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数据表明,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93.33%.logistic模型实证发现,与周围的人大多不参与新农合的受访者相比,周围的人大多参与新农合的受访者的新农合参与率要高出314倍.通过其他方式宣传而参与的农户要低68%.高收入者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能性要高3.45倍.有90.3%的参合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总体表示满意,农民对各级医疗机构服务的满意程度均超过80%,但仍存在着新农合制度保障水平偏低以及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在技术、态度、收费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监管体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是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以及参合农民与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利益的驱动下,定点医疗机构往往会出现诱导农民医疗需求并过度提供医疗服务的倾向,这不仅会增加参合患者的医疗负担,增大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而且会严重影响甚至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定点医疗机构实施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强化和创新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而且需要强化和创新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监管",同时还必须依靠广大参合农民对其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3.
甘肃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甘肃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筹集资金困难,基金使用率低;基金补偿率低,农民参合意愿较差;定点医疗机构偏少,医疗设备缺乏,卫生人员水平低;报销程序繁琐,报销比例低。甘肃民族地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改善医疗条件,加大农村医疗队伍的培养和再培训力度;制定便捷的报销政策,鼓励使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采取各种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是决定新农合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以及参合农民医疗服务消费的乏知性、被动性、不确定性,定点医疗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诱导农民的医疗需求,产生不合理化验与检查、开大处方、违规造假、收费不规范等不端行为,致使参合患者的医疗负担增加,增大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进而严重影响甚至制约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通过独立于卫生部门的社会保障部门行使监督职能,实行指标管理,改革费用支付方式,完善内部管理、收入分配及监督制度,建立农民自治监督组织,完善农民监督员制度等治理措施,强化政府部门和参合农民的监管、监督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治理,有效规范和约束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收费行为。  相似文献   

5.
农民不仅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认知主体,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同时还是该制度的重要监督主体和受益主体。但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民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一是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抱有怀疑态度,投资参合意愿并不强烈;二是部分参合农民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存在"道德风险",侵蚀了广大参合农民的权益;三是参合农民普遍存在"搭便车"心理,影响了参合农民监督职能的发挥。因此,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想方设法减少或避免参合农民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6.
实地调研新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发现还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参合认识不深;补偿方案不够合理,报销程序繁琐;转诊过程复杂,办法有待改进;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从业水平有限等亟待完善的问题,分析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补偿方案、简化报销程序、改进转诊办法、提高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等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患法律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医患双方权利义务内容的配置和利益冲突的协调,关系到参合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和医药费用的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法规与试点实践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非典型社会保险性质,这一定性决定了参合农民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配置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也决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患双方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与基本构建。文章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对参合农民享有的自益权与共益权,定点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和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等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为部分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农民参合积极性还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尚未适应工作需要;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成本大,补偿标准不尽合理,补偿能力有限;医疗监管难度系数较大;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等等.在今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与完善,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扩大筹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与外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加快相关立法,确保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的稳定性;加强新农合人力资源建设,重视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参合农民的满意度是评价新农合基金绩效的重要指标。对L市2015年592位参合农民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就医过程对参合农民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农民满意度与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综合费用有很强的相关度;新农合基金管理水平对参合农民满意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制度设计对参合农民满意度影响最小。因此,为优化新农合基金政策绩效、提升参合农民满意度水平,应构建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机制、强化农民主动参与机制、推进新农合政府管理机构能力建设以及对新农合基金绩效开展持续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管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陕西省宝鸡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医疗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评价法对宝鸡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政府机构、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就医的保障能力分别为较强、较强和一般。提出了宝鸡地区要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参合农民的保障能力的主要建议: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医护人员;加强对医疗用药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对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参合人数不断增加,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实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政策要求,但资金结余率偏高;不同级别医院的住院人次分布不均衡。建议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实行逐级转诊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积极探索补偿方法和费用支付方式;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新农合:实施绩效、发展制约与制度改进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阶段性绩效:农村医保体制基本建立且保障水平逐渐上升,农村居民参合率与覆盖面逐年增加,受益面逐渐扩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存在的发展障碍:合作医疗模式制约可持续性,长期稳定的筹资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人员与费用严重不足,对定点医疗机构缺乏制度性约束,农村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有待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薄弱,制度实施缺乏法律保障等。进而提出了制度改进路径:构建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结合的医疗模式,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倾斜政策加快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及参与程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久运行的基础。鉴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参合农民权益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必须以参合农民的实际医疗需求为中心,进行筹资管理、补偿监督等制度性建设,构建适宜的农民参与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医疗机构服务,让农民真正融入合作医疗制度中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普及和国家对农村医疗事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对陕西省687户参合农民的调研表明,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保障能力整体评价较高,总体评价为具有“较强”和“很强”的就医保障能力的合计达65.3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结合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模糊评价法对陕西地区新农合保障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就医保障能力整体评价为较强水平,定点医疗机构的保障能力评价为“较差”,地方政府机构和新农合经办机构的保障状况分别评价为“一般”、“较强”水平。结论认为,陕西地区要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对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应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保障,健全医疗基础设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与服务水平,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旨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惠民制度,它的提出和试点,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但是该制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筹资成本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低、医疗服务能力较差、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及加快立法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并推进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惠民工程,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甘肃省的新农合在各级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充分发挥了作用,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农民人均收入与医疗费用上涨比例失调、地方政府筹资困难、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落后等。提出如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科学筹资机制,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合积极性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等相关建议。为完善甘肃省新农合制度的持续有效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钟响 《南都学坛》2007,27(6):121-122
针对当前的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党和政府在全国广大范围内开展了覆盖面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合作医疗体制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着许多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困境。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医疗产品的特点和医疗人群本身的多元与异质性。本文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了基于俱乐部模式的合作医疗激励观点,以同质人群的共同偏好为基础,借以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8.
洛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线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主要应切实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政府在农民心中的信任度,将高参合意愿转换成高参合率;农民在个人筹资上可略为提高,并在制定报销比例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做到低起付线、高报销比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以陕西、吉林、云南、浙江四省为例,从新合疗的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经办中心、参合患者三方的需求入手,对医患三方的费用限额、药品目录、转院审批、医疗机构的诊疗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旨在提出科学、合理、规范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参合农民的视角,选取湖北省Z村为个案,运用社会公正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制度运行中的农民公平感知现状及其对农民满意度的作用,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研究发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农民对资金筹集机制和医疗服务行为的公平感知较高;对费用补偿机制和政府服务行为的公平感知较低;农民对制度的公平感知对满意度的作用显著。其中,农民对费用补偿机制的公平感知对满意度的影响最为突出,对医疗服务行为、资金筹集机制以及对政府服务行为的公平感知的影响次之。提出应该明确制度执行部门职责,规范部门人员行为,提升补偿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以提高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运行效果的公平感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