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陶渊明创作风格的研究,历代多谈其自然平淡的方面和豪放、隐曲的表现,而对他充满幽默、谐谑之趣的诗文论及甚少。此类诗文,诸如《五柳先生传》、《责子》、《形影神三首》、《挽歌诗三首》、《自祭文》、《赠羊长史》、《归去来兮辞》、《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止酒》、《乞食》、《读山海经》  相似文献   

2.
《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晚期作品,在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是一朵奇葩。古人对它有着崇高的评价。有的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有的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有的称之为“辞精义炳,婉而成章”(释皎然:《诗式》),有的称之为“深衷浅貌,短语长情”(陆时雍:《古诗镜》),等等。可见,其艺术价值是很高的,其表现特色是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的文章家和文学家们大多具有“情欲信,辞欲巧”的写作观,这对我们的前人研究美的书面语言——“巧”之“辞”给予了启迪。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谓俯拾即是,收获甚丰,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  相似文献   

4.
统观《古诗十九首》中运用植物意象的十首诗歌,其植物意象可以分为四类进行诠释,即“时序之草”、“生命之树”、“遗远芳华”和表现“情爱依附”的植物意象,而每类植物意象又各自具有较为深远的文化意蕴。在对《诗经》、《楚辞》植物意象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古诗十九首》的植物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体现了“婉转附物,怊怅切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陆机的《拟古诗》是对汉末《古诗十九首》的模拟之作,与古诗相比,《拟古诗》除了在主题方面有所超越外,艺术表现上如修辞、炼字、感物等方面亦有创新之处。从内容到形式,《拟古诗》都表现出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机论文于作品语言、 写作手法诸方面都标榜创新,而其自身创作却存在着严重的拟古倾向。陆机文学思想、创作 实践之间的矛盾与其人生际遇、创作心境有关,也是汉魏以来文坛拟古风尚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重量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命情结和强烈的生命气息,从其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开始,到《丰乳肥臀》以及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作品,生命意识一直是其表现的重要主题,莫言对生命意识、生命强力的极度张扬与推崇还包含有复杂而又丰富的文化意蕴。从哲学层面看,莫言对生命强力的推崇与张扬是为了唤回人的感性生命,以使人的生命更加趋于完善;从现实层面上来看,则是“唤回和弥补现实中逐渐衰竭的生命力”,以促进人种的改良;另外莫言对生命强力的推崇与张扬还包含有文化批判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利涉大川”是《周易》卦爻辞中的常用语,它在《需》、铜人》、《蛊》、《大畜》、《益》、《涣》、仲手》卦的卦辞与《颐》卦上九交辞、《未济})卦六三交辞中出现,共九处;《谦》卦初六交辞的“用沙大川,吉”,取智与“利涉大川”亦同。而《讼》卦辞“不利涉大川”及颁协六五交辞“不可涉大川”这二则反面训诫之语,则与“利沙大川”形成对照。“利涉大川”在“系辞焉而明吉凶”(《系辞上传》)的卦爻辞中于不同的“卦时”“变位”多次出现,其取象设备的象征意蕴、具体内涵及其所体现的哲理启示,值得深入探析。一、“利沙大川”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中,如果谈到描写“隐逸”的诗人,自然要举出东晋的陶渊明。《饮酒其五》、《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等这些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品确立了陶渊明“陶逸诗人”这一不可动摇的评价。从这些作品的成熟性来看,将陶渊明看成是使隐逸文学确立的作家是妥切的。  相似文献   

