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年来,学界对胡适和陆侃如的师徒关系逐渐予以正视,但仍缺乏专门系统的梳理分析。在学术成长之路上,陆侃如一直得到胡适的青睐和栽培,也深受胡适的影响,但在学术理念和方法上却不尽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分歧,这由1922年发生在师徒之间的"楚辞之争"可见一斑。一些学者因此常把陆侃如放在胡适的对立面,实际上,陆侃如虽然在某些方面与胡适有不同程度的分歧,但作为胡适一手栽培起来的现代古典学者,就其基本学术立场而言,他们无疑志同而道合,彼此间的讨论和分歧是同道间正常的交流互动。讨论过程中,作为弟子的陆侃如坦率批评胡适的方法观点,可谓当仁不让于师;而胡适主动请弟子批评自己的论作,对弟子的批评质疑不以为忤,平心回应,也足可谓之虚怀能容,雅量可佩。可以说,现代楚辞研究正是在胡适与陆侃如等弟子们自由活跃的交流互动中生成发展起来的,而胡适与陆侃如师徒二人的创始之功尤其不可泯灭。  相似文献   
12.
1946年的上海摊贩事件是两个性质运动的混合,之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事件过程的史实清理层面,缺少对摊贩事件中各方的利益争夺和政府应对的分析。本文拟在前人史实探索基本清楚的前提下,对1946年上海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摊贩的经营状况、国民政府上海市政府和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应对及事件的社会政治意义加以阐发,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并对整个事件给出更深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凤凤 《船山学刊》2013,(2):151-156
李贽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因父亲和祖父去世而两次去官返乡的丁忧守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其仕宦蹉跎、子女多夭等种种厄运的重要诱因。现实的遭遇,使他对礼制的合理性表示质疑,进而对孝道加以理论思考,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丧葬观和孝道论,这也是他反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胡秋原先生是大陆赴台知识分子中具有影响力者之一,这种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矢志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他的民族主义内涵十分丰富,如政治面相的国家至上论,文化面相的超越前进说,学术层面的理论历史学等.不过,他的理论历史学的唯智倾向,超越前进说的含糊性,以及国家至上论对自由民主的遮蔽,使其民族主义亦显示出若干局限.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县级教育行政经历了“裁局改科”和恢复教育局的曲折历程,区乡教育行政组织继续建立并不断刷新,县乡基层教育行政体系逐渐完善。以湖北省为例,可知其演变历程及结构。  相似文献   
16.
1911年,清廷在立宪呼声不断高涨的严峻形势下,提前成立了一责任内阁,亦或谓奕劻内阁、暂行内阁,而非被众人一直所咒骂不止的"皇族内阁"。正因为该内阁是过渡性的责任内阁,所以该总理大臣所担负的任务之繁重,责任之重大也就可见一斑了。因此,在皇族间也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皇族不是力争上任总理大臣,而是力图避免担任此职,推卸责任。据《大公报》所载,在奕劻担任总理大臣的半年过程中,他就曾断断续续的七次恳辞该职,其原因是异常复杂的,除了与国内外形势的不断恶化有关外,还跟他年事已高,病情严重,与其他国务大臣关系不合,以及十分惧怕自己更加臭名昭著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然而,清廷对奕劻恳辞的这些原因却主要又表现为一次次的拒绝、慰留。  相似文献   
17.
论《周易》中的“神”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神"这一概念,在易学史上是不断变化的,有多层面的含义。《周易》认为"神"是可以认知的,人们通过修养心性和直觉的体验,可以达到使自己的灵魂同神化合为一的境界。因此,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返回到神灵自身;通过神灵自我觉解,实现自然的呈现,从而感觉到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论广东第一次全省商民协会代表大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5月广东第一次全省商民协会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是国民党初期推行商民运动取得重要成效的具体表现之一。本次会议不仅发表了大会宣言,通过了10余个重要议案,而且还成立了广东全省商民协会,颇受国民政府的重视,也得到舆论的肯定与赞扬。在此之后,更多的商民开始关心政治、积极参与各项政治运动,使广东省的商民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本次大会的召开与广东全省商民协会的成立,并没有完全消除各地商民协会之间相互纷争的混乱状况,甚至全省商民协会内部还曾发生纠纷,与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所设之商民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最后经国民党中央商民部的直接干预和安排,广东全省商民协会接受了广东省商民部的统辖指挥。  相似文献   
19.
朱英 《江汉论坛》2001,9(10):33-37
辛亥革命后,商界中许多人士除政治思想和政治责任感的改变不甚突出之外,对其他不少问题的认识则出现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新变化;同时,商界的组织程度较诸清末也获得明显增强和提高。这些新的变化,均与辛亥革命有着程度不同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可以视为辛亥革命对商界这一重要社会群体发展演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辛亥革命后商界的发展变化,又在许多方面产生了过去少有的新影响,其中既包括对商界自身的影响,也涉及到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变迁的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20.
北美早期华工研究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他们的文献材料。艾尔松修女以数十年之力,通过系统地查阅当年的报刊,追寻早期华工在北美大地上的踪迹,撰成《爱达荷华人往事》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北美早期华人移民生活的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