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以文本的功能和类型划分作为选择翻译策略和进行翻译评估的依据,对翻译教材编写具有重要启示.编写基于该理论的新型翻译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指导学生的翻译策略选择,以及辅助学生的翻译评估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大学的语文系和我国大学的外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虽然在理工科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没有开设这门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交流和科技文献的翻译是今后从事科技工作的理工科学生难以回避的。因此,对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翻译理论、翻译标准、翻译文体与修辞和翻译方法与技巧等的培养和实践,特别是良好的综合的人文科技素质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和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重点要指导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在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对翻译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翻译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4.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翻译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的技能,提高翻译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在翻译中的创造力;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对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描述翻译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灌输语篇语言学中的"语境"概念以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标准"培养的学生翻译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理论指导实践是翻译研究的首要任务。功能翻译理论针对翻译实践提出的目的性、忠诚性、以及连贯性三大原则,使得翻译实践有了较好的理论指南。但是,在高职理工学生的专业翻译教学中,学生往往倾向于将三原则直接套用在翻译实例上,此举是受工科思维的影响,即强调原理与实例之间严格的对应性。这种机械操作的结果既表现为学生翻译能力的瓶颈,也体现出了学生对理论理解上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功能翻译理论及其三原则的内涵,让学生领会三原则的辩证性应用,对高职理工科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翻译课教学中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弊端,因而,我们应强调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理论是有差异的,翻译理论要合理而有效地渗透到翻译实践之中,从而提高翻译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实际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启发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翻译观并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相关教学要求,借鉴Albert Neubert提出的翻译能力的五个参数,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在翻译教学中应加强学生3大主要意识: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意识、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以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翻译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9.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翻译素养.《“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大致从文化、语言以及风格等方面的翻译操作理念与方法进行评析.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赛作品与评析,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与进度的安排、翻译程序与基本过程的把握,以及学生翻译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教学素材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翻译课在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属必修课,但与听、说、读、写等课程相比,受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翻译教学尚未建立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目前,翻译教学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但翻译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传授存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问题。鉴于学习理论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翻译意识、形成正确的翻译观,本文尝试从翻译主体、翻译客体和翻译本体三个方面来构建翻译理论教学的知识体系,意在克服翻译理论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零碎性等不足,使学生对翻译获得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翻译的方法历来为各种学派争论的焦点,可谓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透过众多译法主张,不难找出他们所恪守的一条准则,即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标准是检验一切翻译理论合理与否的唯一准绳。本文从直译和意译的基本定义出发,依据翻译的标准,针对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分别加以阐述,究其内在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讨论翻译活动中各自所遵守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在不同阶段培养相应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其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这是两种概念不同,目的相异但又相互联系的教学设计类型。本文尝试由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在概念和目的上不容混淆,但二者教学上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加深,翻译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翻译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以来颇有争议。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对译者角色的理解和社会预期也相应提升。近年翻译界讨论的"归化"、"异化",其实也包含翻译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涉及译者译作的多元文化态度、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对原文重写的尺度、译者的责任等翻译伦理方面的问题。作为译者,在翻译时有必要对相关伦理问题有所思考,并体现在其翻译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尊重多元文化、沟通多元文化。但翻译伦理的内涵与外延究竟是什么,应保持在一个什么度上,作为翻译研究,更应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进行阐释,结合余国藩和詹纳尔Journey to the West在翻译《西游记》中对佛教用语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指出在处理佛教文化负载词时,余国藩的译本更加倾向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传递佛教文化的目的。而詹纳尔的译文多采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文在西方读者中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翻译领域一直存在着直译、意译的争论,后来又演变成为关于归化,异化的争论,这两对概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文章从两对概念的争论出发不仅探究了两者在文本选择、传译、目标人群、使用的主要领域和使用动机层面的不同,还简要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翻译策略的变化反映着翻译理论研究范式的发展和变化,翻译策略研究成为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特殊翻译形态的自译本身具有生成性、过程性和内部回应性的特点,可以为翻译策略的研究提供一个内视角,增强了对翻译策略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论翻译单位的两个阶段——"句本位"和"篇本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单位经历了词层、句层和语篇层三个阶段,此过程体现了翻译研究从静态到动态、从形式到功能的发展趋势.笔者从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单位"句本位"的局限性及"篇本位"的合理性,指出只有从语篇的层面研究翻译,才能全面、忠实地传递原文信息.  相似文献   

18.
等值论认为翻译活动是跨越时空和语言的交际行为。翻译等值体现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言和语用两个方面。等值论的核心内容是“功能等值” ,不能片面、绝对化地理解等值论中的“对等”概念。等值论对功能语篇的翻译有着全面、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斯玛丽.阿罗约后现代主义翻译观反对盲目崇拜原作权威,在课堂教学上强调译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的做法解构了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权力观,提高了译者的地位,使翻译不再为不忠实带来的罪恶感所捆绑,具有积极意义。但对意义的不稳定性的阐述似嫌矫枉过正,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文学文本的特殊性,学术界对其翻译评判标准莫衷一是。本文选取德译中和中译德作品各一部,从功能翻译学的目的论角度,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