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从"火烧赤壁"与"开门红"谈中餐菜名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餐菜名的翻译对国内的中、高档酒店和海外的中餐店变得日益重要。菜谱中富含中国历史文化信息的菜名的翻译对传播中国文化起着促进作用,但菜谱中这些菜名的翻译却五花八门,缺少比较统一的规范。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大量中餐英译的实例,本着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基本理念,对中餐菜名的英译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对比,总结出菜名翻译的几大实用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中餐中的菜名,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窗口,是将外国人引入中国文化环境的有效手段。菜名的成功翻译将会成为中外文化沟通的一座桥梁。在菜名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法使用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需要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在结合中式菜名命名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有效发挥中式菜名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餐菜谱的翻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外交流中,中华饮食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各国餐饮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中文菜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笔者从中餐菜名入手,结合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中餐菜谱英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和应遵循的求实、简洁、音译和增补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很大,中餐菜名的翻译,尤其是口译,往往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译员平时应注意掌握烹饪知识及相应的英语词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口译时可借用西餐菜名的构成方法,巧用"音译+意译"法,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具有文化特色的杭州菜菜名体现了杭州菜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点,在翻译此类菜名时,应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尽量做到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国菜名的翻译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文章从菜名的文本结构和设计特点出发,考察中国菜名所蕴涵的特征。从而,通过汉英民族之间的文化关系,即文化共通、文化错位和文化空缺三个表征,探讨中国菜名的可译性与翻译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式菜名多种多样,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国人民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学者大多从语言学、符号学、翻译学、美学等视角探讨菜名,聚焦于菜名的文化内涵、翻译方法和语用功能,很少学者注意到菜名中的转喻思维。从认知转喻的视角探讨菜名,可以发现:菜名中存在转喻现象,如地点转喻、生产转喻、容器转喻和谐音转喻;菜名的转喻翻译受语境制约;菜名的转喻机制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具象思维和形而下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中国菜常用的刀工和主要的烹调方法的译法,菜肴的三类命名方式:写实命名法、虚实命名法、艺术命名法,及其文化内涵,并结合实例归纳提出了几种具体实用的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转译法,音译法及直译加注释类。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及其菜肴的命名,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异”,可以为中式菜肴的英译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梳理各种中式菜肴名称,探讨其英译策略,有助于中式菜肴名英译的规范和统一,也有助于语言和文化的对外传播。准确的菜肴译名可以帮助外国客人既能品尝到我国菜肴的独特风味,又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菜肴英译与中国饮食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译中式菜肴,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菜,尤其是中国传统特色菜,不仅爽口,而且韵味。为了让这种美食吸引更多的外国客人,一个响当当的菜名是必要的。是为了方便外国朋友理解而将中国菜名意译还是为保留其文化内涵而将其用汉语拼音音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从目的论的视度看,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特色菜菜名应以音译为主,采用这种方法去翻译不但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中式菜肴的命名在音节方面具有一些特征,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日式菜肴的命名同样如此。中日菜名在音节构造模式上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餐菜谱的一般命名方法有两种:写意性命名法和写实性命名法。写实性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构成,名称反映菜肴内容和特色。本文结合示例探讨了中餐菜谱,包括主菜、主食、小吃等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式艺术菜名在中式菜谱汉译英翻译中最难处理,最具争议。针对中式艺术菜名的翻译,依据运用修辞手法的不同把中式艺术菜名分为比喻型、吉祥语型、典故型、诗句型和夸张型等五大类型,并参照海外著名中餐厅与西餐厅菜谱,为不同类型艺术菜名探讨恰当有效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旨在弘扬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姓氏起源及其中国文化烙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姓名产生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更丰富了人类姓名所表达的社会意义。今天从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来研究日本姓氏的本源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揭示日汉姓名在表层结构及深层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的共性与特性 ,探讨日本姓氏和中国姓氏是否有文化融合 ,文化传播 ,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