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以德治国"必须正确认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确立法德并重的思想;"以德治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以德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以德治国"要借鉴吸收人类"德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德治国"要重视"官德"修养;"以德治国"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以德治国"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道德教育是治本之道.本文从道德、道德与以德治国以及道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论证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加强德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大的治国战略思想。建立和完善与“以德治国”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重要前提。构建与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必须强化一元化的道德价值导向,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要求,必须体现不同层次的道德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汲取我国古代传统的道德思想,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关键要抓好"官德"建设,提高干部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以德治国"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与历代剥削阶级所鼓吹的"以德治国"的本质区别,"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以德治国"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必须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确立德法并重的思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以德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以德治国"要重视官德修养,要借鉴吸收人类德治的文明成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加快道德建设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以德治国"思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以德治国"就是要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和人民,治理国家.它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党对道德建设的领导,抓好政治道德建设,坚持以德治政,从严治政,深入开展道德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的舆论文化氛围.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文章还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的重点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难点是加强执政党权力道德建设,核心是解决社会信仰问题,保障是"依法治国".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必须重视道德理论建设,应注意发掘优秀德治资源,但不能把古今"德治"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要注意区分只有代表进步生产力的法律和道德才能作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依据 ;防止以德代法或以法代德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 ,要以法律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创造良好的法治和德治环境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既要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保证,又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市场经济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建国方略的两个层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道德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它既体现了历史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的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必须构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必须要有科学的系统的实施思路;必须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感;必须大力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是其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入手,探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就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不仅是治国的方略,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并取得事业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权力道德法律化问题即权力道德法律化的多层次性、没有形成法律制度性的保障、泛道德化倾向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权力道德法律化的途径即法律制度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及对权力道德法律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不仅重私德和自律,而且重公德和他律。孔子从"仁"出发,认为道德行为是基于超越经济关系的自觉性,而孟子则认为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实践。他们的思想共同构筑了先秦时期较为完整的道德体系,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 ,要求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旧的道德观念。而新型的市场道德的生长点 ,即存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之中 ,不仅市场机制的建立为市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而且市场机制的完善为市场道德的运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一般而言 ,市场机制越完善 ,市场经济对于市场道德的需求性或依赖性就越强 ,市场道德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市场经济而言 ,市场道德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内控力量 ,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德法并举的社会控制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实施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首选的治国方略。然而,人们在强调法治的同时,却又弱化了道德对社会的引导调节作用。加之,新的社会道德体系还未充分建立起来,使得道德对社会的引导调节功能弱化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因此,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德法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期在当前大力实施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强化道德对社会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加速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构成了完整的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企业道德不仅是企业增强凝聚力、提高效益、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而且从本质上讲,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道德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企业在处理各方面关系时应当恪守的规范,为此,企业须增强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加强职工的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将道德建设纳入企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学校公德教育的比例失调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弱化异化,导致大学生道德水平与诚信度下降,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缺失,公共意识和法律意识淡漠,高等学校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应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公德教育;实施大学生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立法,提高道德法律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