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中 ,涌现出多种教师教育模式。其中技术性反思模式、行动中和行动后反思模式、缜密性反思模式、人格性反思模式和批判性反思模式最具代表性。这五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可以实现互补。因此 ,教师教育计划应该对五种反思能力的培养均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
论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思型教师培训是一种以反思为中介的培训。课题"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明确了反思型教师培训的涵义、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及保障体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对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这一热点问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是影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最核心因素,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自主发展理念源于终身教育思想,自主发展理念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主动的学习、探索和研究,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弥补短板,个人承担更大责任去提升自己素质。本文围绕目的、核心、关注点和时间特性等四个方面对技术型自主发展模式与反思型自主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反思性自主发展模式对高校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启示包括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建立合作学习群体等四个方面。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行为反思、语言反思、资源反思和合作反思四个途径来实现向反思型自主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教育性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师的教育性经验是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为充分利用教师的教育性经验,从经验反思的视角提出了建立教师经验反思学习模式,并以此作为教师专业学习的工具。教师经验反思学习模式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模式内涵、理论基础、模式目标、结构与程序以及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职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发展蕴含教师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创新。教师发展的技艺模式凸显教学技能的默会性,应用科学模式突出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反思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行动中反思的重要性,“大师复盘模式” 为在职教师教学、 科研和自身发展一体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高校在职外语教师可通过教学日记、 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录像分析和教研论文撰写等自我发展策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艺、 科研水平和改革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批判性思维学习模式对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6位来自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13位教师。其中,实验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反思干预。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批判性思维学习模式能显著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帮助教师快速达到中水平反思,且在干预撤除后,还能持续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但是,批判性思维学习模式对促进教师达成高水平反思,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推动教育持续进步的根本力量。在传统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下,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鲜活性、个体性、差异性很难得到体现。实践共同体模式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这一模式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共同参与、反思的特点,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教学反思、提升课堂设计能力、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在实践共同体中,经过专业知识积累与思考、教学反思、新旧观念思辨、创新和改进等四个环节,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反思性教学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英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学科教学能力及外语教学观、职业观与职业道德观,以及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及反思性教学的现状,提出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反思及创新意识;践行反思实践,提高反思及创新能力;营造反思氛围,促进合作反思,建立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9.
反思型教学倡导教师从一个较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评价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入理解与反思行为过程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自我总结,以期在未来改进提高教学行为。这种属于教师行为研究领域的模式,认可教师原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又鼓励其对教学设计、实施过程,课堂教学对象行为和教学评估等多方面进行反思,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反思模式与英语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描述了反思模式运用于英语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内容有(1)英语教师职业能力。(2)英语教师教育三种模式。(3)反思模式运用于英语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当下教育忽视对"教"之本质的思考,亦不能对教师准确定位,客观上遮蔽了教师之"教"的本质,不利于彰显教师之"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主导地位既需要体制的转换,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内省",教师需在"教"中彰显其自主性、独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2.
论反思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思的思维方式体现着人对真理和理想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反思作为哲学思维方式力求透过具体的层次和环节达到对普遍必然性的把握 ,实质是对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大关系的思考和觉解。从自发的反思到自觉的反思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反思思维具有辩证本性 ,本质上是以感性经验为中介的概念思维。反思的直接对象是思想现实。反思作为创造性思维方式并非冰冷的逻辑 ,即概念间的逻辑联结 ,而是直觉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自省能力是人类区另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性质之一,也是哲学思考得以可能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具有自省能力的主体如何推理进行形式刻画,这样刻画的逻辑我们称为自认知逻辑。文中我们给出了简明直观的自认知逻辑系统,包括它的语言、语义、扩张以及可靠性、完全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思想家在反思中把握到的时代。哲学、思维方式和生活三者之间内在相关。以反思的思维方式透视哲学史,哲学的发展历程又呈现为本体论反思、认识论反思、逻辑学反思及实践论反思等思维方式的跃迁进程,交织着思维方式、知识形态的哲学和时代生活互动共变的内在关系。反思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哲学的本性,使人注重追寻生活的意义。确立反思的思维方式,是哲学与生活合理性变革的双重诉求。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观察、思考和反省,是语文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反思,必须明确教学反思的内容,抓准反思的着力点。根据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内容,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反思、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反思、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反思、关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反思、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角度来解析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汤婷婷、谭恩美两位美国华裔女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她们打破原有的文化认识模式:对中国文化传统并不是一味认同,而是进行理性的反思,这种自我审视并不是为了背弃,而是一种自我认识。通过这种文化反思、文化自审,我们才能更好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我意识,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是学界多年来最为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文章指出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整对象和方法.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利益需求,才造就了不同的法律部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立身之本.一个法律部门出于对某种利益保护的需要,往往调整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同一性质的社会关系由于承载了不同的利益,也往往需要不同的法律部门共同调整,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正是如此,它们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远程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规模大、成本低、跨时空等特点,对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我国教师远程培训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热点知识图谱,从中可以发现:教师远程培训研究发文量在一段时间内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现状与策略、需求与服务、课程与模式、技术与平台等领域;研究方向逐渐从重视经验介绍、技术讲解、平台展示的“技术化”价值取向,转向重视培训教师的素养和参训教师的需求、落实教师专业发展措施的“智慧化”价值取向。新时代下,我国教师远程培训的发展势如破竹,在教师教育振兴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教师远程培训在对象拓展、课程设置、模式优化、评价运用、平台开发等方面也呈现出“智慧化”趋向。向“智慧化”教师远程培训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发力,需要着重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培训对象的系统化探索、加强培训课程的立体化开发、重视培训模式的混合化构建、注重培训评价的大数据分析以及加强培训平台的智能化研发。  相似文献   

19.
自然化现象学的论题提出以来,认知科学或心灵哲学与现象学这两个所谓的对立阵营都开始积极地思考第三人称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之间对话的可能性。这需要首先澄清内省法的基本特征及背后的笛卡尔式“我思”概念,指出笛卡尔式二元论导致的对两个视角的错误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格式塔心理学思考非内省意义上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国环境法学研究进展显著。学者紧扣当代环境法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著书立说,重视对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后评估,深入、细致地研讨环境治理、环境司法等论题,聚焦环境权、环境义务等基础理论问题,展开持久而深刻的学术争鸣,并且注重对学科方法论的自省,体现了环境法学研究共同体的理论自觉与学术贡献。法学界倾听社会发展的足音,以理论研究成果助力环境法治建设,使得新《环境保护法》成为全社会环境法治交响曲的开场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