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131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06篇
社会学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写道:“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并感知物料的浪费,相形之下,我们却难以目睹并感知人类笨拙的、无效率的、方向错误的行动所造成的浪费,这些浪费要用我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去识别。实际上,我们日常工作中人力的浪费比物料的浪费更加严重,我们常常为物料的浪费感到非常不安,却很少担心人力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2.
在声乐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教师须重视学生歌唱时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情绪,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积极自信的心理状态和丰富的想象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准确、规范、完美地表现声乐艺术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3.
"社会问题"并不天然地就是"社会学问题"。"社会问题"潜在地可以是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社会科学的问题。通过社会学视角作为纽带,"社会问题"可以转化为"社会学问题",从而进入社会学学者的视野。问题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同于"社会学问题"的解决,"社会学问题"追求真理,要求保持价值中立;"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必定基于一定的价值立场,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14.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先验演绎”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在这里,康德提出了很多关键概念,它们为建立批判哲学的先验论证提供了坚实的保证。然而,这些概念以及论证却招致后来研究者们的诸多批评,“先验统觉”便是其中之一。像盖耶、赫威尔及克利弗等人都提出了比较鲜明的质疑,比如,相对于感性中初始的杂多表象,“先验统觉”究竟是何时才发生的?它与“我思”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从源初意义上,它与“先验想象力”及“范畴”该做怎样的区分?对此,本文在结合语境的情况下,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相关疑问一一进行解答。进而指出,康德对于“先验统觉”的论证基本上是合理的,同时,由此建立起来的“先验演绎”也是成功的。只有在充分理解“先验统觉”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第一批判的核心要义才能为我们所真正把握。  相似文献   
115.
《社科纵横》2015,(4):92-94
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断裂现象,而且社会科学研究者身上也往往不能同时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过硬的统计分析技术。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6.
互动吧     
《快乐青春》2021,(4):71-72
你有作文能力吗?作文能力,当然就是指你的写作能力哦!写好作文,观察力、想象力、语言力、分析力以及反应力等等都非常重要。有同学会说,这还不小菜一碟。别说大话,赶快测试一下你的作文能力指数究竟是多少吧!  相似文献   
117.
理解"知性为自然立法",需从如下三个方面阐明:其一,知性的独特性在于其构成性,知性直接与知识相关,感性只提供杂多表象,为知性提供思维的材料,理性是关于"知识的知识",而与经验对象无关。由此说明为何是知性而非感性或理性为自然立法。其二,"自然"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知性为自然立法"不能仅仅从知性为认识(知识)立法的角度理解,更重要的是知性为一切可被经验的认识对象(现象)立法。"自然"与"经验对象"是统一的,知性为自然立法就是为经验对象立法。其三,关于知性如何立法的问题,直接关涉知性范畴提供规则和先验想象力的生产作用,人通过感性提供杂多表象经由知性范畴依据自身规则统合表象形成对经验对象的认知,即"感性提供表象——先验想象力——知性范畴统合——经验对象"。  相似文献   
118.
科幻电影的假定性与想象力问题的思考,是从文艺美学领域“假定性美学”命题的一次“接着讲”。20世纪以来,文艺领域“假定性美学”的突显带来非理性的想象力表达和怪诞夸张、超现实的美学风格,成为现代—后现代文艺思潮中非常重要的一脉,也为当下科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假定性美学有着源远流长的理论渊源和清晰的发展脉络,并灵活多样地体现于各种文类的艺术创作中。从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角度看,科幻电影的本质是对现实的超越性想象,夸张、变形、拼贴、时空跨越,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超常的假定性架构。基于此,假定性美学与科幻电影想象力消费之间相关性的内在逻辑,可在文艺总体观的视野下被打通。科幻假定中的时间、空间关系与世界观的各种关系,是通过一系列叙事系统表现的,具体呈现为与科幻电影想象力层级对应的几种叙事类型。  相似文献   
119.
社会学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学的起源和建设都表明,社会学学科的开创和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紧密相联;社会巨变往往也是孕育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的机会。综观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0世纪之交的旧制度解体与国族救亡开启了学科的发端,介绍引进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社会改造与国家发展的道路探索之中;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学学科重建,学习和借鉴了当前发达社会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与经验材料,也培养了大量研究人才。如今,数字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国社会学带来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机遇,社会学学人应当发挥时代想象力,植根于中国大地,由学习和借鉴转变为引领与创造,积极参与学术规则的制定与社会实践的建构,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0.
道教对唐传奇创作的影响,除素材或题材的层面,即道教想象奇特的思维成果如神仙、精怪、鬼魅等意象,作为传奇作家据以再创作的形象资料外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层面。道教的存思,虽然是一种虚幻的意识活动,但它把图画和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转化为活的形象的过程,在心理机制上与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基本相同。传奇作者们生活在道教文化氛围浓厚的唐代社会现实中,必然受到这种宗教思维的浸染,其艺术想象力更加活跃,更加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