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新民谣作为民众评价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诱导着“孝”的实施.它以诙谐讽喻的方式记录着双向“反馈”模式中单向错位的孝道观;以平易幽默的形式诱导着积极向善的“孝”.新民谣对“孝”的诱导是通过道德之力来弥补自然本能的不足,以亲子双方的精神需要和子女的自力要求发生作用.在当代工商社会中,对“孝”的诱导可以弥补社会养老的不足,在和睦家庭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孝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新时期要发挥中国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澄清对传统孝文化的模糊认识,加强对青少年孝德教育,并对中国孝文化内容不断地加以提升和转换。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与养老思想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孝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传统养老思想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传统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它要求子女不但要细心奉养父母,而且要孝顺、孝敬,使父母心情愉快,儒家还提出了孝丧和孝祭的要求。汉代“以孝治天下”,历代统治者为维护统治,纷纷仿效,制定了一系列的养老制度和措施。传统文化中的孝与养老思想的合理成份对当代养老事业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4.
阿诤 《社区》2005,(20):1-1
“居家养老”,是本期杂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这是近年来在老年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首先,我们可能需要分辨“居家养老”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有什么区别?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老年赡养模式,是以“孝文化”为伦理基础,多数以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共同居住方式,在扩大家庭中“反哺式”地实现对老年人的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和亲情抚慰。但是,要指出的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冲击几乎是摧毁性的。譬如,孝文化中倡导的“父母在,不远游”与市场化的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是不相容的,当代社会中种种工作压力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说"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汉以孝治天下” ,在家国同构一体的封建社会中实际是移孝作忠。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一大特色。“孝”的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但其基本内涵仍不外“养”和“敬”二字。这应是传统的“孝”中属于精华的内容。在传统的“孝”中也掺杂有不少的封建性糟粕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愚孝 ,也是“孝”的畸形发展。“孝”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 ,我们对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封建遗孽而加以全盘否定。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结合现实 ,既要大力发扬其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又要强化法律对不孝的制约。这对于增强现代家庭凝聚力 ,促进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孝文化的重建已成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也是我们对待和谐观念科学的、理性的态度。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及其行为规范,对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在当今社会,孝道观念淡薄甚至缺失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传统孝道基础之上"新孝道"的提出,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价值。孝为人伦之首,百行之原;孝为齐家之宝,处世之本;孝为治国之道,和谐之基。孝的内涵表现为孝养、孝敬和孝谏。从现代意义上讲,孝的首要内容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其次是忠于事业和职业;再次是忠于家庭和他人。可谓是大孝孝国家,中孝孝事业,小孝孝父母。当代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华民族所具有丰富的孝的思想资源,对于当代中国应对老龄化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孝的家庭美德教育,对于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延斌史经伟在《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父子之道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的核一1、5,部分,“父道”和“子道”是其基本内容。“孝”是为子之道的核心内容,成为支配子女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评价其德行的根本标准,也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范畴。孝作为一种从子女角度来处理父子关系的道德原则,包括以养事亲、以顺悦亲、以功显亲、以义谏亲、以祭念亲、以嗣继亲六个方面的内容;从父辈角度来处理父子关系的、以慈为主要内容的为父之道可概括为父义母慈、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端蒙重教。这种以孝、慈为中心的传统父子之道对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对我国当代的新型家庭代际伦理的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首先,传统父子之道为家庭稳定和睦提供道义支持。其次,可以起到激励人们重视道德修养、发挥社会教化的积极作用。再次,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同构”,使得“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从而还对国家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新的孝道包括:赡养之责、敬重之心、关心理解之情,发展“孝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是理顺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孝文化需要建立平等、民主、互益的新型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注重“孝”道德教育与法律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大传统下 ,家庭成为了农民伦理秩序的核心。家庭成员关系 (即人伦角色关系 )的主轴表现为“父子轴”的家庭观念 ,究其根源在于封建父家长制的社会结构。于是出现了统治者以“孝”立国 ,而百姓以“孝”立家和立身。民间故事中所反映的家庭伦理观也就围绕着“孝”的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11.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非常著名的历史叙述文本,讲述了庄公兄弟二人为王位而反目成仇的过程。《左传》评价"兄不友、弟不恭"的伦常失序是事件的起因。后世评论多以此为据,而忽视兄弟二人的母亲武姜的政治力量。清华简第六辑《郑武夫人规孺子》,塑造出颇具政治谋略的武姜,综合《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借助历史重演解释理论分析可知,她与庄公多年秘而不宣的政治角力,是郑伯克段叙述中的内隐的政治背景。庄公借助边父、祭仲等人的长久筹谋,因势利导,驱逐共叔段、拘禁武姜,避免郑国内乱,为国家兴盛谋求发展空间,但他养骄长恶,一贯以满足个体私欲来豢养王室及其近属,为郑国埋下内乱的祸根。  相似文献   

12.
《孝经》提出"移孝为忠",孝与忠紧密联系,但其间又存在矛盾。以"孝子"、"忠臣"著称的黄道周深受《孝经》影响,但他的孝道观倾向于先秦儒家的孝道派,在孝与忠发生矛盾时主张忠服从于孝,这一点与"夺情"执政的杨嗣昌截然不同。黄道周在完成《孝经》"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人生设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事亲与事君、辱亲与忠君的两难抉择,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对"移孝为忠"作了深刻的注解,孝与忠的裂痕也在他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合;而《孝经》"移孝为忠"说则在明清易代之际得到了一种新的诠释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普陀山送子观音、<二十四孝图>和莲花石刻蕴涵着印度原创佛教的生殖崇拜,体现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母以子贵"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观音文化与儒家孝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孝字从教、从学。孝的涵义有三个层次:养、敬、顺。孝敬父母最基本的要做到奉养,核心的内容是敬,高层次、高境界是顺。《孝经》认为,孝对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其孝的外延更大一些,对社会所负的责任更重一些,“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相似文献   

15.
"仁"和"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范畴,在一定意义上,儒家文化可被称为仁孝文化。对于"仁""孝"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很多学者进行了阐述,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汉唐学者多认为孝是仁之本,孝在先,仁在后;宋明学者则倾向于认为仁是孝之本,孝是行仁之本。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良知"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仁和孝,他认为仁是良知之理,与良知不可分割,孝是良知与物(事亲)相感发出的表德。在仁孝关系方面,王阳明既沿袭了程朱的观点,又进行了新的阐发。他认为,仁是体,是孝的人性依据,孝是仁的发用流行,且是仁的先发。仁发用为爱,孝是爱亲,在所有的仁爱中最为真诚深厚。仁爱具有普遍性,但往往因条件受限而无法实现。在此情况下,王阳明认为应遵循"优先原则",孝被置于最优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孝道伦理广泛渗透到唐代人的社会生活之中,在衣食住行的方式上均有所体现。通过梳理及文献,发现子女需要尽心竭力地为父母长辈提供充足食物,并结合父母长辈的身体状况,合理搭配饮食;子女要将最好的衣服留给父母长辈,同时子女着装有礼仪要求;子女要尽可能地与父母长辈累世同居,并在居长期间有特殊要求;父母在时,子女尽量不远行,出行时要尊敬长辈,并为老者提供方便。可见,唐人的衣食住行方式总体遵循了尊长优先、便于行孝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周代,尤其是西周,天子既应该按家庭行辈制度对父亲的兄长称"伯父",又要按职官礼制对于二位方伯称"伯父";既应该按家庭行辈制度对父亲的弟弟称"叔父",又要该按职官礼制对各位州伯称"叔父"。由此也可见,《逸周书.本典解》成王称周公为"伯父"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