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第六六首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颗明珠。名诗名译,各有千秋;直译意译,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92.
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改编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电影工作者在将莎士比亚的作品搬上银幕时已对其作品进行了大胆的僭越与颠覆,《哈姆雷特2000版》便是其中的代表影片。这部电影带着深深的后现代主义烙印进入到观众视野。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为依据阐述这部电影当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可以探寻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作品电影改编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93.
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在《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中,采用了厚重翻译法,即译文加注的方法,其中对于双关语的翻译更是炉火纯青,为学术界所称道,使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成为莎氏学术研究的杰作。  相似文献   
94.
机会人生     
记得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花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机会,智慧者会以独到的思维运用机会,迈  相似文献   
95.
李旭中 《学术交流》2012,(8):176-179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命题。这一命题高度概括了莎士比亚通过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细节的真实性,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具有性格化的典型人物形象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莎士比亚化"的艺术张力表现为: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刻划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命运转折揭示人物情感世界;在细节描写上画龙点睛。"莎士比亚化"给与我们的宝贵启示在于:剧作家只有开掘生活的源泉才能获得素材、题材和主题,才能创新,从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映人民的理想与崇高,才能不断创作出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及其生活形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才更加真实感人。  相似文献   
96.
在当代莎评流派中,文化唯物主义莎评以其显著的政治特色卓尔不群,这种批评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色,但其深受马克思主义批评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莎评家阿尼克斯特的莎评与文化唯物主义莎评有着密切的关系。阿尼克斯特的莎评把莎士比亚的创作置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中进行考察,在他看来,莎士比亚戏剧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正是阶级斗争形象而深刻的反映,而且莎剧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唯物主义莎评在批评方法、批评思想上都继承和发展了阿尼克斯特的莎评,是当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莎评。  相似文献   
97.
微言博语     
<正>你有微博吗?你是微博控吗?今天你"围脖"了吗?微博,即所谓"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微博的另一个特点还在于这个"微"字,一般发布的消息只能是只言片语。  相似文献   
98.
模仿文本与被模仿文本之间呈现出互文或超文的关系,前者为文本间的共生关系,后者是文本间的派生关系,其具体运用便是超文性仿作、戏拟与滑稽反串。细读《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多处对莎剧的超文性仿作与戏拟,其中包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情节模式的超文性仿作以及对《理查三世》、《哈姆莱特》与《麦克白》经典片段的超文性戏拟。马克·吐温此举一方面是基于时代背景与读者需求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则与其个人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99.
自出版之日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就以其艺术成就和作为了解诗圣内心世界的材料,散发着持久的魅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包括柏拉图式的爱情观、传统意象的运用、以及对时间问题的关注,在内容和修辞上达到传统与创新的精湛结合。  相似文献   
100.
王铨美 《职业》2011,(36):124-125
在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走向社会》一课时,笔者发现作者亚伦亚达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中波洛涅斯对儿子雷欧提斯的一段叮咛与以前自己看到的译文有一些差异。此段叮咛是:"要记住:不要向人家借钱,也不要借钱给人家——尤其不要忘记,对自己要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