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孙佑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2年,法制建设恢复阶段的环境立法;1982—1997年,法制建设发展阶段的环境立法;1997—2008年,法制建设进入全新阶段的环境立法。三十年来的环境立法为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即: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将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借鉴国外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环境立法的同时注意在相关法律中规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与遵循生态规律结合起来;把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各方面的立法积极性又反对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把环境立法与环境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立法后效果评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加快立法与提高立法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的变动性和法律的稳定性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看到我国现行环境立法存在若干问题,这些问题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不断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2.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低碳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匡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4):5-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我国要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经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排放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采用物联网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突破点;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是建设低碳社会的基础。倡导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赛男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29-32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起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解决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阶段状况,总结经验、拓展新渠道,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阎现章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5)
高校廉政文化是在高等学校廉政理论研究和廉政实践互动结合与建设的过程中,生发和传播的一种具有教育行业特色的新文化形态,对于创新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具有清廉素质的人才、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及营造全社会崇廉耻贪的文化氛围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特色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设集廉政文化传播和理论研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校廉政研究学术机构;二是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论体系进行创新性与系统性研究,以课题为纽带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初步建构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三是以高校廉政文化为媒介和载体,传播并推进高校廉政实践方式与形式的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桂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使我国广告业不仅得以恢复,而且焕发蓬勃的生机,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广告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透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现状,亦能看出改革开放20年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政策制定主体的政策认知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3-27
科技政策的制定受到政策制定主体对科学技术及其功能认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形成了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基础。现实中,中国科技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受到来自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宏观科技政策的输出是这种政策向度在社会形塑下得以显现的具体形态。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科技政策的输出表明,中国科技政策制定的理念是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但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戚桂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
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纳入视野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通过对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历史考察,总结出了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五种类型七种观点、研究中的三条主线以及政策取向上的两个阶段;指出十七大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新提法、新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观的科学认识和理性复归.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庆周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1)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先后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鲜明的特点。总结近30年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预见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党建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书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3):27-31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党建逐步走向正轨,高校的党建取得了丰硕成果.从1978年至今的30年里,高校党的建设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恢复重建与曲折发展、深入反思与重树核心和不断推进与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首30年,高校党建工作已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权意识三十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佑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7):3-7
30年来,中国人权意识实现了从“人权是资产阶级口号”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转变。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人权意识的觉醒与徘徊阶段、人权意识的启蒙与传播阶段、2004年人权入宪以来人权意识的弘扬与保障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