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文章分析了职业认同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的原因,提出了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等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概念、内涵和结构,以及对目前的研究的现状的阐述,分析和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高的对策和方法,以其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正>新时代以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敢担当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成为当前高校的基础性工作。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较好,但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着发展周期较长、职业认同感低、职业定位不清晰、职业能力不够强、缺乏职业归属感等方面的不足,为此必须不断提升职业认同感、明确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以及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增强职业归属感,建设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本应有着教师和干部身份的高校辅导员,却在高校繁琐复杂的日常工作中,失去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对这份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迷茫和困惑。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弱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破除高校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改变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为辅导员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李丹霞 《宿州学院学报》2014,(4):105-107,121
在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缺失的具体表现:目标缺失、认同错位、主观松懈、心里失衡等;分析了缺失的原因:职责不清、认可偏差、评价模糊、自我迷茫等;探讨了应对缺失的策略:职业培训、完善评价、心里疏导、激励学习等。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有利于挖掘其工作潜能,有利于推进其工作深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对江苏省9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普遍较高,其中女性辅导员更喜爱辅导员职业;不同学历水平的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认同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工龄、月收入、行政级别、职称的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逐步提高;省重点高校的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最高,其他依次为省普通高校、省民办高校、省大专院校。因此,高校需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工作待遇、社会地位等。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基础。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整体良好,同时职业倦怠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高校青年辅导员因年龄、工龄、家庭等方面的影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得出了可以借助实施心理干预、加强职业培训、明确职责范围、完善激励机制以及畅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院辅导员普遍面临着职业认同感欠缺、人本化管理匮乏、激励机制流于形式等职业困境。为实现高职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高校的落实外,高校辅导员也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工作过程中努力探索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做好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了目前学界对于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研究现状,界定了辅导员和职业认同的概念,阐述了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特点和绩效考核,分析了辅导员认同感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已由传统的教育管理型向教育服务型转变,对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需求更高,辅导员的工作更加突出为学生发展提供辅导、教育和服务。高校辅导员工作惟有走专业化建设之路,才能取得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从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满足感,也才能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专业认知是专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行为和专业情感,而新生的专业认知对其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等各方面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年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和专业期待6个方面对新生专业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招生政策的改变,加大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高知识、低技能、高情感、低素养”的专业认知偏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动机缺乏自主性,对其专业认知有重要影响;已有经验和实习经历能够有利促进新生专业认知,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生源类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公职人员的职业行为与政府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公职人员职业行为存在职业定位不明、职业化水平不高、职业交往不规范等问题,应通过打造良好的公职人员职业形象、牢固树立公职人员职业理念、完善公职人员职业行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公职人员职业行为培训与考核和开展公职人员职业行为促进工作等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是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形成的。其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认识与评价,从事幼教专业中的一系列情感体验以及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规划期望和对自己的专业规划。调查显示,云南省玉溪市某幼儿园女教师的专业自我认识、专业自我体验、专业自我调控得分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外部环境支持、内部良好的职业动机和职业认同感是影响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主要因素。要建立支持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教师要以积极心态面对幼儿园工作,实现教师职业价值的内化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动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动机是直接推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以满足教师某种心理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教师职业动机分为 :职业兴趣、教学效能感、外部目的、职业价值观。外部强化可以激发教师职业动机 ,但应注意外部强化的控制行为功能和提供信息功能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是指社会群体运用工具和精神的手段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给予理解、鼓励和指引方向。起着维护其权利以及推动其发展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应着力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合理的价值认同以及专业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高校辅导员高质量的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专业影响力;要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规范和专业资格标准;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制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规划;要推行"个性化"的培训制度,关注高校辅导员的个体处境;要实施"多元化"的高校辅导员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省300名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2)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各个因素中,教师对职业期望的认同明显高于职业认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感,而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度最低;(3)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年龄和职称差异。  相似文献   

18.
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部分内容。为此大学语文教学的职业化就应着重从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职业技能等方面抓起。而且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学应有不同的职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队伍不断趋于年轻化,青年编辑健康职业心理已成为其职业活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环节。针对青年编辑职业心理中的焦虑、困惑、厌倦、烦燥等不良表现,高校应帮助青年编辑正确认识本职工作、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建立多元编辑激励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高校学报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职业生涯电子档案是将大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打造以求职为导向,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集记录、评价、展示、学习、反思为一体的新兴学习工具。大学生职业生涯电子档案既具备记录、展示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功能,又可引导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