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供给体系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因此构建以需求为中心的复合型养老保障体系已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障需求已发生新变化的基础上,论证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复合型保障体系更具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可行性;并建议政府、家庭、社区在农村养老中应承担不同责任,通过发挥三者合力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养老形势日益严峻。研究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养老保障方式。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区养老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逐渐兴起;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各有优点,将来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相互结合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江苏太仓、启东、赣榆三地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社会保险试点情况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江苏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支持力呈现持续不断弱化的态势。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苏农村的家庭养老支持、农村社区养老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支持方式进行分析,结合江苏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思及政策建议:力争消除城镇与农村的二元养老保障制度,突出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方面的主导地位,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并从多方面切实增加农民的经济纯收入,从根本上使广大的农村居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省612位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保障、生活管护、经济来源和精神慰藉等养老需求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难题主要表现为:医疗需求旺盛但大病保障薄弱,管护需求迫切但各方照料严重缺位,急需经济保障但收入少消费低,精神困境突出子女社会慰藉少等。由于家庭中子女的缺位,农村空巢老人对健康、自理的要求尤为迫切。为此,应加快建立家庭、社区、国家和市场联动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给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带来了冲击,使得家庭权力结构逐渐分散,子女孝养的功利性增加,家庭养老经济保障变得脆弱。但是基于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农村家庭养老的深厚文化土壤以及国家和政府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和具体的物质支持,这些都使农村家庭养老仍有其生存的空间。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需要进行新的调整。例如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集体养老相结合,更注重老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的养老制度,探讨其缺失与重构。由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上的失语,构成当前农村的养老模式是以土地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但这种模式在当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家庭养老能力日渐削弱,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制度缺陷。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细胞,在养老方面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依然存在。以青岛市18-60岁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研究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传统家庭价值观给城乡居民养老方式选择带来的差异。结论认为,在农村,养老方式选择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城市,自主养老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此,政府要建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老年人自助为原则、以社区和助老机构为依托、以政府政策支持为保障的复合型养老模式,完善家庭养老和自主养老支持体系,提高对社会养老的扶持力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以满足城乡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8.
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风险是实现农村老年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安徽农村老年人福利状况的调查数据,考察养老风险感知的总体水平和结构特征,分析传统家庭保障、社会网络保障和社区保障环境对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养老风险感知的总体水平较低,分为生存型风险感知和情感型风险感知两个子维度,老年人对于生存型风险的感知水平高于情感型风险;在传统家庭保障因素中,子代提供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均能有效降低养老风险感知;在社会网络保障因素中,亲戚支持网络能显著降低养老风险感知;在社区保障环境因素中,国家级贫困村和有村级正式养老机构会显著提高养老风险感知,而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心理、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方面,探讨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正在衰减、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短期内难以普遍发挥效能,随后提出了在农村社区推行“老年集体自我养老”的构想,并分析了这一养老形式的可行性依据,列举了它对老年人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主张将其作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障的补充,与之共同构成一个家庭、社区集体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和大量青壮年流入城市的双重背景,对农村现有的正式养老支持体系和非正式养老体系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应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发挥机构养老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并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深化,苏州农村养老模式出现了由家庭为主向家庭与社会并重方向的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区养老的作用得到增强,一种带有区域特征的农村养老机制正在形成。目前这种养老机制还不够成熟和稳定,需要通过制度、政策等层面的改进和创新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社会支持体系逐步瓦解、老人自我供养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亟须重构。在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重构过程中,政府勇担责任,既是有效应对老龄化浪潮的现实需要,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应有之义。在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重构与运行中,政府不仅应承担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组织管理、财政投入及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更应采取多种举措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完善农村老人养老保障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加大财政投入,补齐养老基础设施等各类短板。  相似文献   

13.
制定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法既有现实必要性,又有重要意义。农村医疗保障立法有助于提高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信任度,有助于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有助于加强对农村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管,有助于理顺农村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医疗保障事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立法体系不完备,立法层次偏低,法规实施机制不健全。对此,我们要深刻把握立法规律,提高立法层次,完善法规体系,改进立法技术,积极推进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养老:家庭方式需要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视角及制度扩张和静态均衡角度对农村养老的关注多具有政治考量和货币补偿的特点,据此推行的社会养老政策迄今为止绩效不佳。对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流动及家庭权威分散所做的分析表明,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是双重的,在弱化的同时也存在某些促进方面。农村养老现行而有效的方式依然以家庭为主。家庭不仅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在经济支持上也占据着最大份额。社会转型对农村养老的冲击不在于动摇了家庭养老的主体角色与核心功能,而在于削弱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拓展或改变了家庭养老的存在形式。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应围绕稳定、扩展或补充而不是抑制家庭的模式来展开。家庭养老需要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业的弱质特征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我国金融支农的力度明显不足,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完善的金融支农机制,有利于疏通储蓄向农村投资的通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构建起央行和财政的政策与资金作扶持、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为主导、保险与担保等机构充当后盾、资本市场提供补充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支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苏北某县的养老调查显示,老年人自己的经济供养支持力已经超过家庭的供养支持力,家庭供养为主转变为以经济自给为主。这一方面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供养功能弱化,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养老保障尚未建立起来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养老的无奈。政府须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形成"养老金+劳动所得+家庭供养"多元均衡的养老格局。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薄弱广泛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诸多方面。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不明晰,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调;干部绩效考核和涉农政策存在缺陷。应当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财政供给动态平衡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的逐步形成,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也将越来越大,农村传统家庭保障方式已难以承担起全部的保障重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借鉴国外的实践和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养老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若干认识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该文主要针对其中有关认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体工程。当前我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必须抓住时机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将农村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商业保险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保障功能,从而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