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人类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历史转型期,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传统行政管理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官僚制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适应工业社会的运行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官僚制体系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技术性体系,所体现的是与近代资本主义一道成长起来的工具性理性原则,并以科学和技术的名义,将道德价值从公共行政领域中彻底剔除出去。在实践中否定了人性、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主体精神等伦理文化因素。20世纪后期,官僚制行政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官僚制的适用性受到普遍的质疑。行政伦理也正是在对官僚制的反思中获得有力推动的。一、官僚制行政的价值缺失威尔逊和古德诺等人提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原则,成为官僚制行政的逻辑起点。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的领域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在大多数问题上,它甚至与宪法研究方面那种争议甚多的场面也迥然不同”。[1]可见,传统公共行政学把公共行政视为远离政治的纯事务性技术领域,而把“价值”与“德性”领域归于政治。因此,在传统公共行政中,效率成为行政存在的主要理由和“价值”标准。官...  相似文献   

2.
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行政管理学界高扬效率、忽视伦理的主题定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管理学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发展。公共行政管理从产生时起就与某种伦理价值观相联系 ;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而建构和运作起来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对公众负责、公正、合法性、多样性、正义等特征。结合行政管理的过程分析 ,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规范主要内容为公益至上、有害不为、慎用权力、社会责任、平等竞争、增进信任。这些规范为公共行政管理奠定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后工业社会,其治理形态表现为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其基本特征为信任与合作机制,其根本目的是把公共服务提供给社会,把整合治理社会作为重点。实现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以达到合作与信任的最广泛程度等,就是该模式的行政伦理要求。为了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下,实现对行政伦理的有效建设,应把突破点放在内部与外部控制上,注重行政伦理立法,强化行政伦理监督,积极宣传行政伦理,重视行政伦理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促进公共行政文化向伦理性发展,建立道德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理论上看,新公共管理有七大原则;而从实践上看,它有五大模式。从公共行政价值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追求效率和目标的西格玛型价值;从公共行政传统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一种威尔逊传统和杰佛逊传统的综合;而从公共行政范式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最新的范式变迁。新公共管理对于公共行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政府责任体制。因此,公共行政的发展应当整合新公共管理的这些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看,新公共管理有七大原则;而从实践上看,它有五大模式。从公共行政价值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追求效率和目标的西格玛型价值;从公共行政传统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一种威尔逊传统和杰佛逊传统的综合;而从公共行政范式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最新的范式变迁。新公共管理对于公共行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政府责任体制。因此,公共行政的发展应当整合新公共管理的这些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行政哲学维度来看,价值与技术的分离奠定了行政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但也成为当前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陷于困境的根源。我国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分割导致的困境集中反映在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调整公共权力结构与运行方式,培育公民社会自治能力,重建公共行政伦理,实现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的辩证统一,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史上,单向度的管理主义一直居于行政实践的主流位置.然而,在三大公共运动中,这种效率至上的思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价值因素逐渐从边缘地带走向中心位置,公共行政的管理目标也因此由一个"E"(效率)转向两个"E"(效率与伦理).行政伦理的生成与半个世纪的行政实践证明,西方行政伦理建设呈现出以下的"伦理管理化"的特征:管理原则上的立法导向性、管理机构上的组织化路径、制衡机制上的多元监督性与理论研究上的学术依托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规范分析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信息社会与公共行政的新模式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主要从改变原有的经济形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形态、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形态等方面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提出挑战;为回应这些挑战,公共行政模式可以从公民参与到开放民主、从社区建设到和谐家园建设、从信息公开到信息共享、从层级治理到网络治理等发展路径出发,探索信息社会条件下公共行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后工业化背景下的行政学主题(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后工业化把人类社会领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而且使人类在工业化历史阶段中创造的社会治理文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所形成的是一个具有中心—边缘结构的世界,这个中心—边缘结构既是危机自中心向边缘转移的机制,也是财富从边缘向中心汇聚的机制,全球化使这个机制有了更加充分的表现。这是后发展国家举起改革的旗帜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的现实。