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以后,对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西方学界对媒介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担忧,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由此产生,依次经历了四种研究范式,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中国学界广泛关注与研究。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兴起以来,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借鉴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开展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融合研究已渐成学界共识,将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在许多国家已发展成为一种终身教育.这项教育可以帮助受众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和辨别媒介信息,懂得合理运用媒介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现实,试图提出适合本国特点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传入日本,经过数十年的宣传与发展,媒介素养理论早已经融入到了日本本土文化中,并且媒介素养已经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媒介已经充斥整个日本市民生活工作之中,人们早已经习惯通过各种媒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而没有了这些媒介他们会无所适从。笔者就从日本媒介素养的教育现状和日本媒介素养的教育出发,对泛媒体时代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文化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和传播学者较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该文立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实际,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和现状入手,分析兵团高校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意义,同时指出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媒介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一项迫切任务。高校应通过建构课程体系,借助校园媒介等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一种正在兴起的教育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世纪早中期西方一些国家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话题.本文清厘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所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其在一些国家的实践和推广.由于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本文还将两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市场经济时代,大众传媒是我国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如何认识传媒,正确而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我国某以理工科背景为主的"985"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内容了解模糊,对媒介的批判能力较弱,对媒介的使用不够深入.因此,我国高校应营造媒介素养教育氛围,培训专业师资,增加高校与媒体的合作,强化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网络,进而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素养"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关注。随着高度信息化社会形态的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型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100年前现代大学初创之时就提倡"造就通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推行通识教育。在最近20年的积极探索中,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通识教育实践。由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在通识教育的本体论研究、本土化研究、实践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身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当前的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教育的承担主体模糊、媒介教育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失当、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偏失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传媒 新素养:媒体素养教育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与阅听人二者已不像过去仅仅是"上对下"的产制-接收者关系,而是以一种打破单一产制者或单一接收者的多面向方式存在于当前的媒体环境当中。媒体素养教育面对当前的传播现实,所应持有的"变"自然是发生在媒体近用的方式中;而"不变"的仍是媒体素养所强调的阅听人具有发声能力,以期媒体作为公共领域中实现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并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浅谈媒介素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媒介已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体之一。它在儿童成长与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力求客观地评价传播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和影响,说明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儿童媒介素养对儿童社会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转变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为使受众具备媒介素养而开展的教育.目前欧美国家的媒素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已超越了传统的保护主义,进入到强调受众主动探索的新阶段.在教育目标上,已从"保护"这种单一目标扩展为包含"预备、保护、享用"的三重目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宏观上看.在于追求与"学习型社会"完美对接的终身教育;从中观上看,在于通过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融入已有的教学体系中;从微观上看,在于引入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实践与反思基础上的行动学习法.当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依然处在初始阶段,需要通过社会力量多元化和媒介素养教育政策化等途径来真正落实媒介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14.
国内高校数据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据素养概念的内涵,界定了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指出目前国内高校数据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数据资源建设不完善、数据公开与共享程度低,造成数据获取困难;现行教育模式不利于开展深层次的数据素养教育;数据引用规范与伦理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存在盲区。在此基础上,思考了数据素养教育的对策,认为提高数据素养教育水平应从3个方面入手: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共同完成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图书馆应加强数据资源建设,使数据的获取更加便捷;深入理论研究,以推进国内数据公开与共享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媒介化信息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多样化的媒介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 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了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我国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 育开展较晚且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的实效性相对较差。因此,建构、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成为开展媒介素养 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初步设想,并提出了具体 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日益普及,它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显,全社会应给予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采取适用于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从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通过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化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共同努力、多元合作,为中小学生构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媒介环境,保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学会利用媒介来服务自我和完善自我,以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引导大学生适应媒介化社会生活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网络行为异化造成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及其人格支离破碎;网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网络媒介负外部性侵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生的媒介伦理素养与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性使用网络媒介;大力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全力优化网络生态,降低网络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媒介素养教育向认知科学、信息处理思路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是国际传播界和教育界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其核心是人的信息处理素质,即: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文章结合目前比较完善的媒介素质研究和实践、媒介素质教育的历史演化阐释目前的媒介素质教育有一个明显的向认知科学、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这与目前的大众传播理论的探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