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境外较廉洁国家或地区针对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的问题,切实制定了制度,有效规范了公职人员的违规收礼行为。境外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立法禁止公职人员违规收礼、严格设定公职人员收礼的价值额度、妥当处置既收礼品、严厉惩处违规收礼行为、多渠道监督违规收礼行为。基于此,结合我国公职人员收受礼品问题及有关制度的现状,我国可在立法、礼品处置及监督等方向完善公职人员收受礼品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已被世界公认为最为有效的反腐方式, 也是法治反腐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卓有成效地实现法治反腐, 就必须尽快制定一部单行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 明确规定负有财产申报义务的公职人员的范围、申报的财产范围、申报审核程序及不依法申报应负的法律后果等基本内容, 并完善金融证券实名制、不动产登记制度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3.
鉴于公职人员的身份职责对于国家社会的特殊意义,现代国家多以实证法的形式强制要求公职人员履行忠诚义务。作为法定义务,公职人员的忠诚并非无限的美德追求,其在内容上与权利相统一、与身份相协调,具有客观的行为模式要求,且原则上限作用于职务关系领域。忠诚义务条款具有法律适用性,公职人员违反法定忠诚义务,须按照法定途径接受法律制裁,而非仅受道义谴责或承担纪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推行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是促进民主政治发展、防止利益冲突、加大防腐力度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但当前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既得利益者的抵制、隐私权冲突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阻碍着这一制度的推行,可以从培育社会环境、健全相关法规、完善配套制度、分层渐进推进、明确责任主体等五个方面逐步加以消解,推进公职人员财产公开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政府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公职人员腐败现象,从人性、政治体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公职人员腐败蔓延、孳生的成因及机理,并提出了解决公职人员腐败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力求在有效遏制政府公职人员腐败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视角下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冲突是处于公私利益交织背景中的公职人员在腐败机会刺激下所面临的两难决策情境。在风险管理视角下,这是导致腐败的危险因素。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是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诉诸伦理、立法和制度则是防止利益冲突的一般路径,由于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实际效果尚不理想。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防止利益冲突的最优解。因为廉政风险防控的机理就是预防和控制因各种危险因素聚合导致的危险事件(各种腐败行为)的发生。除了作用机理的适用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对于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还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公民国格,指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所具有的品格,这是为多数人知道的。国家国格,就是国家自身国格,就是由政府本身或国家公职人员表现的,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所应具备的品格。国家国格行为由政府本身和公职人员(公务员或授权代表政府执行公务的人员)实行。他们表现国家国格是通过两个空间(国内、国外),三个方面(面对本国公民、面对外国公民、面对外国政府)来实现的。具体情形如下:国家对本国公民的国格行为国家国格是靠政府本身和政府公职人员的行为来体现的。政府颁布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各种行政命令和行政举措,是重要…  相似文献   

8.
腐败指的是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为获取不正当的个人收益而收受第三方支付、并损害国家或公众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腐败产生的个人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要遏制腐败,必须构造一种较为系统和完备的权力设置、控制、监督和使用的运行机制,并采取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评析职务犯罪中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共同犯罪定性说基础上,论述了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查明在犯罪过程中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等问题。作者主张,在职务犯罪中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共同犯罪的定性根据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一)非公职人员与公职人员为职务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如果前者利用了后者的职务之便,则两者都定职务犯罪,否则分别定罪;(二)非公职人员教唆、帮助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两者均按职务犯罪定性;(三)公职人员教唆、帮助非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如果后者利用了前者的职务之便,则前者是职务犯罪间接正犯,后者是职务犯罪从犯,否则,两者都是普遍犯罪。  相似文献   

10.
论职务犯罪与共同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评析职务犯罪中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共同犯罪定性说基础上,论述了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查明在犯罪过程中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等问题。作者主张,在职务犯罪中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共同犯罪的定性根据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一)非公职人员与公职人员为职务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如果前者利用了后者的职务之便,则两者都定职务犯罪,否则分别定罪;(二)非公职人员教唆、帮助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两者均按职务犯罪定性;(三)公职人员教唆、帮助非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如果后者利用了前者的职务之便,则前者是职务犯罪间接正犯,后者是职务犯罪从犯,否则,两者都是普遍犯罪。  相似文献   

11.
从生涯和生涯发展的视角入手,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中的职业满足感、面对的职业压力以及发展需求等个人感知维度上的职业压力和专业成长维度上的职业压力等二维职业压力;从外力挤压、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概括了高校辅导员面对职业压力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健全保障机制与制度、依靠朋辈支持等化解辅导员生涯发展中的职业压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关联专业群体问的互动行为通过相互关联的专业群体成员问的“参与协商”互动迭成均衡。由于互动双方拥有对等的不对称专业知识和信息,因而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对等的机会主义倾向和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对客户或公众的感知和评价产生负面效应。有必要在互动中遵循专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互动伦理议题,规范互动双方的行为,消除理性行为选择的负面效用。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师是女性占绝对比例的职业群体,对其社会地位影响因素的分析,社会性别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进而发现,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女性化是一种社会建制的结果。制约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因素包括:职业性别隔离制约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角色期待影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声望.成就动机不足限制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权益。应通过打破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性别分工、加强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途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欠。论文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要从提高会计人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基本的业务素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等方面加以重塑与修养。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着工作强度大、收入待遇底、身分认同差的“职业尴尬”,要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尴尬”,克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需要形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本平台。文章论述了从课堂教学平台、理论研究平台、专业培训平台、工作支撑平台四个方面整体构建辅导员职业化平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10名幼儿园转岗教师的职业适应和心理弹性现状、特点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转岗教师在职业适应总分及职业关系、职业心理、职业技能上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在职业环境上得分低于理论中值,在年龄和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和园所区域上无显著差异;幼儿园转岗教师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略高于理论中值,在年龄、学历和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园所区域上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除职业环境、职业心理与心理弹性中的乐观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正相关,心理弹性对幼儿园转岗教师的职业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培育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提高转岗教师新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转岗教师工作幸福指数;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提升转岗教师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执行我国《宪法》、《劳动法》有关职业培训的规定,提高职工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济收入,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展开,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有效的经验,从劳动立法的角度作了三个方面的阐述:1、加强和注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2、全面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融入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涉及职业待遇、职业行为、文化观念、身份意识等多个层面对非农职业的适应与融入,具体包括职业待遇整合、职业行为适应、职业文化接纳和职业身份认同四个维度。因子测评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总体水平低、内部不平衡的发展特点。回归分析表明,学历低、年龄小、不在婚、务工年限短、所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诸多方面的就业质量状况都比较差。而分地区进行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呈现了更多的差异性。以上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推进相关部门以社会融入为指导思想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的新闻职业传播者应该积极地自我协调,在提高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在提高职业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在加强职业道德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20.
协助员工及其家庭应对工作与生活的风险、提升员工职业生涯质量、增进员工的工作福利和职业福祉、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正义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但当前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面临实践困境。面向新时代的企业社会工作,应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参与解决广大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认真思考新时代中国工业化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带来的工作世界中劳动关系、职业福利内涵和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对企业社会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在不断探索发展工作世界人们社会福利的实务中,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发展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企业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