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686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重新评价隋炀帝上 ,史学界经历了探索、认可、发展等三个阶段。隋炀帝研究实际上是求异思维、创新价值和领先精神在教学科研中的运用 ,既更新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又扩大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范围 ;既使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又促进了海峡两岸和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阎若璩、汪琬为清初经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康熙年间的礼学之争始于金石义例之辩,焦点集中在礼服学上,是清代礼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论争。二人礼学观不同,研经治礼方法互异。汪琬兼采汉、宋之学,重求本义,主于律文以求"用实",不屑专事章句之学;阎若璩倡古礼以兴"古学",取法汉儒,重于考据训诂,排斥宋学,批评自朱子以来学者不事考据以致"私造典礼"之习。这场论争体现了清初礼学复兴时期的特征,对清代礼学发轫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nglish-language reporting of the award in 2012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to the Chinese author, Mo Yan. Through the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four countr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Mo was discursively produced as an “empty signifier” through which significant cultural-political work was done in an attempt to make sense of and manage a resurgent China. Specifically, the global cultural event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was used in the USA, Australian, and French news media largely to reproduce the dominant human rights discourse in which China's dissidents were highly prominent and highly valued. In the news media of the more culturally proximate India,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 was given greater prominence. The study's keyword and concordance analyses found a high degree of commonality in the linguistic strategies through which China was represented.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English-language reporting of the Nobel Prize was characterized by narrow cosmopolitanism, in which “they” were invited to become part of “our” free world.  相似文献   
64.
王久辛以《大地夯歌》为代表的系列长诗创作,在继承和发扬延安文学优良质素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烈的忧患意识,作品始终高扬人文主义精神旗帜,强调史诗的历史承担责任,改写了当下新诗写作读者严重缺席的窘境,提供了当代诗歌创作的新范型。  相似文献   
65.
严家显先生作为福建农林大学前身——福建省立农学院的创始人,其高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融中外教育思潮之精华于一炉而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和先进性;注重具体研究而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强国为宗、以学生为本而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丰富的情感性。  相似文献   
66.
当前学术界对<型世言>的研究,大都将其与<三言>和<二拍>进行对照,认为<三言>和<二拍>宣扬情欲,肯定个性,是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而<型世言>由于内容中充满了很浓厚的道德说教,是彰扬儒家传统道德,因而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较大.其实,<型世言>不仅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也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虽然有很浓厚的道德说教,但其在披着道德说教的外衣下,反映了真实的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67.
严复在1903至1909年间,翻译出版了孟德斯鸠所著《法意》一书,并附有多条按语,集中体现了严复的法制思想。在批判传统法制弊端的同时,严复为近代中囱构建了一幅法制蓝图,启迪了国人的法律意识,推动了清末法制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68.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抗战、建国乃至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当时的德育教育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回顾该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及特点,对当今搞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与朱熹道学并峙的陆象山心学是南宋后期理学的重要分支,对严羽诗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心学反对道学将人心与天理割裂开来,明确主张"心即理也";这大大缓解了道学以道德理性压制感性经验所带来的过度理性化的弊端,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生命情感存在的合理性.这启发严羽诗学建立一种新的诗"悟"观念,这并非一般人所简单理解的感性直觉,它实际是对江西诗派忽略诗意性的一种反拔.  相似文献   
70.
才性问题是中国古代人才思想中的重要论题之一,对其讨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高潮,而以刘邵《人物志》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最具代表性。刘邵的人才思想虽受到了曹操“唯才是举”思想的影响,但更注重从名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天赋素质与人德行、才能的关系,并坚持“学习有限论”。颜之推则对汉代以来“唯德是用”的人才观提出了异议,并强调后天学习对人自身发展的巨大作用。二人均主张“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体现出了共有的批判性和独立思考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