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人类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历史转型期,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传统行政管理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官僚制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适应工业社会的运行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官僚制体系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技术性体系,所体现的是与近代资本主义一道成长起来的工具性理性原则,并以科学和技术的名义,将道德价值从公共行政领域中彻底剔除出去。在实践中否定了人性、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主体精神等伦理文化因素。20世纪后期,官僚制行政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官僚制的适用性受到普遍的质疑。行政伦理也正是在对官僚制的反思中获得有力推动的。一、官僚制行政的价值缺失威尔逊和古德诺等人提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原则,成为官僚制行政的逻辑起点。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的领域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在大多数问题上,它甚至与宪法研究方面那种争议甚多的场面也迥然不同”。[1]可见,传统公共行政学把公共行政视为远离政治的纯事务性技术领域,而把“价值”与“德性”领域归于政治。因此,在传统公共行政中,效率成为行政存在的主要理由和“价值”标准。官...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自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于 1 887年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 ,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管理学科至今 ,已有 1 0 0多年的历史 ,其间 ,行政学经历了多次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着西方国家政府重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公共管理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作为一种试图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管理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而对于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特别是作为其思想精髓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在公共行政的演进中看行政伦理研究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伦理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科学领域,是一项适应公共行政的发展需要和体现了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研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建构工作。从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来看,特别是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行政伦理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公共行政的实践向行政伦理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需要通过行政伦理研究来解决那些在“政治路径”、“科学路径”和“市场路径”中都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但是,就社会治理模式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变迁的历史趋势来看,行政伦理研究又具有过渡的性质,它的学科建构目标应当指向公共管理伦理学,而它的实践目标应当是对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的范式转换与价值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威尔逊—韦伯范式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转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从而引发了重塑公共行政的运动。治理主义民主行政范式在吸收政治民主和社会自治思想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公共行政的基本框架,是对传统范式的改进和补充。在公共行政范式转换的过程中,隐含在公共行政传统范式中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相应的消解与嬗变,从善政逐渐转向善治。  相似文献   

5.
威尔逊政行二分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行分离,二是政行相互依存。前者既指政行功能分离,也指政行领域分离,且领域分离先于功能分离;后者既指功能相互依存,也指领域相互依存,且领域依存先于功能依存。因而,政行二分准确地说是指政行弹性分离。威尔逊之后的行政学家囿于经验,断言政行不分;不仅否定了政行分离的一面,也未深刻领会政行相依的一面。特别是以西蒙为首的决策学派,在该方面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政行弹性分离并非经验事实,而是政治世界的"理性事实";它源于政治与行政各自不同的本性,自在地先于现实的政治与行政。政行弹性分离是公共行政正常运行的规范前提,是公共行政学迅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现实的政行关系是朝着政行弹性分离运动的。展望公共行政学发展120年后的道路,我们依然朝着威尔逊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整个历程中,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调.这种对政治与行政有点天真的区分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多年.围绕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弊端而进行的反思与批判,客观上推进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方公共行政学中的争论:行政科学还是政治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百余年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各种争论.争论的一个主题就是:公共行政学应该定位于行政科学,还是政治哲学?围绕着"到底是政治哲学,还是行政科学"这一问题,西蒙与沃尔多在1952年爆发了一场争论,并影响了随后五十余年的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世纪之交,达布利克和公共行政网络社群又再次就此展开了争论.理解这些争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脉络,也有助于深化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基本信仰,其初衷是希望尽快地为行政学划定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使其得以从政治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由于学科发展初期的迫切需求,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效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在公共行政实践中体现为对效率的偏爱,而将公平、正义等价值诉求遮蔽在一个易被遗忘的角落.但若因此便将二分法视为导致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原因,则是对二分法极不公允的评判,也是对公共行政先驱者们著作的误读.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由隐藏在政治-行政二分法之中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所导致的学科共识的缺乏,才是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共行政学的思想理论基石,政治-行政二分法具有很强的范式张力、思想张力和实践张力。政治-行政二分法通过理想化的理论构想,对公共行政学范式发展和变迁起到独特的导示作用,通过提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二元互动的理论构想、协调重于分开的分协体系、功能主导机构的组织的思想,框定了公共行政发展变化和"钟摆"的范围。政治-行政二分法对公共行政学理论学习、学科发展和行政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应进一步强化历史实践意识、语境生态意识和追根溯源意识,走大学科之路、加强公共行政哲学的建设、形成公共行政学一些大的焦点问题,应遵循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本精神和要旨,既保持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又使二者适当分开。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公共行政的主要基石,"政治行政两分"源于欧洲,威尔逊和古德诺对此进行过详细阐释.它可被理解为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种活动,也可被理解为政治家和行政人员两类人,还可被理解为目标和手段.今天的行政环境迥异于威尔逊时期,通过对行政进行程序上的约束或者引入公众的控制和监督,都是现代社会对两分法的修补.两分法在美国的典型应用是布郎洛委员会和议会经理制."政治行政两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政府的运转,没有它,许多理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产生以来,确立了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但学术界对其评价不一。本文主要从其主要内容、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学界批判和对当前我国公共改革的启示四个方面对政治与行政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方行政学不等同于美国行政学,它们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伍德罗.威尔逊最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使行政学美国化。其理论支点之一是"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虽然它经受了美国行政学一百多年演变的批判与挑战,公共行政存在着"管理主义"偏离"政治"和"宪政主义"走向"政治"的两种倾向,但仍然不能否定它在行政学成为相对独立学科起始点上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受其启示,政治与行政的分而不离、和谐统一,应当成为行政学中国化历史过程中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3.
