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现有的社会伦理存在权利义务失衡的矛盾,诱发了社会伦理的主体性性追求不足、契约精神匮乏与正义精神销蚀不足和契约精神匮乏与正义精神销蚀等问题。但社会伦理的本质中存在着固有的生态价值,是活的意义的善。它以生生不息的样态构建和更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道德体系。完善伦理精神的不足之处,需要发挥其生态特质,选择正确的优化路径。伦理精神的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制度强制力量以外,其优化路径的实现亟需构建可自我更新的底线性的社会伦理,可自我完善的公意精神以及可自我调适的互利性的正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实现以生态智慧考量社会伦理,打造兼备合理性与正当性的社会伦理。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伦理危机的出现给后现代人类生活带来了各种伦理问题。在主张多元化与包容性的后现代社会里,人们心中没有坚定的道德标杆,于是伦理身份渐渐迷失,人们会陷入复杂的伦理困境中。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石黑一雄在《远山淡影》中,以移民者的视角探讨了人类在后现代社会中面临的伦理身份焦虑,以及叙述者通过自我建构、自我解构走出伦理困境的心路历程,旨在说明后现代社会中,人需要经历一系列道德挑战与挣扎才能获得真正的理性和自由。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列维纳斯(Levinas 1906—1995)的他者论主体观对于分析早期戏剧人物存在的主体性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他对主体间性突出作用的强调使读者和观众清晰地看到了莎士比亚戏剧人物主体性思想的环绕。莎翁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不仅是社会身份的展示,更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格主体,主体与他者的回应关系在伦理与责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呈现了西方尤其是当今英国社会中人们面临的一个个伦理矛盾和困境,对善与恶、异装癖、恋童癖、虐待儿童、受虐与施虐、金钱与政治、自我与利他等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时,作家的叙述伦理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他主要选择从人物立场道出具有伦理指向的话语、反讽、象征和视角选用等方式来表明自己的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皆可以从人性中找到答案。生态危机不仅是工业发展的产物 ,更是人类迷失自我的结果。通过探讨环境危机的人性根源 ,阐明生态伦理得以可能的人性论基础 ,说明只有完善人类自身 ,环境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伊始于抽象法,经过道德延展到伦理,再从伦理的家庭经市民社会发展到国家,这实质是主体性的生成历程。抽象法中的主体性作为占有外在物的人格而存在,道德的主体性是主观片面的自我决定,伦理的主体性是客观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国家乃是主体性原则的最高阶段,黑格尔对此前诸阶段进行了辩证扬弃,认为只有在国家这个实体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译者是汉语典籍英译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对译作有重要影响.翻译伦理的回归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规范依据.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基础,以《醒世恒言》的英译本为例,从再现伦理模式、服务伦理模式、交际伦理模式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正确发挥译者主体性,为汉语典籍英译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总体性"是重新理解和阐发马克思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的重要视角。在"总体性"视角下,马克思伦理观的理论特征体现在,对于现代社会生态伦理危机和伦理精神危机的深刻指认。马克思伦理观的辩证方法论特质表现为,弥合现代政治"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裂,化解现代道德"个体利益"与"公共善"的矛盾。马克思伦理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在批判与整合中、西伦理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建构面向当代中国伦理现实的新型伦理生态,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的自我革新。  相似文献   

9.
《黑猫》是埃德加·艾伦·坡的重要小说之一。它聚焦于一个囚犯面临死刑时的自述。他自认为是无辜的,只是在酗酒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无意中虐杀动物和妻子。自我叙述中夹杂了恐惧、愤怒、悔恨甚至怜悯等复杂感情。作品紧紧围绕着人物的心路历程层层推进,展示了小说人物内部意识和外部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和流动,以及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的疯癫与崩溃,折射出其生命伦理意识的复杂性,这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该作品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从互文性视角对《太阳照常升起》和《家园》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具有鲜明的互文性:主人公从战场归来后遭受着信仰崩溃和双重意识的折磨,在自我迷失中怅然若失,却最终勇敢地踏上自我重构的精神旅途,寻找人生的意义。总结归纳为战争之殇的互文、双重意识的互文和自我重构的互文。通过互文阅读,透视人类在战争后经历的精神危机,并解读伤痛文化中超越族群与肤色的人类自我身份认同的矛盾与艰难,借以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归宿。  相似文献   

11.