10.
许祖华 《江汉论坛》2006,(2):126-130
家族的挽歌,作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第一道母题,是以二元悖裂的状态构成的。这种悖裂主要表现为情与理的矛盾。正是在这种二元悖裂的状态中,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在对衰落的家族献上挽歌的同时,也献上了人的解放之歌与生命的挽歌。人的解放之歌在人的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展开,形成了“颂歌”与“悲歌”两个类别,它们分别存在于20世纪前半叶与后半叶中国家族小说中。生命的挽歌主要在生命之美、生命之善、生命之真三个具有形而上意义的层面展开,它们的出现既是家族的挽歌这一母题二元悖裂的结果,又在客观上为家族挽歌的母题注入了更为丰富复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陆机的美学思想是以唯物反映论为其基础的。《文赋》开首云: 夫放言遗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陆机认为创作中的最大困难,便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他为探讨和解决这个难题,在《文赋》中提出正确处理文、意、物三者关系的原则,便是“意”须“称物”,“文”必“逮意”。这是陆机的文学创作论的基本纲领。他还根据这个纲领,论述了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是学习前人、积累知识和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阶段;二是创作构思阶段;三是艺术表现阶段。创作的第一、二阶段是为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书和词语是博尔赫斯用以表现世界本质的系列象征。《巴别图书馆》 表现了博尔赫斯的宇宙模式,《沙之书》等小说视“书”为世界之本质,“唯一的词”则是 博尔赫斯在作品中浓墨重彩追问的万物本源。图书馆、书和词语这一系列意象的形成受到 犹太神秘主义派别喀巴拉的影响,同时,博尔赫斯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神秘主义倾向是其 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奥登的《悼念叶芝》作了一个比较式解读。《悼念叶芝》是一首现代挽歌,是一首充满智性的悼亡诗。与传统哀歌相比较,它的现代智性表现在三方面:意象陌生,意绪冷峭,意义延置。文中将原诗与传统哀歌作了对比分析,能使读者清楚地看出《悼念叶芝》与传统田园哀歌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我昔年读书“北大”时,曾听到当时以“选字”名家的刘文典先生讲到陆机《文赋》里“悲落叶于劲秋”一句时,向同学们发问:“你们想想,还有没有另外一个字比这个‘劲’字更好的呢?”还曾听到当时以文宗自负的林损先生讲到《论语》的“辞达而已矣”一句时,向同学们发问:“为什么不说成‘辞达而已’?甚至省为‘辞达耳’?”意思很清楚,刘先生以为“劲”这个实字用在这句话里是最好的;林先生以为“矣”这个虚字在这句话里  相似文献   

15.
张艺涵 《殷都学刊》2023,(3):96-102
曹魏郊庙乐舞歌辞所传寥寥,致使其在乐府研究中湮没不闻。从曹魏郊庙仪式的程式与内含视角出发,可补充了解该时期郊庙乐舞歌辞的沿袭与迁演。郊祀层面,曹魏“疑用汉辞”这一通行说法不甚周全。曹魏承袭汉代郊祀仪式程式,又依新政暂罢汉《郊祀歌十九章》中祀五帝的四曲和二舞,并剔去天佑汉祚的祥瑞之辞;另为新的配祀对象订立乐舞歌辞,如鼓吹曲《应帝期》曾为“配祀上帝”之用。庙祀层面,曹魏所留歌辞皆首作于建安年间,除沿袭汉代庙祀作颂只留徒歌、不予配乐的程式传统之外,还因汉魏禅代、魏蜀交战等事件,对乐舞歌辞内涵及效用化旧为新。  相似文献   

16.
诗丽有差异     
<正> (一) “丽”作为试赋的特点,早在西汉时扬雄就提出来了。他在《法言·吾子》中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其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区分文体的特点时也指出;“诗赋欲丽。”这里说的“丽”都是指的艺术形式上的雕绘词采。陆机在《文赋》中对  相似文献   

17.
厉神占梦与《惜诵》中两“曰”字的人称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世年 《云梦学刊》2005,26(3):38-41
《惜诵》中厉神占梦一节,连用了两个“曰”字,其原因何在?参考《离骚》中的灵氛占卜与《诗经·小雅》之《斯干》《无羊》的占梦,结合上古“习卜”的礼俗,并由《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等出土材料考察楚国的占卜方式,可以推知:厉神占梦的过程分为首卜与习卜两次,故而其占辞也就分为两部分,两“曰”字便是占梦者两次占辞的分别引起之词。由此亦可就原诗之相关内容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8.
在清初,章藻功是与陈维崧、吴绮并称的骈文名家.康熙末,章氏对自己的骈文作品进行编辑、注释,成《注释思绮堂四六文集》十卷284首.章氏论文,主张“神清”、“气动”、“字洁”、“语生”和“取典雅训”、“对仗空灵”;又主张骈文创作取则的高标,除了庾信、徐陵,还应包括陈琳、阮籍、曹植、王粲、潘岳、张华、陆机、左思等魏晋作家.章氏骈文形成了工切细巧、清健平畅的风格,就其范式倾向而言,显然近于两宋;而用典灵活生新、对仗巧妙工切,行文“句虽偶出,义属散行”,达到俪体散趣之境界,乃是章氏骈文所取得的主要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文选》陆机诗笺识李之亮昭明太子《文选》收陆机诗文甚夥,的不负陆海潘江之誉。唐李善注可谓博矣,玩读之余,尚觉某些注释偶有漏讹。今择其诗数首,略为笺识,不敢妄称纠补,但为读者提出若干线索而已。卷二十四《赠冯文罴迁斥丘令一首》李善注:“四言。《晋百官名》...  相似文献   

20.
《女诫》是一篇写给“诸女”的“家训”。由于“家训”类作品“拟想读者”对于作者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这类作品往往倾向于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顺应,以教导子女全身远祸。因此,这类作品不可能表达作者的理想人格。把《女诫》当作女教的圣典是对这部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