级财政状况。东、中部地区的平均处理效应与全国类似,上述结论具有比较好的稳健性。此外,还进行了影响机制检验,地级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财政竞争以及省对各市、县的协调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基于信号博弈的卖方欺诈行为进行研究,假设拍卖中可能存在欺诈型和诚实型两种卖家,其中欺诈行为有概率发生在第二价格拍卖中:欺诈型卖方冒充竞拍者递交仅次于最高价的报价从而获得额外收益。两种卖家根据各自效用选择拍卖形式:第一价格或者第二价格。而竞买者将卖者的选择作为信号,更新对卖方类型的判断,然后制定报价策略。这是一个买卖方信号交叉影响的过程。考虑到拍卖过程中买方价值相关性,本文在建立模型中参考了关联价值原理。针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情况下的买卖方策略,并且研究了买方报价、买方判断、卖方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文中利用贝叶斯公式对双方的策略选择问题进行预测,与单纯的概率分布方法相比,更具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While migration has been found to enhance welfare across a range of settings, most of the literature focuses on rural‐to‐urban migrant flows. Using a unique dataset from north‐western Tanzania, this article probes an important, yet overlooked, link between land markets and rural‐to‐rural migration.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is used to discern how these two forces are intertwined in village lif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ousehold decisions to migrate are particularly influenced by the ease of market‐based land access in their new communities. This suggests that labour mobility may be facilitat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well‐functioning land market.  相似文献   
7.
1978~2002年,湖北省乡镇企业在企业单位数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对该省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 ,农业较之工业显得缓慢和滞后。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固有的农业基础薄弱、战争破坏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本文力求抛开这些表面上的因素 ,试从政府决策、市场结构、农业传统文化这三方面对近代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原因加以探求。  相似文献   
9.
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观念的束缚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忽视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缺乏价值链分析、成本内部控制滞后等问题 ,它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妨碍了企业发展。因此 ,应采取激励科技创新、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研究成本的系统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等措施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决策的均衡问题。运用博弈论 ,可以清楚地分析营销环境中每一个竞争者的行为及反应 ,使企业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文章通过建立博弈模型 ,对当前“PDA市场的价格战”作了初步博弈分析 ,并得出结论 ,以指导企业的价格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