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塞尔试图建立一种内在的、自足的先验哲学,这种哲学的先验的主观性是直接经验绝对独立的领域。生活世界是通向现象学的有效途径,生活世界的存在有效性是科学思想的以及最高层次上的哲学思想的持久前提。而马克思的哲学试图与传统哲学决裂,他跳出了理论哲学的限制,从实践方面实现了对先验哲学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2.
生活世界现象学既是一门历史现象学,也是一门前—人格的本性现象学。胡塞尔对海德格尔著名的"哲学人类学"的批评首先意味着自我深化,它建立在胡塞尔在后—《沉思》时代对超越论现象学的主体性悖谬的明察之上,而作为这一自我批评的结果,胡塞尔对前—存在领域的揭示"预示"了海德格尔后期的存在论"转向"。因而,即便在最终的现象学基础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在存在与思之间还是保持了一种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四法界说是华严宗的核心学说。其中的事事无碍法界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相关。事泛指现实中的一切事和物。它们或以心为本源,或者以性为究竟。在这一形而上学思辨体系中,不仅理与事产生了关联,事与事也相互融通,事事无碍,形成一个意义整体。这便是万物互通与圆融。这种意义论视域中的万物互通观不同于生存论视域下的万物一体观。  相似文献   

4.
《佛地经论》法界说的核心是清净法界。《佛地经论》通过"十种清净相"以及自性相、因相、果相、作业相、相应相、差别相之"六相",对清净法界进行了说明,前者意在阐明清净法界本性清净之原因所在,后者强调清净法界之本质体现为"返本还源",并且以"清净法界"和"四智"的构造对"清净法界"向"如来三身"之转变进行了详细说明。《佛地经论》的法界说具有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相杂糅的特征,它处在新旧唯识思想的转折点上,被后来的中国华严宗思想家所吸收,成为华严宗法界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佛教宗派华严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独特而深远的,体现到美学方面,主要以体系化的理论,建立了一种理想的美学形态。就华严宗的实际存在而言,它列于隋唐中国化佛教各宗理论之中,属于思想体系最为精密庞大之一种,美学蕴涵异常丰富,其理论特色主要聚焦于般若化理想美学,提出“法界缘起”“六相圆融”“十玄门”“五教义”等美学命题,这些对推进中古美学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意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现象学经历了从本质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再到生活世界现象学的发展阶段,苏格拉底哲学也经历了从自然哲学到心灵哲学再到政治哲学的转向.本文试图在古典政治哲学的背景上揭示胡塞尔现象学以及一般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本真的历史"概念因其内在的矛盾而被伽达默尔弃之不用。在接受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学说以及意向性中的"先天相互关联"思想的基础上,借助于约克伯爵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现象学之间所架设的桥梁,伽达默尔成功地清除了黑格尔哲学中生命概念的形而上学色彩并将历史性的维度植入其中,从而完成从基础存在论的"本真的历史"向诠释学的"效果的历史"的转变。海德格尔早期历史观中的革命性意义及其新的突破方向也因此得到清晰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象学是以现象学的精神、观念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一种思想流派,其研究视域的转向、研究内容的重组、研究方法的变革、教师角色的替换推动了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及研究范式多元化的发展.由于自身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与吊诡,也就遭遇着"价值中立"的尴尬、实践效能的乏力、本土化适切的紧张的不足与缺憾.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外部是否存在一个世界的问题自从笛卡尔以来一直困扰着近代哲学。作为"近代哲学之隐秘憧憬"的现象学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以世界问题为主题的现象学也避免了陷入唯我主义和内在主义的陷阱。胡塞尔世界概念的分析从逻辑上开始于静态构造分析,它揭示了视域世界、代现世界与观念世界之间的奠基关系,最终阐明了外部世界是主体性的意向成就,满足了"近代哲学之隐秘憧憬"。  相似文献   

10.
"解放儿童"的提法需要得到辨明。"解放儿童"缘起于儿童遭受束缚、压抑、痛苦,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历史的又有当下的,既有政治的又有文化的,既有儿童教育内在的问题又有成人世界不可推卸的责任。解决这一问题本身需要理性分析,系统考量。  相似文献   

11.
涂尔干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 ,这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传统中是绝无仅有的。涂尔干有意识地在其社会学研究中贯彻了先验论的立场 ,在他看来康德问题的实质可以化为这样一个社会学主题 ,即社会与个人之关系 :一方面 ,社会本身如何是独立于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普遍性的实在 ;另一方面 ,社会又如何成为个人价值的源泉 ,如何能提供一种个人必须受到约束的道德法则。本文力图分析涂尔干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是如何与对澳洲土著部落的宗教生活的实证考察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涂尔干的先验论立场及其在这一立场引导下的思索与他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关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论韩礼德的元功能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功能思想,也称纯理功能,在功能语言学理论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作者就韩礼德元功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功能研究存在不同之处、他为什么采取三分的方法以及他的元功能思想理论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元功能理论是对语言功能的抽象概括;它贯穿整个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其功能分类构成系统功能语法的总体框架,成为功能语言学得以深入的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元功能理论三分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是必须的。它反映了韩礼德的功能与结构的对应理论,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语言观、系统观、层次观以及语域和语境的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8.
莫伯桑笔下的玛蒂尔德长期以来被视为是虚荣心的代名词。但通过小说本身对玛蒂尔德的生存状况的呈现及其对生活的态度与行为的描写,我们会有不同的体认。从存在主义角度去审视玛蒂尔德,会发现她的一系列想法和行为都具有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自由的况味。玛蒂尔德最终面对的是意义的扑空,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诱使人们去思索个体自由存在的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价值分析法没有考虑到功能与成本的调整对产品竞争地位和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设计了一种面向竞争的价值分析法。该方法以价值创造理论和整体产品概念为理论基础,仿照价值工程的分析模式,把所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都看作是产品的一个功能项,运用量化的方法,以各功能项在不同功能值时对应的市场竞争地位和投资报酬率为分析焦点,寻求到了同时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最高投资报酬率的功能组合。用该方法确定的功能组合适合作为营销时代产品开发或改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