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9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86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82篇
人才学   65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289篇
理论方法论   378篇
综合类   4824篇
社会学   549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故事内容的空间流转频繁,文中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并存,现实空间则涉及多个不同地域空间和众多空间场景,以及特定的空间类型。空间元素在小说中承担了一定的叙事功能,既配合时间叙事,也引导叙事视角的转移,成为小说诗词叙事的载体。题壁诗的公共空间属性在这篇小说中有所消解。其空间书写具有强烈的寓言性,营造了情绪氛围,特定的空间具有特殊的历史象征意味,产生反讽效应,强化了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2.
"译者功能"是叙事学对译者"可见度"的一种描述,是译者在译文叙事中的一种话语存在。本文从《邓小平时代》的译者冯克利身上所内化的"译者功能"表现入手,分析了四种典型的"译者功能"叙事建构模式,以期为海外汉学著作翻译中叙事权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日夜书》和《修改过程》通过对知青的生活史叙述,审视了知青一代的命运与思想。韩少功以复杂的文本和叙述回应复杂的一言难尽的生存现实,他自觉远离80年代以来知青叙述的叙述成规,表现对已成定势的80年代历史记忆的重审和批判,从而将思考延伸进当下纷繁复杂的时代命题中,体现出犹豫不决和一言难尽的姿态。  相似文献   
4.
周恒祥 《老友》2020,(2):19-19
最近,我看了电影《102岁仍未老》。电影中,一位102岁的父亲将75岁的儿子送往养老院,原因是这个儿子老气横秋,无所事事,一个词:无趣。一怒之下,不愿意与无趣的儿子一起生活的父亲,便断然采取措施,把无趣的人从眼前抹去。联想到日常生活,我发现确实有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有趣的老人看起来精神更矍铄,更有活力,更加长寿,而无趣的老人则精神萎靡,唉声叹气,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8,(3):233-239
基于庞大的收视群体和便捷的网络通道,网剧量价齐升、爆款频现的发展态势尤为引人瞩目。在网剧自我进化的进程中,"网感"日益成为网剧的标配。作为网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感是对网生代受众审美旨趣和文化消费的匹配乃至因应,网剧的创构和编播都与网感提升须臾相关。提升网剧作品的艺术审美特性和思想深度,将涵于内的"道"完美结合与形于外的"术",是网剧网感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所向。  相似文献   
6.
近30年中国大陆文化研究走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自身的问题框架。在今天,抽象性压抑的日常生活经验要求一种"广泛的文化研究",即置身在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社会政治、经济逻辑和权力格局之中的话语方式,而不是通过学科化的知识生产、建设行动或者理论阐述来完成的某项工程。  相似文献   
7.
盖恩斯在《刑前一课》里从零视点与悬念的建构、外视点与悖论的建构、内视点与意识流、多视点聚焦与立体感等方面来研究小说视点与叙事层面的相互关联。他从零视点的角度建构人称悬念、瞬间悬念和期待性悬念,从外视点的角度设置了主题悖论、言辞悖论和语境悖论。为了克服零视点和外视点描述的单调性和乏味性,盖恩斯把内视点与意识流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触景生情式意识流、内心独白式意识流和交织式意识流等方面探究人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的内在关联。他还在人物评述和场景氛围等方面采用了多视点策略,从多层次和多侧面的角度来聚焦于具体的人物、物件或场景,构建了叙事层面的立体感,拓展了现代黑人小说创作的美学认知空间。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06-113
底层人物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是现代作家关注的焦点,方方也多次推出其关注底层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方方在底层叙事的策略中,多以女性为焦点,通过对女主人公坎坷、跌宕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描写,书写出生活在社会底层女性的生存和精神困境,探讨其悲剧人生的成因,反映出对女性生存困境和人性的思考,对底层女性寄寓了关爱,并对她们走出困境和自我救赎之路进行了叩问,体现了现实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9.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史记·赵世家》与《左传》的记载中展示出两种不同面貌,前者为英雄神话,传递出"大复仇"的意义;后者则呈现为一场包含着通奸、诬告和利益的暗中转移的政治阴谋。在不以历史真相为诉求对象的意义上,通过对两种叙事中不同策略的分析,可以分辨出"专注于人物命运的叙事策略"和"专注于事件进程的叙事策略",而前者在历史上的传播远比后者成功。在对两种策略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与权力运作机制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只有将话语与实践相联系,才能从历史陈述中间获得有价值的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0.
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节点,莫言前期与后期的创作在苦难叙事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前期创作中,苦难是莫言小说的叙事动力,莫言常常深入小说人物内心深处,以富有现代性的表现方法进行细致的描绘与渲染,以突显苦难的强度以及人物形象内在的生命张力,从而使其作品拥有了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获诺奖之后的新作中,莫言有意淡化了苦难意识,在叙事中多采用传统文学的方式,作品的整体格调也由此变得轻逸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