全球化、后工业化突出了政府的领导地位,而政府必须在行政管理模式的全面重建中才能获得担负领导责任的能力。就行政管理的发展史来看,经历过从统治行政向管理行政的转型,后工业化意味着服务行政对管理行政的替代。农业社会的统治行政是不能够被搬到工业社会中来的,在后工业化的条件下,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行政模式是决不能够搬到后工业社会中去的,所以,服务行政模式的建构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双轨模式:共和行政的制度建构 ——公民治理模式再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渗入共和精神的公民治理理论,建构了公民参与社区共同体治理的制度结构,但其不足也使得它只是共和行政的制度雏形.共和行政在此基础上建构双轨模式:一是公共领域作为非正式的共和行政的意见网络,构成共和行政有创造力的民主基础;二是共治结构作为正式的共和行政的意志权威,构成共和行政有约束力的制度保障.这两个方面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共和行政的制度实现,从而既克服公民治理理论的内部困境,又解决民主与效率相矛盾的历史难题.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的公共行政正是建立在双轨模式之上的,共和行政是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前行政伦理的研究备受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改革的实践的推动,又有外国行政伦理理论研究风潮的影响,也有基于突发事件的反思和教训等.考察其兴起的原因将有助于把握行政伦理概念的整体逻辑,加深对其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的理解,并有助于正确估量其现实或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公共生产力已然成为衡量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和反映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显著标志。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共生产力研究为进一步解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及伦理这五个要素为公共生产力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和基本的分析框架。要提高公共生产力必须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重视推动组织机构改革和管理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水平,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公共部门的公共伦理建设,并重视建立相应的公共生产力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共行政职业伦理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伦理的根本性质,它以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以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发挥作用、以特殊的责任伦理产生效应。发展和完善公共行政职业伦理,就要健全公平的行政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加强公共行政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建立完善的行政职业伦理监督与制约机制,加快公共行政职业伦理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公共管理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时代 ,公共管理还没有成为原始人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职业还没有分化出来 ;奴隶时代 ,东西方的文明古国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共管理思想 ,但还未形成系统 ;封建时代的公共管理思想东西方各具特点 :中国重人才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较强的民本思想。西方重民主制 ,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在资本主义时代 ,公共管理突出了政府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学得到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基础上扩展、延伸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性分支学科。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的公共行政研究深受英美国家的影响,欧洲大陆国家的公共行政研究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进入到我国学者的视野中。研究视域的局限会影响到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通过简要论述法国和德国公共行政的历史塑造因素以及近些年来的公共管理实践,引出两国区别于英美、但又各自不同的公共行政研究范式。法国和德国的公共行政研究给我们如下启示:应加大对欧洲公共行政研究和公共管理实践的关注;应从历史-制度的视角来进行我国的公共行政研究;应开拓多元的公共行政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对公共行政伦理的规范性基础的探讨,有政体价值、公共利益、社会公平、公民身份、美德等多种视角。鉴于规则伦理只注重制定行为对错的义务与责任原则,忽视道德主体自身的内在特性,从而造成道德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美德视角强调美德之于公共行政实践的重要性,并力图借助思辨与实证的方法,来建立以公共行政人员的美德为规范性基础的行政伦理学。其观点和方法对于我国行政伦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和实践的根本,但是在强调对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主义工具运用的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中,这种公共性面临着危机。文章以公共管理的视角来审视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偏失问题,并试图提出矫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部门管理职能逐渐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过渡,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如角色冲突、权力冲突、利益冲突及法理与情理冲突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部分公共部门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主要与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价值追求、行政体制自身不足、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诱导及监督约束机制的不足等成因相关,要解决公共部门公职人员行政伦理失范难题,需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有效处理伦理制度化和制度伦理化及其相互关系;倡导与践行高薪养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教育;加强公职人员自身伦理信念教育,提出自律要求;建立治理主体多元化参与和程序公开的阳光行政体系,在全方位动态监督与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来规范和激励公共部门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