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28篇
  免费   1308篇
  国内免费   230篇
管理学   6329篇
劳动科学   271篇
民族学   630篇
人才学   1082篇
人口学   395篇
丛书文集   8661篇
理论方法论   1732篇
综合类   22112篇
社会学   3580篇
统计学   217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33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690篇
  2016年   903篇
  2015年   1383篇
  2014年   2711篇
  2013年   2403篇
  2012年   2796篇
  2011年   3177篇
  2010年   3141篇
  2009年   3323篇
  2008年   3726篇
  2007年   2794篇
  2006年   2441篇
  2005年   2393篇
  2004年   2404篇
  2003年   2255篇
  2002年   1844篇
  2001年   1729篇
  2000年   1498篇
  1999年   701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2.
乡村干部积极作为是推动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当前不断加强基层治理的背景下,部分乡村干部仍然存在不积极作为现象,阻碍了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亟需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社会结构分析视角为解释上述现象提供有效参考.结果表明:乡村干部的行动在一定程度受到部分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乡村干部的积极作为可能面临多重困境,从而产生不积极作为现象.主要表现为:第一,面对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压力和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活压力所塑造的压力型社会结构,乡村干部倾向于采取形式主义行政方式;第二,面对由部分乡村集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道德因素所塑造的道德型社会结构,乡村干部倾向于遵循"不出事"的行动逻辑;第三,面对由"强关系"属性所构建的关系型社会结构,乡村干部倾向于和地方势力"拉关系",以此获得资源支持.基于此,需要创新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多层面提高乡村干部待遇,构建良好乡村道德社会结构,以此改善乡村的社会结构因素,破解乡村干部面临的"结构化"困境,激发乡村干部积极作为的能动性,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主要栏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健康中国、医学人文、卫生事业管理、心理与健康、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等。2021年1月1日起,本刊采用新版期刊采编系统软件进行来稿登记和处理,欲投稿者请直接登录网站http://fjmuxbskb.fjmu.edu.cn/fjykdxsk/home进行注册,并按提示进行投稿。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CSSCI数据库中1979—2018年期间主题为心理语言学的文献,意在探索国内40年来心理语言学研究内容的历史演变和动向.通过对694篇论文的关键词创建语料库,采取语料库工具和共现网络可视化工具对语料库的内容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1979年以来,国内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但存在明显的偏向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层次不断深入,但实证研究偏少;心理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逐渐增长;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持续处于主导地位;国内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学科交叉性不够强.  相似文献   
5.
围绕农户主体,引入心理契约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多元互动对农户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共建意愿的影响机理.以湖北省张港镇、孝昌县及武汉市五个"一村一品"重点建设村落的355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层级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多元互动对农户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共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互动对农户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共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在多元互动和农户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共建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对调动农户积极性、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林毅夫教授构建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理论框架中,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要使这种优势转为市场竞争力,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就要遵循“两轨六步法”式的行动纲领,指导有为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降低交易费用,使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最终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对这一范式的解读发现,它存在着产业政策定义多变、潜在比较优势难以量化、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界限不清、产业分类标准不统一等多个缺陷,导致它的逻辑体系和产业政策指南不能无缝对接。就该框架的一致性、连贯性和条理性而言,还存在诸多学理上的问题或错误不能称之为产业政策研究的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7.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启动了新生代农民家庭的现代化转型,将其置于市场区位与家庭能力角度发现家庭转型面临陷阱与风险。由于中西部农业型地区农民家庭在婚姻市场的劣势加剧了其婚姻成本,而在劳动力市场区位的劣势使得其家庭能力与在城市开展新成立的小家庭的再生产不相匹配,由此使得青年男性面临成家不易、守家更难的境地。那些未能顺利成家与守住家的男性进入被动的个体化进程,由于没有了作为本体性价值归属的“家”的支撑,其个体化呈现出无根性,其生活进入到消极躺平状态。新生代农民家庭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境遇进一步形塑出城乡三元结构,即体面进城的完全城市化、正在努力成家与守家的半城市化与未能成家或守住家的去城市化三个层次。农民家庭陷入在城乡间摇摆的半城市化与返乡的去城市化的处境与其在市场区位劣势下的家庭能力不足紧密相关,对此中西部地方政府应通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通过制度设置为其提供保障与留有退路,从而探索出与农民家庭能力相适应的渐进稳健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敦煌文书中,有诸多唐代人对满月时的孩子,以及对婚礼上新郎和新娘的颂愿文.孩子满月宴和婚礼宴上,要请"文朗"等人诵读"愿"文.满月时,颂愿男孩:身体健壮,智慧、孝友、忠良,向善、从善、积善,结交不凡之人,心境逍遥,严于修身,学富报国,维护正义,光耀家门.颂愿女孩:贤淑端庄,秀丽守贞,明理聪慧,心善身修,断疑除惑.也告诉家庭:孩子是"仙"降人间,父母宜承恩善养,以报天恩.婚礼上,颂愿婚姻:从结婚开始,男女双方彼此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是家族成员的一分子,共同的责任是生儿育女,共荣共升,双方要束然少年之气.颂愿新郎:潜心家业和事业.颂愿新娘:妥当安排家中之事,相夫教子.这些愿文内容实质上是唐代丝绸之路河西段特殊的社会家庭中,人生目标的定格心理教育,对当时该地区乃至整个大唐和谐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铸造之功.  相似文献   
9.
林心怡  吴东 《管理评论》2021,33(11):341-352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迈进数字经济新时代.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最为重要的基础技术设施之一,正在加速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数字创新,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应用.区块链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选取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当年是否引入区块链技术作为公司治理手段为哑变量,通过计量分析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公司治理结构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应用对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当公司治理结构呈现较高独董比例和较高股权集中度时,区块链技术应用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是其行政机构及成员基于组织特性、语言价值等多种考量因素进行博弈的结果。为实现国际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其行政机构基于国际组织的“组织性”特征尤为注重语言的实用价值,甚至以此作为主导性考量因素,英语因而在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国际性”特征要求国际组织必须兼顾语言的象征价值,这与其成员彰显本国语言的诉求相吻合。国际组织成员尤其是成员国的权力强弱对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影响深远,部分成员通过在特定国际组织中推广本国语言的使用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同时,历史因素通过保留国际组织权力结构中的正式制度对其语言选择产生延迟性影响,致使语言政策的变革滞后于成员之间的相对权力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