张康之教授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不仅是构建行政伦理学体系的原创性努力,更是构建公共行政研究新范式的中国化努力。作者出于学科责任感和伦理关怀为公共行政学在中国的发展贡献了不菲心智,不仅回溯了行政伦理的源头和功能,而且依据社会形态的次第变迁论证了行政伦理的本质和知识体系。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为公共行政学研究构建了新的范式,提供了新的思维,为公共行政走出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的樊篱,走向合作治理提供了关键指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行政改革和行政管理规范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促进行政管理科学的发展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杨宇立、薛冰编写了《市场·公共权力与行政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该书在研究借鉴国内外行政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以公共权力为中心来探讨行政管理理论问题,是一部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力作。现代行政…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原始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历了60年的改革和变迁之后,户籍制度仍然是导致当代中国社会差别的重要因素,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别,仍然都与户口性质密切相关。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视阈出发,户籍制度之所以能够维持并强化中国社会差别,与中国政府的行政理念和行为逻辑密切相关。因此,要消除户籍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掣肘作用,就必须从改变政府行政理念和行为方式入手,把社会公平和服务行政作为政府公共行政实践的首要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二战"之后,公共行政研究进入了理论检讨与反思的阶段,一大批拥有战时美国联邦政府就职经历的学者成长为公共行政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并根据其实践经验而在公共行政研究中作出了新的理论发现。首先,作为许多战时政策与政治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发现了公共行政是与政治不可分割的,并因此而对政治——行政二分原则产生怀疑甚至作出否定;其次,他们在认识到了公共行政的政治属性之后而对公共行政的"价值无涉"观点提出否定,要求公共行政以明确的价值追求为宗旨;最后,无论是公共行政的实践还是研究,都表现出了开放性的特征,在实践上,由于越来越多地卷入到了政治过程而更多地面向研究者开放,在研究中则与其他学科开展越来越多的互动,从而使公共行政的发展进入一个公共性与开放性同步增长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从行政哲学维度来看,价值与技术的分离奠定了行政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但也成为当前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陷于困境的根源。我国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分割导致的困境集中反映在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调整公共权力结构与运行方式,培育公民社会自治能力,重建公共行政伦理,实现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的辩证统一,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一个世纪是官僚行政迅速发展的历史,也是其不断遭到批判和改造的历史。本文从官僚行政的形成与缺陷出发,分析了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三个西方主要的公共行政理论对传统官僚行政的批判与反思,以期对我们正确认识官僚行政和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按照哲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公共行政学120年的发展是一段崇高的历史,因为它是行政理性创造的历史,行政的理念贯穿其始终.这个行政的理念就是政府公共性,它是公共行政学发展120年的行政实体,不能理解为实在论的和特殊论的政府公共性.政府公共性理念规定公共行政学发展120年的行政意志,并随该行政意志的发展而阶段性地实现出来.行政哲学作为实践哲学,就是以政府公共性理念及其现实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20.
传统行政学的理论研究舍弃了公共行政实践中的法律维度而片面地关注管理维度,这在一个追求"法治化"的国度尤其是中国,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公共行政与同样作为社会管理和控制中介的法律手段之间的功能差异、优先地位以及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成为构筑官僚制行政模式特质和价值取向的关键变量,也对行政改革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法律维度的研究有可能为解决行政法治化过程中的困难提供一些理论的前瞻和预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