霍桑的小说大多主要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着重探讨社会道德和罪恶的问题。作者通过其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清教社会的宗教伦理观,抨击了清教社会伦理观对性爱、婚姻的严厉惩罚。霍桑的作品中包含了许多伦理因素。本文以《红字》为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通过对小说中悲剧人物的伦理身份及复杂的伦理关系的分析,解读霍桑小说中人物悲剧的成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霍桑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是发生在清教社会伦理背景下,悲剧人物改变各自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伦理身份,违背了清教社会宗教伦理道德标准是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达到自我、人我、物我的高度和谐,实现心态、世态、生态的相对平衡,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般说来,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伦理支持系统。由畸形社会、不确定的社会到和谐社会,是社会形态的跃迁。这一跃迁要求我们的伦理观也必须实现有决定意义的和谐转向——由单向伦理和双向不对称伦理到双向和谐伦理的升级,以便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伦理支持。和谐伦理是人类伦理智慧不断升华的结果,因而能够成为和谐社会的伦理支撑,甚至和谐伦理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视角中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分析传统农民主体性的三个向度。人与自我方面,不以物质发展和欲望充分合理的满足为基础片面追求精神发展的主体性最终只能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人与人方面,家族本位、伦理本位导致人己权界、群己权界难以确立,个人仿佛为他人而设;人与自然方面,以自然为主导的天人合一只能说明主体性陷入客体化中而抽拔不出。由此决定传统农民主体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从女人如何变疯癫这一视角探寻女性身份的迷失。在父权文化和菲勒斯中心主义社会,女人的疯癫与女性身份的迷失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对伯莎·梅森疯癫的剖析,探寻女性身份迷失之谜。伯莎·梅森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人物,是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原配妻子。作者力图通过分析这个角色的社会背景及其被扭曲的他者形象,展示其被边缘化的轨迹。从这个边缘和失语的人物身上,可以看出男权社会对女人的歧视和迫害,使人们对女性身份的迷失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解构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建构是农民工形成自我认同,嵌入城市社会结构的表征.文章通过东莞市的个案,从语言认同的视角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建构问题.作者认为,流入到东莞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学习粤语的行为表现,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建立社会关系,努力嵌入当地社会结构的自我定位.他们通过语言这个渠道进行自我包装、印象管理,克服在社会流动中遇到的文化隔阂,试图跟随社会变迁的脚步实现城市融入,完成自我的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下,K的“真实自我”成为“理想自我”的祭品,标志着K以极端个人主义的方式确立主体性的实践归于失败。夏目漱石提倡充满浓厚伦理色彩的“道义上的个人主义”主体,而K的主体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包含交互主体性的单独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夏目漱石借由《心》中K的形象塑造,批判了近代日本社会对西方个人主义的囫囵吞枣、盲目仿效,这对当前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语境和乡村现代性的审美语境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对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由外部的启蒙视角逐步转变为自身主体性的视角,并自觉地借助镜像世界进行着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记忆生态的生产。乡村生活世界的生态性生产想象是乡村生活主体性建构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特兰德善于把自我对象化,对自我及其所置身的世界进行有距离的观照,这种旁观者视角使得他的观察获得了某种“公正性”和“客观化”,从而打破自我和私人化,成为事件和风景的编年史见证人。主体性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形而上学的“自我”,而是陷入了悖论式循环的“递归的自我”。这种自我在场的取消,不但使主体性陷入了机械学的递归循环,也使语言陷入了类似的指涉循环。在这种状态中,自我和语言不再是指涉的和表现的,而是表演的和自我同一的。这种“最终的自我取消”绝不意味着对死亡的形而上诉求,而是重新寻回万物一体的本质同一性,以克服西方文明中主客观二元对立思维所造成的种种分裂与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如何维系河流健康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人类社会需要认识、研究、反省和采取适当对策的重要问题。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既与西方近现代社会面临的社会危机和发展困境密切相关,也与近代主体性哲学自身的矛盾相关。主体中心理性高扬人的主体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改造自然的力量,忽视河流自然的整体性和价值尊严,导致对河流盲目的征服和开发,人与河流的关系遭遇空前危机。应从价值与伦理双重角度来评价河流开发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尊重河流健康生命为价值标准,建立广泛的河流伦理,把道德关怀对象扩展到河流生态整体,用一种基于现代理性的眼光去评价被人类忽视的河流价值。用对话、交往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从实践论和生存论出发建构一种互主体性的河流伦理观,用主体—主体关系来代替主客体关系进行理性重建并审视河流环境问题。构建河流伦理理念,树立河流环境道德意识,为河流生存危机走出伦理困境提供可能性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文章拟从韩寒的文本出发,以其笔下的“上海”印象为切入点来展现作品人物自我缺失、迷失的心路历程。通过对上海“城市建筑”呆板、人工化、无生气特点的描绘,表现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冲突;通过对精明世故、人情淡漠的上海人生存状态的再现,凸现出物质繁荣与精神虚无之间的不协调;通过对以城市文明和现代化为主导的上海文化的反思,表明了作者以边缘立场对抗主流话语的反叛姿态,其结果却导致一度迷失的自我得以极度地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